媽媽們都會在睡覺前對小孩子進行晚安,寶寶這時候也會感到晚安的溫馨,父母經常跟小孩子聊天他會在語言表達方面很強壯,很能得到一個很健康的身心。這就是在小孩子的時候注意了學前溝通的好處。
媽媽都會有一個這樣的觀點,經常在小孩子面前念叨的話他記得最快,學的最好,也很容易掌握,例如像在睡的時候唱的兒歌,像動物的名字啊,形狀之類的,小孩子在剛開始學的時候,這樣是聲音最容易發出來,更有意思的是,雖然只有一歲多的孩童,吐字很不清楚,卻可以按照大人所教的發音背出一小首兒歌或者唐詩。其實有的父母沒有發現,這就是學前的溝通所帶來的好處。
這個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在小孩子還沒有在語言方面的系統發育開啟以前,他就會對父母的語言發音標準都很友好,學的也很快,就像一只即將拱出來的小飛蛾,在蠶蛹里包裹著已經吸收了很多的養分,只需要等待合適的契機,就會一飛沖天,也就不難理解為甚么有的小朋友一旦學語就會嘰里呱啦講一大堆話,令父母欣喜不已。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會得到一個很大的釋放。
但是有的父母就不這樣認為,他們總覺得,小孩子他現在什么都不懂,教了也沒有用的。等到他大點的時候,在教他也不晚,再溝通也不晚,在這樣的心理下,基本不會多與孩子做語言溝通,錯過了學語前的最佳學習時機,這些孩子們日后的語言掌握中發現會相對比較弱,比較慢,也羞于跟人溝通,如果不及時糾正,甚至很可能出現不自信,膽小,怯懦等一些性格的弱點,要得到父母在特別重視。
你知道嗎,就在剛剛懷孕的時候,寶寶的生命就在父母的生活中一直左右,不能太小看了他的能量,聽他們說過,在懷孕的時候,父母多跟小寶寶多溝通,到出生后會跟父母的關系更加的親密。甚至有一些小嬰兒可以根據父母的聲音做出相應的反應,目光會追著熟悉的聲音一路而去,令人欣喜不已,種種跡象表明,孩子的頭腦中有一個很好的天然的接收器,只要我們發出了電波,他們就會敏銳地接收到,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媽媽就不要覺得自己單方面的溝通是沒有作用的,這些都不會白費。
曾經一個媽媽在寶寶的成長的日記里寫:“每天睡覺前,我們都會親吻小寶貝,跟他道晚安,小寶貝就會向我們露出溫暖的微笑,這一刻我突然發現親情的珍貴,而小寶貝張口的第一句話竟然也是晚安,令我和孩子的爸爸興奮不已。”
也有一個媽媽在記錄了寶寶學語前的一些故事:“寶寶在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教他一些物品和行動的發音,比如說吃飯,喝水,洗手等等,當我們重復幾次后,提及這些字眼,孩子都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完全能明白我們在說什么!真是太神奇了!”
在我兒子不會說話的時候,我經常念兒歌跟他聽,基本上他每晚都是聽著那些兒歌入睡,成為一種習慣,尤其是斷奶后,這些故事和兒歌已經成為他睡前必須的慰藉,現在我兒子兩周歲,對那些早已經滾瓜爛熟的兒歌倒背如流,甚至有一些故事在我的提醒下他也可以復述出來,我還鼓勵他用自己的語言講故事,比如說篡改情節,比如說給他設置一個場景讓他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描述等等……而且經常給予他肯定和鼓勵,現在的他每天都沉浸在掌握語言的歡樂中。
在小孩子兩歲的時候沒有必要去擔心他的智力,也許他們的創造力會讓父母吃驚,也就是說,溝通的越早越好,但是也要注意些不要拿這些當做事業去追求的,其實有沒有發現,做好的方法還是在玩樂的時候溝通小孩子最容易接受,盡量在最早的時間給小孩子打開溝通的這扇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661459.html
相關閱讀:造成孩子成績差的8宗罪
男女孩如何各有出色氣質
為何美國父母不供孩子上大學
5歲孩子必學的7種生活技能
實行金錢獎勵法注意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