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忠言逆耳利于行 陳杰輝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話我們也許耳熟能詳,父母在教育我們時常用這句老話來開導我們。治病之良藥很多都是苦澀的,但只有這種讓人難以下咽的藥物才真正使病情好轉起來。生活中我們也許都愛聽夸獎,對于批評則是心高氣傲,排斥排斥,再排斥。但只有這些批評才能使人進步,在沒有批評開導的世界中,我們只會停滯不前。
在我國歷史上,唐朝成為了最輝煌的時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都是世界一流,能與西方國家匹敵,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而唐朝興盛的背后就有一位賢明之君與一位忠義之臣,那就是唐王李世民和他的丞相魏征。魏征在李世民面前直言不諱。不像別的大臣只說一些好聽的話討好君王。他只要見到李世民哪一點不對了,當著眾臣的面,指責或是批評李世民,經常搞得李世民下不來臺,有時差點被處斬。但經過魏征的點撥,皇帝勵精圖治,大唐更加興盛,李世民與魏征也成了好朋友。魏征死后,李世民常想起他的話,又一次竟哭著嘆道: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得失。以人為鏡,可辯對錯。魏征死后,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魏征的話是有助改錯的良言。雖不好聽,但讓唐王知得失,幫唐王改正錯誤。使大唐強大興盛,這也就應了這句話“忠言逆耳利于行。”
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情。我在班中的學習成績也算不錯,數一數二。這使我經常自以為是,飄飄然,狀物作文。我的朋友鄧杰文總是說我的毛病,在同學面前也不例外,這搞得我對他有些反感。我為了不讓他再雞蛋里面挑骨頭,便把自己薄弱的地方找出來,發奮克服。于是,成績就更上了一層樓。我原以為這下子你不會來找我麻煩了吧,可鄧杰文見我的成績更好了,并沒有找我的麻煩,“看來你把毛病改了,希望你保持這個成績,也祝你成績更上一層樓。”我剛開始聽著一頭霧水,以為他是來譏諷我的,但是我明白了他曾經為我“挑刺”的話,是真心想讓我改掉毛病,即使他的話不好聽,但幫助我的成績提高了。我一改往日對他的看法,主動讓他為我多提意見,只有這樣我才可以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名言一定能成為改變我一生的話語。
篇二: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的時候,有人說勸告你的話,你會聽得不順耳,但這些話,往往對你有好處。
有一次,我玩了很久,已經很晚了, 但我還在玩,媽媽見了,說:“嘉嘉,已經很晚了,快去睡覺了,小孩子太晚睡不好。”我不服氣了,心想:“反正明天是星期天,我怕什么。”于是,我又繼續玩,媽媽很不高興,訓斥了我,我生氣的說:“我討厭你。”然后跑向房間,過了一會兒,我的心平靜了下來,心想:“其實媽媽這樣也是為了我好呀,一來如果我太晚睡會對身體不好,二來如果老是玩,也會影響學習的,作業也會寫不好,三來這也是媽媽對我關愛啊,現在媽媽一定很傷心,我對不起媽媽!”于是,我打開門,發現媽媽正坐在沙發上,我說:“媽媽,對不起,我錯了。”媽媽說:“沒關系,睡吧。”于是我就去睡覺了。
還有一次,我眼保健操時不認真,老是東張西望,老師看了,生氣的說:“林嘉禧,做好點,別像小猴一樣!”全班聽了,哈哈大笑,我很不好意思,生氣極了,可又想想,老師也是對我好呀,老師是想讓我好好保護眼睛,而且,我連眼保健操都很馬虎,那做其他事還會認真嗎?從此以后,我每天都認真的做眼保健操了。
我明白了,批評跟表揚一樣也是有好處的,我終于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什么道理了。
篇三:忠言逆耳利于行 趙胥玨
家的基本是一個有三人組成的小世界,家中有爸爸、媽媽和我,在家中,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爭著洗碗,爭著看電視,爭著掃地……而今天我要寫的是買東西的事——買榨汁機。
