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鞭示辱的
《后漢書·劉寬傳》:“延熹八年(165),征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周記,……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劉寬為官時以蒲草代鞭,受刑者并無痛苦,使其受到恥辱而悔改,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唐·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詩:“蒲鞭掛檐枝,示恥無撲?。”?(翅):鞭打。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60365.html
蒲鞭示辱的
《后漢書·劉寬傳》:“延熹八年(165),征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周記,……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劉寬為官時以蒲草代鞭,受刑者并無痛苦,使其受到恥辱而悔改,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唐·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詩:“蒲鞭掛檐枝,示恥無撲?。”?(翅):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