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
出處:唐代孟?的《本事詩·情感》。
意思:抒發所鐘愛的女子無緣再見或物是人非的惆悵心情。也作“崔護謁漿”。
唐朝詩人崔護,風度優美,而性格孤僻,很少與人合得來,考中了進士。清明日,他一個人到都城南游玩,見到一所一畝大的莊園,花木叢生,靜得像沒有人。敲門很久,才有一女子從門縫中竊看,然后問:&ldquo,成語典故;誰呀?”崔護回答他自己的姓名,并說:“游春一人行來,因酒后口渴,想討點水喝。”女子端了一杯水來,開門放了靠椅,讓崔護坐。而她自己則靠著小桃樹的橫枝站著,似對崔護很有情意。她長得姿態嫵媚,美艷無比。崔用話來挑逗她,她不回答,只對崔注視了好久。崔告辭,女子送到門口,似有無限深情地回身進去,崔護也邊走邊回視。以后就再未去過。
等到第二年清明日,崔護忽然想起,感情無法克制,就徑直去尋找,但見門墻依舊,而門已關鎖。于是在左門扇上題詩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 讀書筆記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