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作業之后,頓舒一口氣,突然想到家里還有一小包瓜子。便幸福地嗑起來,頓時靈感大發,寫下“嗑瓜子的哲理”。
其實,嗑瓜子也是一門技術,下面請聽我詳談。
嗑長長的葵瓜子的時候,需要將葵瓜子的尖端放在牙齒之間,然后用手指慢慢將葵瓜子送入口中,隨著“咔嚓”的聲音,然后再用舌尖輕輕一挑,一個完整的仁便在口中“蕩漾”了。嚼一口,頓時滿口酥香,回味無窮。
可是要嗑西瓜子的時候,可就沒有那么的簡單了。這可是需要精湛的技術。如果你經不住那圓圓的西瓜子的誘惑,結果必定是皮破仁碎的一股腦兒地吞下去,這樣根本就嘗不到西瓜子的美味,最多只能嘗嘗皮上的味道。嗑西瓜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急,得慢慢來。你要先用兩指夾住一粒西瓜子,然后送入兩顆牙齒之間,豎立起來,再用牙齒輕輕一嗑,這時,要用舌頭快速一挑,再用手指一掰,一個又白又完整的西瓜子仁就呈現在面前了。送入口中,真是別有一番滋味,讀后感。這也就避免了大把抓,大口吞的“悲劇”。
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嗑個瓜子嗎?用得著這樣的繁瑣嗎?”對,是嗑個瓜子,可是,有多少人喜歡大把大把的抓著吃呢?嗑瓜子不都是為了自己品嘗之后的喜悅嗎?不都是為了一個過程嗎?
物理界的愛迪生大家都熟悉吧,他為了研制燈絲,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研制蓄電池整整花了9年的時間,試驗了9000多種材料,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可是他敢于面對艱辛的過程,最終才有了成功,如果直接告訴他什么材料為燈絲好,他會有成功的喜悅嗎?
因為有了過程,我們才可以在失敗后仰天大笑,因為有了過程,我們才可以有成功的喜悅。如果一個初入江湖的菜鳥突然被一個蓋世大俠傳授了畢生的功力。他會開心嗎?他會獨步江湖嗎?不會!他需要經歷,他需要過程!人是為了生活的過程而活,不是為了死亡的那一刻!
“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嗑瓜子要過程,學習要過程,凡事都要有過程。
或許,過程真的比結果更重要……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1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