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抗戰勝利紀念日作文

關鍵詞: 初三作文 來源: 作文大全網

篇一: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70年前的這一天,中國人民在世界正義力量的支持下,初二作文,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者,迫使日本投降。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劃“盧溝橋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他們曾叫囂:一個月占領上海,三個月占領中國。然而,事實上,經過八年的戰爭,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終遭到可恥失敗。中國人民付出慘重代價,但是最終得到了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華民族意義重大。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在艱難的近代化過程中,被動挨打,屢屢戰;僅就中日之間而言,日本就多次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包括中日甲午戰爭,不僅力圖阻斷中國的近、現代化過程,而且試圖鯨吞中國。百年戰敗史,到1945年8月15日,終于以中國的勝利和日本的失敗而結束。中國人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機,從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掙脫出來,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恥辱,一躍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人民的勝利是在世界正義力量支持下得到的,抗日戰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

  紀念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牢記和實踐這場勝利的制勝法則,勝利就永遠屬于中國人民:

  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是勝利的根本。當初,日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小島國悍然對中國進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國在艱難的近、現代化過程中,中央政府軟弱無力,地方勢力割據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中華民族面臨死亡的絕境,沒有屈服,反而覺醒,組成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以全民族的力量與日本軍隊血戰,直到勝利。取得這場勝利之后,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內部或外部的力量破壞中華民族的團結,也絕不允許任何人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自強不息才不會被動挨打,和平發展才能夠維護和平。當時日本之所以敢于向中國開戰,還與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遠強于中國有直接關系。1937年,日本工業產值為61億美元,中國為16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中國年產鋼不過4萬噸。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強,發展需要穩定。

  善于向歷史學習才能不讓前人的血白流。我們今天紀念這場勝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態度下,面對歷史。我們既面對所受的屈辱,也緬懷前人所做出的犧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勝利,目的是面對未來,營造未來。在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有識之士,理性面對這段歷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勢力卻一再顛倒黑白,否認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發展之路,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應當正視歷史,吸取教訓,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中國人民和亞洲各國人民。

  回顧中國人民抗戰史實和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放眼當今世界現實,我們更深切地認識到,只有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中國人才會有尊嚴,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為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做出貢獻。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實現我們發展目標的可靠保障,也是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根本意義之所在。


篇二:抗戰勝利紀念日

  隨著勝利日的逐漸逼近,我們學習了這樣的一首歌: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看到這樣的歌詞,相信絕大部分青年男女,包含東北同胞在內,都會想起龐龍的《家在東北》,記起超女張冬玲興高采烈的歌聲,但是,還有誰,會記得這樣的歌詞?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家在關內流浪

  還有人,會記起九一八事件?還有人,會記起那個國恥日?

  84年前的今天,同樣是農歷八月初七,東北的同胞們,本期待著中秋月圓人圓的時候,一聲爆炸,東北沈陽城外南滿鐵路柳條湖段被日軍炸毀,在國民黨的“不抵抗”命令下,一個月時間,整個東北三省淪陷,數千萬東北同胞,從此淪為亡國奴,長達14年……東北軍將士流亡關內,唱起這首歌,條條漢子熱淚縱橫。

  同樣的9月18日,農歷八月初八,同樣的期待著中秋月圓人圓的日子,歷史的車輪,滾了84春秋,回憶84年前不堪回首的歲月,我們有何感想?我們需要反思,而我們需要反思的,又是什么呢?

  常常在這樣的日子里,在這樣的國恥日里,聽到一次又一次的勿忘國恥,但是,76年后,我們真是勿忘了嗎?

  4年前的這個日子,一群日本人,在珠海集體買春,日本人記得這個日子,而受辱的一些中國人,卻忘記了……既為國恥日,為何不法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勿忘國恥,知恥而后勇,而不是單純的說說,缺乏宣傳力度,更缺乏政治力度,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這樣的法定日子,是有必要的,不然,再出現類似首都某大學飯堂開業打出“9·18,就要發”的宣傳橫幅,那真是令人心傷……中國,永遠都不缺漢奸。這樣的言語,在小日本的口中說出,帶著嘲笑。事實上,在中國的歷史中,每一次歷史轉折事件中,都不缺漢奸。當年駐國聯的中國代表顧維鈞曾有悲痛的回憶:當他向各國代表逐個求援時,得到的最令他無地自容的回答是:“你們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別人替你對付日本?”

  84年,在歷史的歲月流逝中,不算長,但對人的記憶消磨中,也不算短。中國有句老話:好了傷口忘了疤。84年了,還有人記憶起當年的事件痛心疾首,但是,也還有不少人,呼喚著中日友好。似乎,他們已經忘記,當年的東北軍得到的是什么樣的合作后果。有人吼著憤青誤國,要冷靜,事實上,真的可以嗎?

