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含妙理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亦如此,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么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于一種重生。
一身貴氣的項羽,勇闖郡守,殺殷通,憑的是一身的力氣;巨鹿之戰,破釜沉舟,以少勝多,憑的是一身的銳氣;澎城之戰,以三萬楚軍打破五十萬敵軍,憑的是一身的怒氣。屢戰屢勝的項羽,開始變得驕傲自滿,自以為無人能敵,天下盡在手中,輕看敵人。結果大敗于敵軍,面對人生中的這次巨大的困難,項羽選擇了俯首認輸,滿懷悲憤之情自刎于烏江岸邊。假如項羽面對困難時能夠堅持下去,過江東再次重振旗鼓,我想歷史將會變成另一個樣子吧!
而劉邦以一介布衣之身挾三尺之劍,終奪天下之地。憑的不光是他能夠慧眼識人,廣攬天下人才的本領,更重要的是他那勇于反抗命運不公的精神。即使命運沒有給予他一身的才華,顯赫的身世,但是奪不走他頑強拼搏的精神。劉邦將擋在他面前的困難視為人生進步的動力,即使遇到失敗,依然不放棄改變自己命運的希望,最終戰勝困難,獲得了自己的又一次新生。
人生就如同雞蛋的成長。我們不要等待著別人來打破自己的蛋殼 ,成為別人的食物,而是要通過自身的努力拼搏,擊破阻礙我們成長的外殼,獲得新生。其實不光是人生的成長包含著這一道理。大到國家的衰亡繁盛同樣蘊含著這一妙理。
古代的中國因農業而領先于世界,自以為我天朝大國,地大物博,無人能敵。閉關鎖國,安居于現狀,而不知進步。在西方進行工業革命之時,我國的人民還處于自己的世界中,沾沾自喜于自己構想的藍圖之中。知道西方人的炮火攻打入國內,國家的大門被迫打開時才意識到別人的強大與自己的弱小,才知道需要發展進步,但一切都為時已晚。雞蛋已被打破,生命的蛻變已經結束,等待著他們的只有滅亡。
物含妙理,一顆小小的雞蛋映射出萬古不變的道理:要想不被他人打破,必先自己突破自己;要想戰勝困難,必先強大起來,勇于拼搏,永不言棄。我們不要做他人的食物,而是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3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