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儉個人資料
中文名:唐儉
別名:字茂約
謚號:襄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唐朝
所處時代:唐朝時期
出生地: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
出生時間:公元579年 逝世時間:公元656年
職業:政治家
職位: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
爵位:莒國公
成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陪葬:昭陵
唐儉簡介
唐儉(公元579年?公元656年),字茂約。漢族,并州晉陽人(今山西太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祖父唐邕為北齊大臣,其父唐鑒與唐高祖李淵為世交。參與李淵太原起兵。武德元年(68年),升為中書侍郎。唐初之時,唐儉與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劉武周俘獲,獄中從元君實口中得知獨孤懷恩要造反。時獨孤懷恩駐守蒲州,唐儉遣人揭發獨孤懷恩謀反。李世民擊破劉武周后,唐儉拜禮部尚書,授天策府長史,封莒國公,被特賜免死罪一次。
貞觀初年,一面派唐儉為使說降突厥,一面派李靖進軍。李靖奇襲突厥,生擒頡利可汗,唐儉于亂軍之中逃生,后授民部尚書。因怠于政事貶官。高宗永徽初年,致仕于家,加特進。顯慶元年(656年)病故,年七十八歲,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謚曰襄,陪葬昭陵。
唐儉生平簡介
唐儉字茂約,是并州晉陽縣人。祖父唐邕,任北齊尚書左仆射。父親唐鑒,出任隋戎州刺史,與高祖相善,曾同掌禁衛。因此唐儉素與秦王交游,同在太原。
唐儉爽直豪邁,不循規矩,但侍奉親人以孝聞名。見隋朝政局漸亂,暗地勸說秦王建立大計。高祖曾招訪過他,唐儉說:“您長相有日角龍廷,姓氏又合乎圖讖,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招豪杰,北連戎狄,右收燕、趙,渡河南下,占據秦、雍之地,這就是湯、武的大業了!备咦嬲f:“湯、武之事,豈可希求?但天下正亂,言私應當圖謀自全,言公則應拯救天下百姓,我將為您考慮此事。”到大將軍府開建時,授職為記室參軍、渭北道元帥司馬。隨從平定京師,任職相國府記室,封為晉昌郡公。
武德初年,進職為內史舍人,后遷任中書侍郎、散騎常侍。呂崇茂占據夏縣造反,與劉武周連兵,下詔永安王孝基、獨孤懷恩、于筠率兵進討,唐儉因出使到達軍中。恰逢孝基等人被武周擒獲,唐儉也被抓。起初,懷恩屯駐蒲州,暗地與部將元君實謀反,此時一起陷沒入賊。
君實私下對唐儉說“:獨孤尚書準備起兵圖謀大事,猶豫不發,故逢此難。這就是古人說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了!辈痪脩讯魈託w朝廷,下詔仍守蒲州。君實說“:獨孤脫難得歸,仍舊戍守河東郡,真是王者不死!”唐儉怕懷恩作亂,密令劉世讓歸朝告發其謀。恰遇高祖駕臨蒲津,船到中流而世讓趕到,高祖大驚說:“豈非天命佑護!”下令返回西岸,收捕謀反之徒,懷恩自殺,余黨全被誅殺。不久武周戰敗,逃往突厥。唐儉封存府庫財物、登記兵器鎧甲,以等待秦王接收。
高祖嘉獎唐儉身受幽禁折辱而不忘朝廷,下詔恢復原職,仍任并州道安撫大使,允許他權宜行事。并將懷恩的家產全都賜予唐儉。還京后授職禮部尚書、天策府長史、檢校黃門侍郎,封為莒國公。仍舊任職為遂州都督,食綿州實封六百戶。
貞觀初年,成語典故,出使突厥返回,太宗對唐儉說“:您看頡利可以攻取嗎?”唐儉回答說“:依仗國家威靈,其事可望成功!必懹^四年(630),乘驛車馳往突厥誘使他們歸附,頡利表示同意,因而兵眾弛懈,李靖乘勢襲破其眾,唐儉脫身返回。
一年后,就任民部尚書。隨從太宗在洛陽苑中射獵,一群野豬從林中沖出,太宗射出四支箭,殺死四只野豬。有只野豬躍起觸及馬鐙,唐儉下馬搏擊,太宗拔劍斬斷野豬,回頭笑著說:“天策長史沒見過上將殺賊吧,為何這樣害怕?”唐儉回說“:漢高祖在馬上得天下,而不在馬上治天下。陛下以神武平定四海,怎能再逞雄心于一頭野獸呢?”太宗為此而罷獵。下詔命其子善識娶豫章公主為妻。
唐儉居官不留心事務,常與賓客縱酒為樂。曾因犯小法貶授光祿大夫。永徽初年離休,加爵為特進。顯慶元年(656)去世,時年七十八歲。贈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于昭陵,謚為襄。
少子唐觀,任職為河西縣令,最為知名。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3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