  必須承認一個事實,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日本人從來就沒有放棄過侵華,日本人的骨子里,就有著他們的軍國主義思想,這是一個品質敗壞的民族,智商再高,素質再高,只能說明,這樣的國家更危險。而我們,與這樣的國家毗鄰,與這樣的國家相處了這么多年,難道,還仍然可以相信這樣的國家嗎?

  靖國神社拜了又拜,教科書改了又改,劣質產品售往中國還奇貨可居,釣魚島上,還有不少國人的冤魂……別跟我扯中日友好,別跟我扯右翼分子在日本只占少數,別跟我扯日本有很多人對中國人是友好的,別跟我扯我不懂日本就丫的你懂。當年就是有太多這樣的白癡,才造就了九一八事件,84年后,你還跟我扯中日和平?曲線救國?也別跟我扯這個,不好玩,玩火自焚,如果真正團結一心,中國民族,怕誰?

  一聲嘆息……為84年前的九一八事件,更為今日今時那些好了傷口忘了疤的自以為頭腦冷靜,智商高的白癡們。勿忘國恥,這,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更別忘了,日本已經從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歷史會被銘記,希望戰爭的悲劇不再重演。


篇三: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八十二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是一個值得我們悲憤的日子。84年前的9月18日夜里,日本借口柳條溝事件,炮轟北大營,徹底撕毀了“友鄰和平”的假面。84年前的今天,東北軍在“絕對不抵抗”的命令下不戰自退,日軍輕易拿下沈陽城……從那一天起,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拿起槍,扛起炮,開始保衛自己的家園。人們總說抗戰八年,可是東北的抗戰共經歷了十四年!

  下面,我介紹一下事變經過。

  九一八事變就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變后的14年間,我們已無從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天各一方;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嘆。不止是“旅順大屠殺”,不止是“平頂山慘案”,不止是“南京大屠殺”……不知還有多少個萬人坑堆疊著同胞的白骨,不知還有多少土地浸透過親人的鮮血。

  僅僅82多年后,日本政府審定通過了新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書中將“九·一八事變”輕描淡寫地稱為“只不過是日軍‘炸毀了南滿鐵路’”,并將對中國的全面侵略美化成“進入”,將“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南京事件”,將實施奴化教育和瘋狂掠奪資源的行為說成是“促進中國發展”……日本首相連年參拜靖國神社在我們眼中已不足為怪,短暫而激烈的爭吵、批駁過后,只剩下日本法庭上寥寥數名敗訴的控訴者的背影。

  1945年,我們在軍事法庭上對日本戰犯實施寬大處理,不是因為我們懦弱,是因為我們生在一個偉大而寬容的民族,我們希望和一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和睦相處;九·一八事變發生后八十二年,日本竟然明目張膽地霸占釣魚群島;九·一八事變發生后八十二年,在中國政府屢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開始公然聲稱:“要徹底消除中國的反日情緒,必須先刪除中國歷史教科書內的抗日戰爭史!”繼而更是叫囂著要“改善”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覽方式。

  所幸的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日前后,中國大地上有上百座城市拉響警笛,提醒我們毋忘國恥;央視也一反“傳統”,于今天在三個頻道上播放了有關九·一八的節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紀念這個日子,是因為那一段歷史留給世界的教訓極其慘痛而深刻,我們要以史為鑒。我們說,我們的民族曾經輝煌,曾經跌倒,并終將輝煌。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就會在沉沒中死亡。

  九一八國恥象大山一樣壓在中華民族的頭上,壓的十幾億人民透不過起來,也在我們的少年的心靈灌注了鉛一樣沉重的憂愁和哀傷。有人會說,它已經過去,就讓它過去好了,為神馬還要“勿忘”呢?這是因為,忘記“恥辱”雖然可以減少哀傷,但是記住“恥辱”就是記住祖國的歷史創傷,能激起更強烈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我們擁有美麗的青春。在每一個季節都充滿幻想,渴望自由,然而,我們同時也肩負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看一個國家的明天如何,最該看的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可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麗,卻短暫。因此,我們必須要珍惜這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奮發向上。要振興中華,首先要有遠大的志向,為自己插上理想的翅膀。有的同學學習不肯吃苦,甚至有人沉迷于網絡游戲,如此下去將來怎能擔當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呢?聰明的頭腦、豐富的知識儲備、健康的體魄和赤誠的愛國之心,這些條件都具備了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歷史摧我們奮進,將來更不容我們懈。

  今天,我們清河實驗中學政教處將肩負起我校“牢記歷史、振興中華”的使命,在每一個紀念日都將舉行紀念活動。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摧我們前行……最后,讓我們高呼: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81534.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