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鏡,顧名思義,就是能把光反射過去的鏡子。也有人說反光鏡其實
吸收了一小部分的光,其余的光都反射了過去。我經常會想:反光鏡為什么
不把光全部吸收了?為什么還要反射過去呢?它難道不渴望得到很多光嗎?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兩個故事,才讓我茅塞頓開。第一個故事講的是:
有一棵高大的冷杉樹和一棵矮小的冬青樹,一年下了暴雪,冷杉樹的樹枝
經不住雪的重量,全被壓斷了。冬青樹則把雪抖掉一部分,但還是會有一部分
雪留在樹枝上,剩下的雪對它已經沒有威脅了。
第二個故事是:有一個年輕人,他總是抱怨自己什么都實現不了,中考作文,
他找一位學者訴說。學者問他:“你的目標是什么?”年輕人說:“我的目
標多了,你要哪一個?”學者勸他刪掉一部分目標,只留下一小部分。若干
年后,年輕人的目標全都實現了。
我們在中也應該這樣,不要老是把所有的壓力都默默承受著,應該
把一些不必要的壓力去掉,留下能轉化為動力的;不要所有的“東西”都舍不
得扔,應該只留下有用的……有時候選擇是對的。就像反光鏡一樣,留下
對自己有用的光,沒用的通通反射過去好了!
二、哈哈鏡
哈哈鏡,站到鏡子面前,你還是可以認出鏡子里的是你,不過怎么看都
不對勁。
站在哈哈鏡面前,我又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學校,在報名表上要求
填寫自己的特長。大部分學生都填體育、繪畫、音樂等等。校長看報名單時,
一直皺著眉頭,可是當他看到一張表時,他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很快就錄取了
那名學生。這名學生填寫的特長是:做蘋果餅。這所學校的宗旨就是把自己真
實的一面展現出來,所以校長很欣賞他的真誠。
我心想:填寫擅長體育的學生可能也只是拍拍球而已,寫擅長美術的
學生說不定只會描幾筆簡筆畫,而擅長音樂的學生只會吹吹口哨……如果這名
學生,填寫擅長廚藝會怎么樣呢?肯定會埋沒在人海之中。生活中有很多人,
也許有些事情他勉強做到了,但是他卻夸大其詞的說這件事情我做的最棒,就
像照哈哈鏡一樣,里面確實是你,但是卻把你變得不真實了。
小小的鏡子里面竟然蘊含了這么多道理,讓我們都成為反光鏡,不要
做哈哈鏡。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