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是我出生在美國,我準是個英語天才。也有人說:如果李白是我的,也許我早就成詩人了,F實中,有些人總是抱怨不好,總是千方百計想換個環境。可是環境變了以后又怎么樣呢?還不是一如既往。于是我要說,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只有不時地更換魚缸,才能越長越大;只有將狼放歸山林,狼的智勇與矯健才能被激發出來?梢姡h境對動物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同樣,環境對人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好的環境往往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古代的孟母也深知環境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天有不測風云”,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改變它一時,卻無法改變它一世。所以,環境的改變只是暫時的,自我的改變才是永久的。總是躲在他人的屋檐下避風躲雨,一旦屋塌檐倒,只能流離失所。舒適的屋檐的確給燕子帶來了暫時的安全與溫暖,可它的一生也只能在心驚膽戰中度過。
環境,象征著生活中一切客觀事物,改變環境并不能改變一切,更何況環境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改變的,我們無法阻止的流逝,死亡的降臨,也無法阻止日月更迭、自然巨變,因為它們都在以一種不變的規則來變化,就像設計好的程序一般。對此,我們也只能順應和接受。這時候,改變自我往往是更明智的選擇。魯迅面對暫時無法改變的黑暗社會,毅然改變了自己的志向,棄醫從文,通過改變人們的思想而改變社會環境;貝多芬面對無法改變的聽力障礙,毅然改變了自己的作曲方式,嘴銜鐵棒的他譜寫出了不朽的《命運交響曲》,這是他人生的高潮,也是他的終章。
與改變環境相比,改變自己更能培養意志與毅力。歷史上“秉燭苦讀”的例子不是很多嗎?這些古人沒有去抱怨環境,適應環境。就在這種改變中,磨練了意志,培養了矢志不渝的精神。
人人都隨著社會向前發展,人人都在改變,但很多情況下,改變環境確實不如改變自己。要知道,每一次改變,你的靈魂都上升了一個臺階,說明文,你就向輝煌又邁進了一步。要知道,現在你改變的是自己,而將來終有一天,你改變的是你的命運!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