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竟成
出處:《后漢書·耿?傳》。
意思:形容只要有正確的志向,堅定不移、努力不懈地去做,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竟:終究。 讀書筆記
東漢的耿?(yan),少年時愛讀書,也愛武藝。當南陽豪族之一的劉秀,起兵反對王莽政權時,耿?投入劉秀部隊。在歷次戰斗中,他有勇有謀,因此深得劉秀信任。王莽被推翻后,劉秀便在?建立東漢政權,登上帝位,即漢光武帝。
接著,耿?又建議鎮壓各地農民起義軍,消滅地方勢力,以統一全國,擴大統治,并自請帶領大軍,首先平定河北全境,鞏固根據地,然后進一步發展。劉秀對于耿?的建議雖然贊賞,但心里對于他是否能順利實現卻不免有些懷疑。當時在河北一帶的農民軍,主要有赤眉、銅馬、青犢、大槍等各支,都被鎮壓下去,赤眉軍也被迫南撤,向河南、陜西一帶流動。只有占據山東的張步,兵力還很強大,耿?配備兵力,猛烈進攻臨淄,不能取勝,犧牲很大,耿?也中箭受傷,劉秀急得親自帶兵趕去支援,快速作文。
耿?得到消息,為表示對劉秀盡忠,下令繼續戰斗,部下勸他等援軍到后再作計議,他不同意,說:“皇上駕到,我們只能宰牛備酒歡迎,怎能把困難留給他來解決!”于是拼死傾全力出擊,攻下臨淄,乘勝大施屠殺,“克郡四十六,屠城三百”,他因此獲得劉秀更大的信任,被拜為“建威大將軍”,受封“好?侯”。
光武帝劉秀曾在臨淄夸他說:“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6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