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戰爭時代已經遠離我們而去,在和平年代我們身邊仍涌現出許許多多的英雄。去年年初,可怕的非典病毒忽然來襲,威脅著無數人的健康和生命。在危急的時刻,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勇敢地抗擊非典的襲擊。在抗擊非典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出現了一位尤為突出的英雄人物——葉欣。葉欣是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在“非典”肆虐之時,她毅然拋下了家庭與自己的一切,投入到這場“戰爭”中。她無私無畏,不顧個人安危,沖鋒在前。她常對周圍的人說:“這兒危險,讓我來!”因為與病人近距離地接觸,聽欣染上了非典,以身殉職……望著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望著一座座英雄的陵墓,望著這個美好的城市,我不禁熱淚盈眶。這些革命烈士在腥風血雨的歲月里,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與敵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歷史樂章。在和平的時代,人民英雄又犧牲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換來人民的幸福和安康。他們在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座永遠不倒的豐碑。
烈士——英雄,他們只是一群平凡的人,但為了國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寶貴的生命;他們,敢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打起保家衛國的重任;他們,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為民族的解放、國家的安危作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他們無所畏懼,他們不屈不撓,他們無怨無悔;他們生是人杰,死為鬼雄。他們的美名,他們的豐功偉績,將世世代代在人們的口中傳涌下出。
我將永遠緬懷在這塊土地上為共和國的解放事業、建設事業而犧牲的革命烈士;將永遠緬懷為人民的安康、國家的安危作出貢獻的人民英雄;將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時時刻刻切記著隊禮告誡自己的肩負著的重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星期天是清明節。一大早,我就和媽媽前往西山烈士陵園。走過一級級山道,我站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鶐r鑄成的紀念碑巍然屹立在山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鐫刻在上面。紀念碑后面是一座座拱形的陵墓,周圍種滿了四季常青的柏樹。
望著烈士陵園一座座墓碑,我了解了一位位烈士。讓我深受感動的是瑞安最杰出的革命先驅——陳卓如烈士。他出生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在上中學時加入共青團,1926年成為中共黨員,他領導了溫州獨立支隊。1928年,陳卓如在瑞安籌建了農民武裝隊伍——瑞安第一支農民赤衛隊。他對這支隊伍傾注了大量心血,不僅變賣祖業土地,作為赤衛隊的經費,還親自為它繪制了隊旗,制訂了部隊發展的計劃,很快地,這支隊伍就漸漸壯大起來了,成為后來的人民解放軍的一部分。赤衛隊在他的帶領下開展打土豪、建農會、抗租稅、鬧暴動,給予反動地主和國民黨地方政權有力的打擊。不幸的是,1932年2月,陳卓如為人民求民主,為祖國求解放,而流盡量后一滴血,死時年僅28歲。
望著眼前的一塊塊墓碑,我不禁浮想聯翩:我想到了課文中描寫的一位偉大的女英雄——江姐。江姐原名江竹筠,1939年入黨。1947年夏天,她的丈夫去了川東開展黨的工作,當時她剛生孩子,不能去。幾個月后,由于情況緊急,她接到命令到奉節縣去跟丈夫聯系。江姐化了裝,到了那兒,可等待她的是丈夫犧牲的惡噩,她十分痛苦,但她承受住了打擊,留在丈夫工作過的地方繼續為黨工作。幾個月后,由于叛徒的出賣,她被捕了。在監獄里,她受到了敵人慘絕人寰的酷刑,已經奄奄一息了,但她沒發出過一聲呻吟,沒透露一點黨的秘密,她用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在敵人面前宣布:勝利永遠屬于共產黨!
