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茍的
清·褚人獲《堅瓠集》載,唐朝詩人高適做兩浙觀察使時,曾在杭州清風嶺一廟里題詩一首:“絕嶺秋風已自涼,鶴翻松露濕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寫作素材。”過了好久,他忽然想起這詩第二句中的“一”字用得不妥,便又到廟里去,想把“一”字改成“半”字,僧人卻告訴他,這個“一”字,已經有人把它改成“半”字了。問是誰,“僧曰:‘義烏駱賓王也’。古人一字斟酌不茍,但識見有遲速耳!” 明·楊基《眉庵集》:“揮毫直欲五色爛,倚馬未肯一字茍。”謂用心,一字也不隨便。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94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