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興嘆的
《莊子·秋水》載,秋水漲滿,黃河水位上升,此時“河伯(黃河之神)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北海之神)而嘆。” 即眼界大開后,面對偉大者感嘆自己的渺小。后世則常用以表示欲有所為而力不從心的無可奈何心情或處境。清·吳趼人《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時候,滿心高興,頗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到過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覺得望洋興嘆了。”也作“望洋”。明·趙明鑣《答周五溪書》:“恐后學不得其旨,徒深望洋,初中作文,奈何!”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