今天是四月五日,是明間傳統的清明節。
我們幾個少先隊員懷著沉重的心情,結伴到西山烈士墓祭奠先烈,深切憑吊長眠在這里的英靈,我們的心情就象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此刻,我們站在威然聳立的英雄紀念碑前,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在烈士墓前,我們曾立下這樣的誓言:我們要繼承先烈的遺志,刻苦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終身。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已茁壯成長。如今的我們不但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知識淵博,而且還時刻創新……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我們知道我們的幸福是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的。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為了祖國的明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照革命先烈,我們有責任而且更應肩負這光榮使命。
群山低頭,向革命先烈致敬,松柏呼嘯,為革命先烈謳歌,人民的英雄們,我們不能忘記,是你們用生命打破了黑暗的舊中國,我們不能忘記,是你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用自己的鮮血改寫了中國的歷史,創建了新中國。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又怎能忘記呢?我們將會更加珍惜革命先輩為我們創下的美好今天,我們決不會忘記在烈士墓前的誓言。
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會時刻學習他們為祖國為人民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精神,學習他們一往無前的意志。我們會用真誠的行動去慰藉先烈的英靈;我們會用辛勤的汗水創造優異成績去實現先烈的遺愿。
讓我們記住昨天,塑造今天,描繪明天,為振興中華而奮斗終生。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假期,雖然一直有“雨婆婆”相伴,但我們一家還是沒有停下踏青的腳步,第一站選擇了擁有“國際慢城”之稱的南京高淳。所謂“慢城”,是指建立一種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抱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想法,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高淳著名的老街。
老街的東面緊靠固城湖,臨湖眺望:遠處的游子山,山勢逶迤,蒼蒼莽莽;而近前的固城湖,湖色碧綠,瀲瀲滟滟。整個老街粉墻青瓦,飛檐翹角,既代表了典型的蘇南風貌,又糅合進徽風皖韻,婉約中不失持重,親和中彰顯底蘊。
高淳老街的特產也非常豐富,大眾布鞋、羽毛貢扇、慢城葉畫等等,每到一處旅行,我們都會選購一件當地特產作紀念,這次也不例外,我挑了一雙高淳老街的老棉布鞋,據說連世界級鋼琴大師理查德先生都曾慕名前來購買高淳布鞋吶!
呵呵,今天真是收獲頗豐,不虛此行呀!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與父母家人照舊去墳上掃墓。
剛剛下過雨,但是現在又只是小到只能讓人感覺到的毛毛細雨。確實有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感覺。這等美雨下在清明時分卻令我感到有一份淡淡的哀傷。
清明節又到了,照例,我和父親,爺爺去夢溪陵園上墳。同去的還有我的二爺爺一家,三爺爺一家?粗贡系恼掌,仿佛能看到祖輩生前的影子。對于我們這些晚輩他們都是為家庭做出過貢獻的人。
其中,我的大爺爺的墳墓和三奶奶的墳墓讓我遐想連篇。我大爺爺其實跟其他幾位爺爺年級差不了多少,但是他走得比他們都早,是幾年前離開的。但是我不得不說,事實上,我的幾位爺爺都已經年紀大了。我的親爺爺是兄弟四人中最小的,卻都有73歲了。
我又想起了最近一部電視劇《嘿,老頭》中黃磊和李雪健的組合。他們在劇中扮演一對父子,但是李雪健扮演的父親劉二鐵患有老年癡呆癥,但是黃磊扮演的劉海皮卻一直幫助父親,生活在父親旁邊,沒有把他送到福利院。他們兩個的生活,雖然因為一些商業原因而十分有趣,但是生活確實是苦澀的。
我很幸運爺爺很健康。他沒有什么病,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然要把這一寶護得嚴嚴的?梢赃@么說吧,這一年清明,我不是最關注逝者,而是關注生者。逝者已去,而生者還健在。他們都還健康,這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啊。希望生者能夠長壽。我不妄想所謂壽比南山,長命百歲,只求得生者能夠快樂地走完一生。
而這一切,都是要靠我們晚輩的啊。
美好的清明雨,不是下在墳上,而是下在心上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ouji/671624.html
相關閱讀:感恩的作文500字
醉鬼闖蕩記_爸爸出洋相周記500字
空氣般的母愛周記500字
感恩父母作文550字
伴我幸福周記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