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個人資料
中文名:李德裕
別名:字文饒、李衛公、李太尉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唐朝
所處時代:唐朝時期
出生地: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
出生時間:公元787年 逝世時間:公元850年
職業:政治家、文學家
職位:太尉
爵位:衛國公
成就:輔佐唐武宗開創會昌中興
李德裕簡介
李德裕字文饒(公元787年-850年),趙郡贊皇人(今河北贊皇),唐代政治家、文學家,牛李黨爭中李黨領袖,中書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趙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校書郎、監察御史、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浙西觀察使、兵部侍郎、鄭滑節度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中書侍郎、鎮海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他歷仕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為相,但因黨爭傾軋,多次被排擠出京。
武宗繼位后,李德裕拜相。他執政五年,外攘回紇、內平澤潞、裁汰冗官、制馭宦官,功績顯赫,被拜為太尉,封衛國公。武宗與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為晚唐絕唱。宣宗繼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間,追復官爵,加贈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歷朝歷代對他都評價甚高。李商隱在為《會昌一品集》作序時將其譽為“萬古良相”,近代梁啟超甚至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并列,稱他是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生平簡介
李德裕,唐后期宰相,著名政治家。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祖棲筠,唐代宗時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唐憲宗時宰相。德裕少好學,精通《漢書》及《左氏春秋》,善為文。他薄視科舉,以門蔭入仕。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德裕以監察御史充翰林學士。歷穆、敬、文、武四朝(82~846),他外任浙西、鄭滑、劍南西川、淮南等鎮觀察使、節度使;還朝,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書、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官至太尉,封衛國公。在著名的牛李黨爭中,他是李黨的領袖。
政治上李德裕主張強化朝廷威權,維護統一;主張抑制不服從朝命的藩鎮,反對姑息;主張整頓吏治,反對虛浮和朋黨結交;重視門第,反對進士浮華。
長慶、寶歷年間,在浙西(今江蘇鎮江)觀察使任上,他廢除境內祀典以外的祠廟一千零十所,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諫止敬宗要浙西進奉銀器和繚綾。文宗大和四年(830),他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五年,吐蕃將領悉怛謀以維州(今四川汶川西北)歸附,德裕派兵接管。但宰相牛僧孺卻勸文宗下詔把悉怛謀等送還吐蕃,于是唐兵退出維州。這件事激化了以后的牛李黨爭。
會昌間,德裕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這時回鶻被黠戛斯所破,部落南移。武宗采納德裕意見,發糧賑濟回鶻,同時又嚴加備御,名人故事。會昌三年,回鶻烏介可汗大掠云朔北邊(今山西北部及內蒙古境),德裕命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節度使劉沔與幽州(今北京)節度使張仲武協力招撫。劉沔部將石雄率騎夜襲烏介牙帳,烏介遁走,唐軍取得重大勝利。同年,澤潞(今山西長治)節度使劉從諫卒,侄劉稹擅稱留后,意圖繼位。德裕力主討伐,武宗支持他,組織諸鎮軍隊進擊;同時讓德裕起草詔書給成德(今河北正定)、魏博(今河北大名北)二鎮,說明朝廷對河北的政策不變,允許子孫世襲,兩鎮遂奉命出兵助攻劉穆。經過一年的戰斗,澤潞平定。在這次戰役中,德裕從流配軍人中提拔起來的石雄為澤潞西面招討,首破劉稹軍。
武宗尊信道教,鑒于佛教長期盛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嚴重影響國家的課役征發,會昌五年決定廢佛。早在浙西觀察使任上,李德裕就奏請制止徐州出賣度牒,以免減損州縣戶口。這時,他從這一角度支持武宗廢佛行動(見會昌廢佛)。擁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專橫跋扈,會昌三年德裕掌權時,迫仇士良致仕而卒;鹿贆嗔τ兴魅。
李德裕是個有作為的宰相,但度量不寬,二十余年間,他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會昌時,他當國用事,僧孺和李宗閔都被貶黜到嶺南。會昌六年,武宗死,宦官擁立武宗叔光王怡,是為宣宗。宣宗即位,德裕罷相為東都留守,牛黨白敏中、崔鉉等為相。不久,德裕又被貶為潮州司馬,再貶崖州(今海南島瓊山東南)司戶。大中三年十二月十日(850年月26日)卒(一說“三年”系“四年”之誤)。著有《會昌一品集》、《次柳氏舊聞》,今存。又著有《文武兩朝獻替記》、《會昌伐叛記》、《大和辯謗略》等,均佚。
李德裕家庭成員
李德裕父祖
李棲筠,李德裕祖父,官至御史大夫,封贊皇縣公。
李吉甫,李德裕父親,憲宗朝宰相,封趙國公。
李德裕妻妾
劉氏,李德裕發妻,隨他貶居海南,大中三年(849年)八月在崖州病逝。
徐盼,潤州丹徒人,長慶二年(822年)被李德裕納為妾室,大和三年(829年)在滑州病逝,時年二十三歲。
李德裕兒子
李椅。
李渾,官至比部員外郎。
李燁,早年曾入汴宋幕府,后歷任立山縣尉、郴縣縣尉。
李德裕孫子(女)
李氏,李燁之女,嫁宰相劉瞻。其子劉贊,后梁時任崇政院學士。
李殷衡,李燁之子,后梁時期曾任右補闕,后在南漢擔任禮部侍郎、同平章事。
李延古,李燁之子,歷任集賢校理、司勛員外郎、衛尉主簿。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1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