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門倚閭
出處:《戰國策·齊策六》。
意思:靠在大門口和到巷口上盼望。形容父母對外出子女盼望和懷念的心情。閭:里巷子的門。也作“倚望而望”。
戰國時,有一年,燕秦等國聯合攻齊。燕將樂毅領兵侵入齊都臨淄(今屬山東省),把齊國的寶器全部掠走。齊國的國君?王逃亡衛國,又到鄒國、魯國,后來到了莒邑(今山東莒縣)。楚國派大將淖齒率領軍隊,前去援救齊國,淖齒還因此當了齊國國相。其實楚國并非真心救齊,淖齒終于殺死齊?王,和燕國分占齊國領土和寶器。直到田單大破燕軍,才收復了齊國的失地。 內容來自
淖齒殺死齊?王時,起初人們只知道齊?王失蹤了,下落不明。大夫王孫賈的母親對王孫賈說:“平時你早上出去,回來晚了,我總是倚門而望;如果你傍晚出去,好半天不見回來,我就更要倚閭而望。你十五歲起就在國王跟前做事,現在國王下落不明,你難道能安心嗎?”
王孫賈聽了很受感動,就去尋找,歷史典故?王,多方打聽下落。當他得知齊?王已經被害時,立即號召市民,宣誓起義,叫道:“愿意跟我去殺淖齒的,袒右(袒露右臂)!”當場就有四百人響應。他們沖進淖齒的住所,殺了淖齒。
王孫賈母親所說的“倚門而望,倚閭而望”,后來成為“倚門倚閭”的成語。 內容來自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3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