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十月已經過去,儼然到了深秋時節。萬物開始凋零,似乎,一切生機都被慢慢肅殺。
樹木中的青翠已經消失,代表干枯的黃色在大地上鋪展,往日蒼翠欲滴的小草,也都失去了的跡象,橫七豎八地在土壤上堆疊。春夏季節里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繁華景象也已經消逝,只剩下幾個干癟的種子沒精打采地掛在枝頭。土地被干草、落葉、枯枝堆了厚厚一層,已經干得變脆了,踩上去“咔嚓咔嚓”地響。
每一棵樹都露出了干枯的枝椏,落葉在一陣陣秋風的吹拂下從空中飄落。飄落的在空中打幾個轉,慢慢地,好像在留戀從前的生機,最后落在土地上。仍然留在樹上的葉子也大都變黃,搖搖欲墜地等待風兒將它吹落。即使偶爾有幾綠葉,還不合時宜地堅守著崗位,也仍不能阻擋蕭瑟的秋。
我繼續向前走,卻看到幾棵果樹,上面的果實沉甸甸掛在枝頭。此前的蕭瑟一瞬間全被這突然出現的果實掩蓋了,眼前的景象似乎與之前的不是一個季節。這引起了我的:,僅僅是凄涼的嗎?
古往今來,在人們對秋的描述中,秋一直是一個凄涼的季節。這似乎已成定論。但是,秋去冬來,過去不就是嗎?到春天,小學作文,大地又將是一片繁榮。秋天的果實、種子,是為了產生更多的植物,冬天的干草、落葉,是為了安然度過冬天,明年更好地生長。秋天所有看似凄涼的景象都是為了明天更美的繁榮景象做準備。
生命是不斷循環的。秋天只是循環的一個階段而已——一代逝去,但另一代在準備第二年的生機勃發。這生命更替的景象其實也是生機的一種表現形式,只是因為沒有春夏那種繁榮的美,才不被人們認可。
我又想到我們人類。當一個人死去時,人們總是倍加傷痛。生的人也總是從此懼怕死亡。但是,我們卻忘記了一個道理:一代養育一代,生命其實不斷在循環中延續。就像秋天的植物,逝去了還會重現生機。
所以,我們不必畏懼逝去,也不必為逝去的事物過度傷痛。因為,秋天到了,一定會有春天!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6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