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巔,巍巍立于云霄,能否登頂,能否超越,在于你是否有去攀登,是否做好化仰為俯的準備。亞歷山大做到了,超越,開創了盛世帝國,宋代人做到了,超越唐人,將詞推上了文學的巔峰。由此看來,唯“會當凌絕頂”,方可“一覽眾山小”。
眷顧絕境中勇于超越的人。建國初期,美帝國主義掌握核武器,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而當時的中國則像是剛誕生的雛雞,在帝國主義面前顯得十分弱小,若采取絕對強硬的,則無異于是以卵擊石,也正是在這巨大的壓力下,中國原子彈工作者完成了一次仰視到俯瞰的蛻變。黃土壟中,戈壁灘上,這群人用信念,用,用豪邁,用熱情實現了超越,縱然馬革裹尸,魂歸塞外,卻領略到了山之巔,景之壯。
成功眷顧不甘仰視的人。曾經有一個孩子,小時候被別人嘲笑他笨,因為每次數學考試他總是不及格,可正是這樣一個在他人眼中愚笨的人卻誕生了《相對論》這樣的物理學著作,甚至很少人有能力理解。他就是愛因斯坦,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家之一,正是他的,拼搏,正是他的不甘于仰視,不甘于碌碌無為,使他化劣勢為優勢,使成功眷顧了他。
成功眷顧站在巨人肩膀上繼續攀登的人。1837年10月,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揭開了電氣時代的序幕。過了27年,麥克斯韋誕生了,是他攀登了電磁理論的高峰,然而,正是踏著法拉第的肩膀。麥克斯韋比法拉第小了整整40歲,日記。他讀了法拉第的名著《電學實驗研究》后,被深深的吸引了,但他也悟出了法拉第學說在理論上的欠缺,決心用數學來加以彌補,法拉第看了他的論文,對麥克斯韋不同凡響的洞察力表示了高度贊賞。1860年,兩人見面了。一老一少,專長不同,卻一見如故。在麥克斯韋眼中,法拉第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偉大科學家,令他瞻仰,但他用理性的思維,執著的追求,大膽的質疑,完善了法拉第的不足,實現了巨人面前的一次偉大超越。強者造就了強者,巨人誕生了巨人,仰之彌高,俯之彌闊。
天空不曾單調,因為有雄鷹的翱翔;不曾單調,因為有揚帆前行的探索者;珠峰不曾單調,因為有不甘仰視的攀登者。這一切源自一種超越,一種強勢面前永不服輸的超越,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超越,一種遒勁而又執著的超越。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50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