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鑒不遠
出處:《詩經·大雅·蕩》
意思:殷朝的教訓離現在不遠。比喻教訓就在眼前。殷:即商朝,或稱殷商。鑒:即鏡子,被引伸為鑒戒或警戒的意思。
《詩經·大雅》部分,有一首題為《蕩》的詩,末有兩句道: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內容來自
殷商之前是夏,以治水聞名的夏禹,是夏代的第一任君王。夏禹是我國傳說中上古時代有名的圣王之一,但夏末時的一個君王叫夏桀,卻荒淫暴虐,哲理故事。于是商湯起義,把夏滅掉,改立為商。商湯就做了商代第一任君王。
商湯也是一位有名的圣王,可是商傳到末期,也逐漸腐敗。當時作為西方諸侯之長的“西伯”周文王,曾提出過誠懇的勸告,上述詩中所說就是這個意思,大意是:“殷商的教訓不必向遠處去找,就在夏桀那一代!”也就是說,夏代的滅亡,應當作為殷商的鑒戒?墒且笊痰哪┐跎碳q,不聽忠言,終被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所滅,可以說是自取滅亡。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6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