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書生
出處:南朝沈約的《宋書·,日記;沈慶之傳》。
意思:形容年輕沒有經驗的讀書人,只知道書本上的知識,不曉得實際應付事情的方法。 讀書筆記
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做沈慶之。沈慶之從小就非常會打仗,常常打勝仗回來,后來他被封為“建武將軍”,專門負責防守邊疆。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邊擴展領土,沈慶之知道了,就極力阻止皇帝:“大王,這件事萬萬不可,您還記得以前幾位將軍向北邊擴展領土失敗的事吧!大王……”沈慶之不停地勸皇帝,皇帝覺得很煩,就對沈慶之說:“我不想聽了,我叫別人來跟你說!”
皇帝就找了左右兩個文官來和沈慶之辯論,沈慶之無奈地對皇帝說:“大王,治理國家就像治理家一樣,要討論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問織布的事就要找織布的婢女。現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國家,卻去找兩個從來沒打過仗的‘白面書生’來商量,這場仗怎么會成功呢?” 讀書筆記
皇帝不耐煩地說:“你不要再說了,我決定的事是不會再改變了!”
皇帝沒有采納沈慶之的意見,最后果然打了個大敗仗。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6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