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紡織類 專業代碼:081600 門類:工學 學科:紡織類 學歷層次: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制:未知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紡織工程領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適應紡織學科與材料、信息、機電、環境、管理、藝術、貿易營銷等學科融合發展的趨勢,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并在紡織領域某一方面具有專長,能在紡織領域從事技術開發、紡織品和工藝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商務貿易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1.具有現代工程技術人員必需的職業道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具有從事紡織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
3.掌握各種紡織原料的性能、紡織加工技術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染整和非織造方面的基本知識,了解紡織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4.具有紡織品設計和開發的基本技能,具備紡織專業項目設計、實驗設計、產品檢驗測試和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5.熟悉紡織領域技術標準、相關行業的政策和法規,具備從事生產管理、市場預測和商品貿易的基本能力;
6.熟悉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具備較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7.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掌握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備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8.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
高年級時,根據紡織工業發展的特點和人才市場的要求,學生可選擇以下某一方向進一步學習。
紡織與面料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紡織品工藝設計及生產組織、質量檢驗與控制,并具有一定的經營貿易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紗線設計與實踐、面料設計與實踐、數碼紡織品設計、大提花織物設計基礎、面料染整與實踐、產業用紡織品、專業外語等。
實踐環節
微機上機、工程訓練、專業課基礎實驗、生產實習、紗線設計與試紡、織物設計與試織、綜合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特色
注重保持紡織工程專業的技術特色,不斷順應現代紡織的發展趨勢,同時強調紡織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交叉結合,使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紡織專業技術基礎和較寬廣的交叉學科知識面,既能從事紡織品工藝設計和新產品開發,又能從事生產組織、技術管理、經營貿易等方面工作。
就業去向
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紡織貿易公司、繼續深造、出國留學等。
針織與服裝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針織產品與服裝設計、新產品研制和應用、包括針織花型設計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針織生產質量管理、紡織貿易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紡織材料學、針織學、針織產品設計、計算機繪畫技巧、針織服裝結構設計、針織服裝款式設計、服裝色彩學與輔料、針織花型與服裝設計CAD等。
實踐環節
微機上機、工程訓練、專業課基礎實驗、計算機繪畫技巧、針織成型產品上機實習、針織服裝結構設計與制作、生產實習、綜合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方向特色
針織與服裝方向的教學內容與學科領域是研究利用各類紡織纖維經各種針織加工方法制成針織面料,并設計、制作針織服裝、裝飾織物以及用于國防、航空航天、能源、建筑、水利、生物醫學以及環境保護等產業用的高性能針織品。
就業去向
面料及服裝設計,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紡織品貿易公司、海關、商檢、科研院所、繼續深造、出國留學等。
紡織品檢驗與商務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各種紡織材料結構與性能的知識,具有紡織品質量檢測、控制及產品設計、開發的能力以及紡織品內外貿易專業知識,能勝任紡織品檢測、質量控制、產品開發及貿易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紡織材料學、紡織材料檢測學、纖維和紡織品測試技術、紡織標準學、紡織儀器學、國際貿易務實、國際貿易法、國際營銷學等。
實踐環節
微機上機、工程訓練、專業課基礎實驗、紡織材料學實驗、紡織品質量分析實驗、紡織測試儀器及近代測試技術實驗、生產實習、綜合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方向特色
注重紡織材料結構與性能、紡織材料測量技術與儀器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種纖維及其制品的結構、性能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論,研究各種紡織品的測試方法與儀器及其功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理論。注意與貿易,商務方面的結合,結合紡織品進行國際貿易中所涉及的貿易法、貿易單證、營銷學等方面的教學。
就業去向
紡織品檢驗公司、紡織品貿易公司、海關、商檢、技術監督、教育等單位、科研院所、繼續深造、出國留學等。
紡織品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既具備紡織工程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又具備藝術設計能力、系統掌握紡織工程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獲得紡織品設計的基本訓練,能夠勝任紡織品設計及相關技術工作;具有一定的領導意識、創新能
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卓越人才。
主要課程
設計基礎素描、現代設計色彩、平面設計、圖案元素、設計色彩表現技法、時尚美學理念、創意設計、服裝人體工學、服用紡織品設計、裝飾用紡織品設計、提花織物設計基礎、紡織品計算機輔助設計、服裝設計基礎、紡織品創意設計與
世界文化、印花圖案設計、染織市場預測模型和設計優化等。
實踐環節
工程設計制圖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紡織檢測實驗、現代設計色彩寫生、紡織工藝實驗、紗線設計、織物打樣訓練、仿樣設計與制樣、創意設計實踐、染織設計實習、絲網染印實踐、紡織品設計綜合訓練、生產實習、綜合訓練、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方向特色
