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窮年精以勤
勤奮刻苦是取得進步的基礎。“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學習是實踐,不斷的學習實踐是人們獲得才能的基礎和源泉。牛頓終身勤奮學習,很少在午夜兩三點以前睡覺,常常通宵達旦工作。愛因斯坦讀中學的成績并不好,考了兩次大學才被錄取,學習也不出眾,畢業后相當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后來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當了七年職員。就是在這七年里,愛因斯坦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地學習、工作著,利用業命時間勾畫出了相對論的理論基礎。發明家愛迪生家境貧苦,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在班上成績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學,對于許多自己不懂得的問題,總是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鉆研。為了研制燈泡和燈絲,他摘寫了四萬頁資料,試驗過一千六百多種礦物和六千多種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比一般人的工作時間長得多,相當于延長了生命,所以當他七十九歲時,他宣稱自己已經是一百二十五歲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們同樣艱苦的努力,都能有這樣、那樣的貢獻,都會獲得一定的才能。
制定目標是提高自己的最佳方法。美國作家威廉·?思{說過:“你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在的你強。”我們應該了解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進步,讓自己的今天勝于昨天。為此,我們應該制定合適的目標。制定目標的目的是為了進步,必須把抽象的、無法實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標簡化成為實際的、可衡量的小目標。制定目標時必須了解自己的能力,不能過高或太低。對目標還要做及時的調整:如果超過自己的期望,可把其提高;如果未達到自己的期望,可把其調低。達成了一個目標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戰性的目標。
自我反省是打開成功的鑰匙。“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法國牧師納德·蘭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羅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著他的手跡:“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一位智者在解讀蘭塞姆手跡時說:“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正確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聰慧,錯誤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經驗大多相似,失敗的原因卻千差萬別,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往往要比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到的多,而且更為深刻。
如果我們能做到勤奮刻苦、制定目標、自我反省,成功之花就會變得美麗多姿。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2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