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嘉靖三十八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個人歷十三戰,每戰橫掃敵軍,幾近全殲,最大傷亡僅六十九人,敵我傷亡平均比例為30:1,空前絕后,彪炳史冊。他,就是戚繼光。這個名字將成為倭寇們最可怕的噩夢。
戚繼光自幼好學,苦讀詩書,在他十歲的時候,戚繼光的戚景通覺得自己的年齡大了,就退休回了家,將自己的職位由戚繼光繼承。所以當時的他已經是四品將軍了。像戚繼光這種中高級的干部,出門是要坐馬車的,但他家很貧窮,買不起車,只好輟學在家里呆著。一位聽說了這件事,主動來他家教書,并分文不收。 嘉靖二十三年,十七歲的戚繼光開始準備參加武舉考試。嘉靖二十八年,戚繼光一舉中第,成為武舉人。第二年,戚繼光前往北京參加會試?墒牵斂荚嚱咏猜暤臅r候,楊守謙突然跑來告訴大家:統統都別考了,俺答來了!這是件麻煩事,但是戚繼光卻認為這是一個好。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編寫了一本《備俺答冊》,獲得了高度評價。后來,戚繼光被選入分配駐守薊門。岑港之戰后,俞大猷對戚繼光的戰術很欽佩,議論文。他好奇地問他,你的戰法由何處學來?戚繼光自豪地說,我是自學成才。在薊門的三年,他總是帶著一本書,就是《孫子兵法》。而且他還是一邊看一邊批,終得兵家之精妙。之后,他又開始了新的計劃——訓練。他靠著獨特的訓練方法,將幾千新兵訓練成了一支特殊的部隊——戚家軍。他又創造出了名流軍史、威名遠播的鴛鴦陣。依靠著這鴛鴦陣,寧海前哨戰倭寇死傷二百余人,戚家軍除一人輕傷外,毫無損失。嘉靖四十年,新河戰斗結束,倭寇死傷二百八十余人,戚家軍僅陣亡三人。第二天,花街戰斗結束,倭寇傷亡一千余人,救出百姓五千余人,戚家軍傷亡合計:三人。自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二十七日,戚繼光率四千明軍對陣兩萬敵軍,五戰五勝,殲敵五千五百余人,累計傷亡不足二十人,史稱“臺州大捷”。這樣的戰事還有很多很多。橫嶼之戰后,福建各地的倭寇皆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囂張放肆,戚繼光乘勝追擊,先后殲敵五千余人,形勢一片大好。自嘉靖三十三年起,在胡宗憲的統領下,經過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的不懈,歷時十二年的長期戰斗,日本強盜們終于被趕出了中國。這是明朝值得的大事!也是載入中華民族史冊的光榮! 現在,中國的釣魚島正被日本侵略者給霸占了,不顧我國的強烈抗議。還把我國的保釣人士抓走。他們仗著自己的海上軍事比中國強,就膽大妄為,胡作非為。我真戚繼光能夠帶著他的戚家軍穿越到現在,再次把日本人趕出中國的領土!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