有一天,我和爸爸去超市買東西,一進超市,就看見許多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物品,我們慢慢地走進超市,看見一臺小巧而精致的打榨汁機,好像一塊金子吸引著我們的眼球,我和爸爸心動了起來,俗話說得好:心動不如行動,我們馬上回家帶錢買這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榨汁機當我們回到家時,媽媽過來問我們要去干什么,我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說我們要去買榨汁機,媽媽聽后生氣地說:“買榨汁機干什么你們不可能經常用到的,一個用得少的物品,買了太浪費錢了”,我不屑一顧地說:“老媽,你是不是太小氣了,一個榨汁機都舍不得買。”爸爸也說:“買榨汁機有很多好處,比如:我們想喝果汁不用去買有糖精的那一種,也可以買回來的水果吃不完打成果汁喝,那真是方便。”媽媽面對我和爸爸的一唱一和,最終妥協了。
最后我和爸爸把榨汁機買回家了。
剛買回來時,我和爸爸對榨汁機可感興趣了,一有空就用榨汁機做果汁給全家人喝。一開始,一人一杯搶著喝,過了幾天,一人一杯也喝不完了,爸爸說:“我半杯就夠了。”媽媽說:“我只要一杯的四分之一。”在后來,就只有我一人喝了。慢慢地,我也不喝了。榨汁機就變成了“下崗工人”了。
看著擺在一邊閑置的榨汁機,我才明白媽媽為什么當初反對我和爸爸買榨汁機了。
此時,我才明白什么叫“忠言逆耳利于行”了,想到這些常告誡自己要多聽取長輩的意見,他們閱歷比我們豐富。
篇四: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雖不知這句話是誰說的,但我卻十分敬佩說這個話的人,因為他一定是一個善于對待別人批評的人。我也十分想做到像他這一點,可這十分困難,因為“忠言”都是“逆耳”的嗎!所以我要以微笑對待別人的批評,把別人的批評看作是改掉一個自己的缺點,那樣,就應該能將自己的缺點改掉了吧?!
我在《竇桂梅閱讀》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矮個青年,做推銷工作,雖勤奮,卻幾乎沒有工資,后來他因聽了一位住持的話,開了許多次批評會,每次批評完后,他就覺得有一種脫了一層皮的感受,最后他終于成功了。
這篇文章中的年青人就像一條成長的蠶,慢慢將自己身上的劣性改掉。我覺得他十分偉大,很少有人會做到像他這樣的舉動,用自己的錢請別人吃飯,其實也就是開批評會,并且他還將批評記錄下來,努力改正。
這就是我所說的“忠言逆耳”但“利于行”。在我身上也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可結果卻恰恰相反:
也不知是幾個禮拜前,媽媽見我什么也不做,就對我說:“你太懶了,用這些寬裕的時間你完全可以干很多事情。”結果我聽后十分生氣,重重地說了聲:“哦”。我是十分不想聽別人把我不好的地方提出來的。于是我跟媽媽賭氣,叫我都不理她,連吃飯我都說不去了,可我在心里又有些愧疚,我為什么要這樣?為什么?媽媽只是為了我好,將事實說出來罷了,我怎么可以這樣呢?于是我突然變了個人似的,變得很開朗,也立刻去做我該做的事情去了。
結果我覺得那天過得很充實,我躺在被窩里,回憶著今天所過去的一切,我心想:雖然媽媽的話我不愛聽,但這也必須要聽,因為這話是對的,我確實是這樣。后來我改了,覺得增加了許多知識,原來“忠言”是“逆耳”的,但“利于行”。
打這以后,有人問我:“真理是什么?”我答道:“忠言逆耳利于行。”這的確是真理,但你要真正做到正確對待別人的提議、批評,那還要很難很難。我也同樣,但我會努力去做,將這些“批評”牢記于心。
篇五:忠言逆耳利于行
今天,媽媽教了我一句話:忠言逆耳利于行。事情是這樣的……
前幾天,家里來了一位新“成員”——鏡子,以前家里的鏡子很高,只能照到上半身,自從有了這面鏡子,可以看到全身的形象了,很方便?墒,媽媽說,這面鏡子把人美化了,我很疑惑,問媽媽:“為什么你不喜歡人把你美化了?”媽媽卻說:“媽媽不是不喜歡別人美化了自己,你又沒有聽過‘忠言逆耳利于行’?”
“沒有。”
“來,媽媽給你講,他的意思是:忠實的話雖然不大好聽,卻利于我們的成長。比如你照著鏡子,看著好像‘白富美’,你很自信的出了門,可一出門,別人說你長得跟‘恐龍’似的,自己生了氣,對身體也不好。這就是說,鏡子騙了你,如果鏡子能夠真實反映自己的形象,那么那個人也許就不會被嘲笑了。”
今天我學到了:忠言逆耳利于行還記得他的意思嗎?對了,那就是:忠實的話雖然不大好聽,卻利于我們的成長。記住了嗎?拜拜!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2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