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江蘇卷高考作文點評:選材料是關鍵

關鍵詞: 高考作文 來源: 作文大全網
  作文題目:

  七、作文(7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在這些神圣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強烈的愛,像激流一般飛涌出來。甚至無須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里,他們的事跡里,就可看到生命從沒像處于憂患時的那么偉大,那么豐滿,那么幸福。(羅曼·羅蘭)

  請以“憂與愛”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題解

  試題沿用了往年提示語(材料)+題目的形式,但有一些變化,材料不是對命題中有關概念的解釋或解說,而是引用了古今中外有內在關聯的三則材料,從中引出題目。而這三則材料又有明顯的提示、引導的作用,實際上降低了審題的難度。

  前兩則材料考生都很熟悉,一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一是出自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第三則來自羅曼·羅蘭的《巨人傳》。

  這3則材料實際上是在暗示寫作“憂與愛”可以從哪些具體的角度入手,第一則講的是母親對兒子的擔憂與憐愛;第二則講的是對祖國對大地的憂戚與深愛;第三則講的是偉人心靈中那種博大的憂患與至愛。

  憂,指擔憂、發愁。它是對外界事物擔心的一種程度,表現為雙眉緊鎖、額部肌肉收縮、思維定向(只思慮他所考慮的問題,不想其他)。

  愛,是對人或事物親近、關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當被某事物所感動,或者被深深地感動時,這種心理取向體現得更為強烈。

  “憂與愛”,之間的關系是內生性的,是一體兩面的,愛之深,憂之切,憂源自于愛。無論是憂還是愛,都來自于那顆滾燙的“心”,這從繁體字“憂”和“愛”的字形上可以得到啟發。

  評析

  我認為這道題目出得不錯。

  1.“憂與愛”是中國文學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內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憂時原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暮年未敢忘憂愛,喜聽三邊奏凱音。”(【宋】劉克莊詩句)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轉型期,讓青年學生來思考“憂與愛”的問題很有意義。

  2.材料選得好,便于考生從熟悉的材料中去窺見豐富的內涵,使不同層次的考生可以“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有利于選拔性考試拉開檔次。

  3.用材料的形式而不是用以往的解說命題的提示語形式,不會束縛考生的思路,有利于考生展開聯想,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題意。

  4.這個題目甚至可以說是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個突破,它不是一味地“歌德”,它有利于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社會、人生,體會深沉博大的情感,也符合新課標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

  寫作

  1.本題適合多種文體的寫作,可以寫作一般的議論文,也可以寫作敘議結合的散文、雜文。有人認為這一類帶“與”字的題目,不適宜寫記敘文,我不這樣認為,“憂與愛”是一體兩面的,愛之深,憂之切,如果考生能從《游子吟》聯想開去,完全可以寫出有深厚的情感內涵的記敘文來。“憂”和“愛”都是情感性的,本題,也可以寫作情景交融的抒情文。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7.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