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水晶棺被北京各廠選來的工人抬入紀念堂。北京日報1977年9月曾予以報道。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在京去世,中央決定長期保護遺體,讓人民群眾瞻仰。
北京六零八廠很快接到了“一號任務”??研制加工水晶棺的任務,設計室連夜燈火通明,車間里老師傅們也把設備整修一新。該廠是著名的光學產品設計加工企業,擁有一批頂尖技術人員,裝備有國內罕見的進口設備、大型計算機(有四個大衣柜大,但性能尚不如今日的PC機)。黨和國家領導人佩戴的眼鏡,包括毛澤東主席生前使用的放大鏡和眼鏡,都是該廠驗定設計制作的。最近,參與“一號任務”的職工們回憶起當年。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this.style.height=(500/this.width)*this.height;}" border=0>
1、熔煉世界未有的超大水晶板石英粉純度達到99.9999%
水晶棺的材料熔煉加工,是全國會戰,最終由北京六零五廠、上海新滬玻璃廠等試驗完成的。
我國天然水晶礦產少,優質一級水晶僅占10%,最大塊也就30-40公分長,水晶棺所需2米多長的大塊晶體世間難以尋覓。人造水晶??又稱石英玻璃,是用高純度石英沙經過高溫熔煉而形成,硬度和光學性能都是其它玻璃難以比擬的,但加工難;國際上僅有幾個發達國家能夠生產石英玻璃,彼此技術封鎖,誰也沒制造過2米長的板材??世上就沒有這樣的熔煉爐。國內生產最大直徑的水晶板材也就0.5米。
毛澤東主席的水晶棺最終選取用優質天然東海水晶做原料,熔煉成大型石英玻璃板材。北京六零五廠是生產石英玻璃和硅材料的頂尖企業,北京玻璃總廠、北京六零三廠等一些單位也一起會戰。熔煉大型水晶件,一般退火需等3年,才能完全消除水晶玻璃的內應力。六零五廠老技工徐兆彩發明了新工藝“打砣、模壓、拼接”,解決了這一難題。約2米長、1米寬的水晶大板,是20公分見方的小水晶板一塊塊焊接出來的,焊接這活兒由老技工石維成來干。水晶熔點超過2000℃,必須在熔化的一瞬間完成焊接,他用氫氧焰噴射燈緊盯焊縫操作,厚厚的金屬防護服上冒著煙,得專人往他身上澆水,雙腳都泡在了水里。最終完成的水晶棺板材,石英粉純度達到了“六個九”??99.9999%??至今全世界也再沒有人生產出來。
2、世界最難加工的水晶制件分毫不差如同光膠一般
北京六零八廠加工這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制件,在光學史上也無前例。而如此大的材料的光潔度、平面度、平行度、幾何角等技術指標,都全然沒有。雖然有先進的冷加工設備,但只能加工直徑1米的光學元件,尚不能對水晶大板材進行切割、研磨和拋光等機械加工。專家們最終在北京第一機床廠找到了加工金屬件的德國2米導軌精密磨床和8米龍門銑床,六零八廠和一機床廠的技術人員現場改造、加工,哲理故事,困難難以想象:水晶材料硬度高于金屬(僅次于金剛石),幾乎沒有韌性且易破碎,要用直徑一米、1000公斤重的粗磨盤壓上去,一點點進行研磨……水晶板材的毛坯厚100毫米,要加工成厚度45毫米,需要反復翻個磨削,但吊車難以吊住,吊住也怕吊壞了……水晶板拋光時的熱度高達80-100℃,一旦遇冷就會炸裂……水晶棺有5塊板,但合在一起時要嚴絲合縫,紋絲不動,如同光膠一般??即兩塊板的結合面中間沒有一絲空氣間隙,在大氣壓下被“粘膠”在一起……這些在列寧水晶棺上都未曾有過。
一道道技術難題被一一破解著。當時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不斷,一天晚上又突發,廠房頂棚啪啪作響,刷刷往下掉東西,操作臺上的工人立即退刀、停機,然后爬上機床,輕輕地趴在水晶板上??只想著千萬別砸壞玻璃!
最終,北京六零八廠加工的水晶棺樣品在1976年11月27日擺到了模擬瞻仰廳,通過了抗8級地震、密封、充氣、降溫等諸方面的試驗,與全國送來的20多個水晶棺一起“競標”,被一舉選中!當時上海送來光學玻璃棺和石英玻璃棺樣品共6個;四川送來圓型水晶棺模型,內鋪紅毯,“紅太陽”的寓意十分搶眼。
3、北京六零八廠承擔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水晶棺的內照明和光學整容,這也是創新之舉
從醫學角度看,為了長期保存遺體,面部不能涂抹任何化妝材料;照明燈光中的紫外線、紅外線處理不當,都會對遺體保存產生不良影響。而瞻仰群眾想看到的,是栩栩如生、仿佛正在熟睡的毛澤東主席。專家們最終提出了棺內照明、光學整容的方案,就是利用攝影投光和配色的原理,通過在對特殊點投以彩色光線,改變人面部的胖瘦形態和面部色彩,從而使人能看到一位栩栩如生的毛澤東主席。
中央領導小組從全國各地調來醫學、物理、攝影、照明、光學等各方面的專家,對各單位提出的多種方案進行考核、評議,最后篩選出北京六零八廠的水晶棺內照明、光學配色整容方案進行實驗。北京醫科大學提供了一個保存了十多年的人頭標本,該標本面部黑灰,皺紋很多、很深。六零八廠將它進行了投光配色,模擬瞻仰路線進行調試觀察。結果這個標本竟面部紅潤豐滿,皺紋明顯減少,仿佛剛剛去世一樣。光學整容方案最終獲一致通過,設計師李家英至今為此而驕傲。
光學整容內照明系統的另一個更加玄妙之處,是它的隱蔽性好,進入瞻仰大廳的群眾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照明系統的微型鏡頭(見左圖),分別固定在棺床兩側,投出不同顏色的光線,反射到毛澤東主席遺體面部的不同部位。萬一有一盞燈光熄滅,也不會顯露出整個照明的突變。
為保證棺內溫度,照明燈采用的是冷光源,使用了當時最前沿的光纖傳導技術,并根據電光源專家蔡祖泉的建議,以亮度高、色溫好、使用壽命長的氙燈為光源,可靠性非常強。
在毛澤東主席去世一周年時,他的遺體安臥到水晶棺里,迄今30年,仍栩栩如生;瞻仰人數已過億,水晶棺仍完美如初。
。ㄙY料提供 北京六零八廠參與水晶棺研制人員 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原局長、醫學博士徐靜主編《偉人安息的地方》)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2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