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世上再也沒有像這一幅一樣歷經坎坷的畫了。這一幅長636.9?、寬33?的《富春山居圖》即將回到它的原貌,就是這一幅如同人生一樣坎坷的畫,是怎樣度過這一生的呢?
目光轉向一間幽暗的小木屋,一位七旬老人正在準備他即將出遠門的東西,他要走很遠的路,記錄下他所看到的一切,在這之前,他一直在畫同一幅畫,現在這一幅畫已經快完成了,他望著那些他已經看了千遍萬遍,但卻總是看不夠,看不透的富春江河畔,這時他正在地觀看一塊長滿青苔的山石,細細地描繪出它的輪廓,這位老者便是黃公望,而他即將完成的畫就是曾多次引起轟動的《富春山居圖》。
目光又轉移了,也是在一個大房子,很多人在痛哭,而躺在床上的吳洪裕卻指著旁邊火爐,大喊著:“燒了,燒了,燒了,把它帶到陰間去,我還要天天去觀賞它!”他指的就是《富春山居圖》,他即將離開人間,卻怎么也放不下它,但他怎么也沒想到,他的侄子吳靜庵已經偷偷地的把它拿走了。
可惜畫已被燒成兩半,一半為《剩山圖》,一半為《無用師卷》。目光隨著歲月轉移,這一次是一位年青人給一位老人看一幅畫,原本已經快要離開人世的老人吳湖幅忽然來了精神氣,好像給他打了興奮劑似的對年青人說:“這幅畫是在哪兒得到,初二作文?它可是《剩山圖》。”年青人嚇了一跳,急急忙忙地跑開了。
《富春山居圖》從黃公望手中創造出來,經千人之手,終于分別保管在了臺北博物館和浙江博物館,現在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正在和隔著海峽的臺北《無用師卷》相逢了。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