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曠神怡
出處:《正公集·》。
意思:指心胸開闊,精神愉快。曠:開闊,開朗。怡:快樂,愉快。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們兩個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進士,成語典故。公元1044年(宋仁宗慶歷四年)滕子京擔任了岳州知州,次年就重修岳陽樓,并請好友范仲淹為他寫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范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請求,寫成了《岳陽樓記》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文中寫到了在不同的時令、氣候條件下,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景色和不同的感受。
“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寫的就是在春風和暖,陽光明媚的時候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景色。這時,你就會覺得心胸開闊,豁然開朗,精神十分愉快;這時,所有的一切榮辱得失都會忘記得一干二凈,你再端起酒杯,在陽光的沐浴下,清風的吹拂下,舉杯暢飲,這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