注重藝術設計技術與工程的結合,注重設計中藝術、產品性能設計知識、色彩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結合與應用,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系統訓練。
就業去向
面料設計師、企業產品開發、紡織品貿易、紡織品流行預測與情報、紡織品檢驗、國家事業單位、紡織院校、科研院所、繼續深造、出國留學等。
紡織國際貿易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紡織工程專業技術知識和經濟及貿易方面的基本知識,從事紡織工程工藝設計和工程技術,外貿經營、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涉外經濟活動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法、國際結算與融資、市場營銷學、紡織經濟概論、外經貿函電、外經貿會話等。
實踐環節
微機上機、工程訓練、專業課基礎實驗、紡織品檢驗實驗、電子商務實習、生產實習、綜合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專業方向特色
紡織國際貿易方向作為一門紡織與經濟貿易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注重紡織工程專業知識與貿易知識的結合,使學生在雄厚的紡織專業基礎上又掌握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和技能。
就業去向
貿易公司、紡織品檢驗、海關等單位、紡織企業、紡織院校、科研院所、繼續深造、出國留學。
高技術紡織品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既具有扎實紡織專業知識,又掌握一定的高技術紡織品的特殊專業知識、可從事高技術紡織品的研制、銷售與技術服務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
智能與生物兼容紡織材料、智能與保健醫用紡織品概述、產業用紡織品、智能與醫用紡織品設計與制備、人體組織工學等。
實踐環節
微機上機、工程訓練、專業課基礎實驗、智能紡織品設計、保健與醫用紡織品設計、生產實習、綜合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方向特色
注重紡織專業知識與高技術發展的的結合,注重紡織技術與智能、保健醫用等領域的相互交叉滲透。
就業去向
高技術紡織品研發與銷售、高技術紡織品貿易及技術服務、大中型企業、國家事業單位、紡織院校、科研院所、繼續深造、出國留學等。
紡織機電一體化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紡織專業知識,同時又在紡織機械調試與維修、紡織電氣自動化、紡織工藝自動控制、紡織生產信息管理和紡織設備電子商務等方面具有較強能力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電氣控制技術基礎與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低壓電器控制、紡織數控檢測技術、紡織CAD、計算機網絡與接口、紡織數控機械、液壓與氣動技術等。
實踐環節
微機上機、工程訓練、專業課基礎實驗、紡織CAD上機、傳感器技術實驗、DSP實驗、生產實習、綜合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專業方向特色
紡織機電一體化方向依托紡織學院強大的紡織專業背景優勢,注重紡織機械電子電氣設備的應用,圍繞紡織生產過程及控制自動化與紡織產品設計等主要內容展開,并在紡織品CAD應用與紡織機電相結合、開發數字化與智能化紡織測試儀器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就業去向
紡織機電設備維護與銷售、紡織品貿易、國有大中型企業、海關、商檢、國家事業單位、三資企業、民營紡織企業、科研院所、繼續深造等。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紡織及材料科學方面基礎知識和能力,適應現代新材料迅速發展趨勢,能在非織造材料與產品制造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裝備設計、環境保護、國內外貿易、產品設計、新產品研制、工程應用及營銷與管理等工作的社會急需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1.掌握現代工程技術人員必需的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現代工程技術人員必需的機械、電氣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設計、實驗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3.掌握各種紡織原料的性能,具有紡織、針織和染整后整理等紡織加工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非織造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的基本技能。
4.具備本領域初步的科學研究和組織管理能力。主要課程非織造學、紡織材料學、非織造產品與應用、非織造工程設計、非織造產品質量與檢測、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功能纖維及其應用、復合材料、非織造布后整理、國際貿易與實務等。
實踐環節
社會實習、微機上機、工程訓練、專業課基礎實驗、非織造產品的材料與結構分析、非織造材料設計與檢測、非織造工程及項目實習、非織造生產與裝備的認知實習、貿易與營銷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專業特色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學科與工程緊密聯系的特點,它與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科技相結合,綜合了紡織,塑料,造紙,化學,印刷等的技術與裝備,廣泛涉及到物理學,化學,力學,工程學等各個學科分支。非織造材料具有很大的材料設計自由度,可使之具備多種多樣的優異性能,非織造技術又具有工藝流程短,工藝靈活多樣,生產效率高,原材料范圍廣,產品品種多和應用領域廣等特點。本專業注重培養既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很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又要有較寬的相關知識面。強調能力培養,強化實踐性的訓練,重視工程觀念的建立,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和獨立思考、開拓創新的能力。
就業去向
國內外紡織貿易、外資企業、政府部門、商檢與海關、國有及私營企業、科研院所、繼續深造等。
開設紡織類專業院校名單院校名稱 推薦指數 院校名稱 推薦指數
東華大學 -- 蘇州大學 --
浙江理工大學 -- 中原工學院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武漢紡織大學 --
湖北工業大學 -- 西南大學 --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uanye/jieshao/1301713.html
相關閱讀:法醫學專業屬于文科還是理科
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最好的十所大學
城市園林就業前景及專業介紹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就業前景及專業介紹
2019年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