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
內容來自
意思:手中的書不肯放下來,比喻抓緊時間勤學,或看書入了迷。卷:指書。
三國時代,東吳大將呂蒙年青時家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后,雖作戰驍勇,常立戰功,卻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戰例經驗總結寫下來。
有一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一員大將,掌權管事,更應該好好地讀一些書,增加自己的才干。”
呂蒙一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托說:“軍隊里的事情又多又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
孫權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再讀些《左傳》、《》等歷史書,這些書對于以后帶兵打仗很有好處。&rdquo,歷史典故;
停了停,孫權又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里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你們年輕人更應該勉勵自己多讀點書。”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并堅持不懈。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