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是人活著就無法逃避的必選題,它的選項涵蓋一切我們所經歷和未經歷的,面對大多數選項,潛意識中似乎有了固定的答案,那么,面對榮譽你該如何面對呢?
海巖說過:“演員被人們分為兩種,一種是實力派,日記,一種是派;偶像派紅的快,實力派紅的長。”這句話則昭示屹立于影壇的常青樹必定有一個共性。早期的黃秋生憑借一部影片一炮當紅,摘去了當年影帝的桂冠,年輕的黃秋生將獎杯放于家中最顯眼的位置,然而這項榮譽卻把他拉入了泥潭,長無任何片約,他開始反思繼而醒悟,將獎杯草草收起,無論影片角色大小,他一律接,演技一路升華,即使小角色依然深入人心,此后自然獲獎無數,走得很長很穩。
他低迷是因為他還活在過去,面對榮譽,放眼未來,鑄就了那個不同凡響的黃秋生。想起葛優面對擺在角落落滿灰塵的獎杯時說的一句話:“那些東西,看多了不太好。”這句話蘊含的道理和黃秋生的故事是多么的相似。
俗語:隔行如隔山,看似與文藝界不沾邊的界也默默奉行著相似的道理,縱觀各項重大國際獎項獲獎者的表現,你是否驚異于他們的恬淡。耀眼的榮譽對他們而言不過是一粒細沙。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獲獎者之一安德烈?海姆則平靜地表示:我會像平常一樣走進實驗室,去做我的工作。全世界無數人的若貝爾獎面前,安德烈?海姆真的就這么簡短的一句話,簡短的讓人難以置信。
在巨大的榮譽面前,那些對人類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和學者們表現的是如此的從容、平靜。他們明白:沉浸在過往的榮譽中,只會使思想停滯不前,思維變得愚鈍,榮譽只是一層糊了糖的紙,蛀蝕著擁有者的心,并且不會輕易地被覺察到,好比危機四伏卻依然傲慢自大的清朝,所以那些科學家,學者眼里只有明天、未來。
現在耀眼的榮譽早晚會被更為先進的理論、技術所掩蓋,終究戴上“過去時”的帽子,想到這里,我的心中便有了一份篤定的答案:面對榮譽,放下過去,放眼未來,才是王道!,只有它,才是與“面對榮譽”這道人生選擇題最匹配的選項。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3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