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
出處:《詩經·豳(bīn)風·鴟號鳥》。
意思:在沒有下雨前就修整門窗。比喻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準備,以免臨時手忙腳亂。綢繆:修補。
《詩經》里有一首《鴟號鳥》詩,作者假托一只母鳥的口吻來寫的這篇詩,共有四節。第二節原文是:
迨天之未陰雨, 內容來自
徹彼桑土(dù),綢繆牖戶; 讀書筆記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桑土”或作“桑杜”,即桑根。“綢繆”是纏結、修補的意思。詩的大意是:趁著天晴不下雨,取些桑根皮,修補窗戶;看他巢下人,誰敢欺侮我!
經專家考證,認為這首詩是三千多年前的周公寫給他的侄兒周成王的,勸周成王要時時勤謹警惕,努力國事,不要麻痹大意,自招禍害。孔子說:“這首詩說得對,把國家大事辦好了,誰還敢欺侮他!”
讀書筆記
孟子在一次談話中也曾引用過這首詩,據《孟子·公孫丑》載:孟子說,諸侯卿相,在國家太平時,不知趁著天未陰雨,做些綢繆牖戶的準備工作,快速作文,而只知追求享受,貪圖安樂,這等于是自招禍害。“禍害和幸福,都是自己找的。《尚書·太甲》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正是這個意思!”
后來,人們就組成了“未雨綢繆”的成語。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