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北京科技館之行
我心中向往的北京科技館,今天我終于來到了這里。
北京科技館在奧林匹克公園附近,從外形看它像一個巨型的魔方。走進大廳,右邊是電影院,包括了空間展示區、 宇宙劇場、巨幕影院、動感影院和4D影院等四個特效影院。左邊是科學樂園?萍拣^共分四層樓,我和媽媽是從第四層開始往下參觀。
第四層的主題是“挑戰與未來”,主要講的是有關地球、宇宙、海洋等的探索與發現。這里的物品都是可以讓我們親自操作的,讓我們進一步的了其中的奧秘。在這里,我看到了宇航員們穿的宇航服,還有宇航員們在太空中工作用的實驗艙和生活用的生活艙。在實驗艙里我看到了三株綠色的植物,心里很好奇。在生活艙里看到了睡袋和太空馬桶,但是我不知道怎樣使用?吹竭@些東西我真想也坐著飛船到太空去看一看。
科技館的第三層主題是“科技與生活”,在這里同學們都在自己操作,通過這些體驗明白了在我們的生活中,科技創新為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
再往下,我們來到了科技館的第二層,它的主題是“探索與發現”。在這里我認識了“細胞”,知道了人身體里有很多細胞。明白了我是怎樣來的:媽媽身體里的卵子和爸爸身體里的精子合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新的細胞。這個細胞就在媽媽肚子里慢慢的長大,最后就長成了我。太神奇了。
來到第一層,首先,我看到了巨大的恐龍骨架。這一層的主題“華夏之光”,告訴了我們從古代到現代的知識。在這里我看到了許多用木頭造的小橋、水車、房子,還有一艘大船,也是用木頭造的。我還知道了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通過這些知識,我知道了古代人也是很聰明的。
這次的科技館之行,讓我明白了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就要努力的學習。
篇二:北京之旅——暢游科技館
濮陽的科技館我去過了,北京的科技館我可沒去過。〗裉,我終于可以一覽北京科技館的魅力了!真是很激動。
科技館的外觀像一個巨大的榴蓮,十分有創意。進入里面,首先吸引我的是墻壁上白色的“波浪”。說是波浪,其實是由細線吊起來一些的白色的球,它們通過細線的控制,變幻出奇妙的立體效果,很有動感。再看旁邊,有一座綠色的雕塑,雕塑高20多米,呈螺旋形,上面的男男女女掛著微笑。整個雕塑以綠色為主,螺旋形象上發展,象征著積極向上,周記,生命生生不息。
出了檢票口后,我和同學關颯寧馬上奔向了一樓寧夏之光的片區。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我知道了古人怎樣使用水的動力,節省了自己的體力:有兩個大水車,翻著水花,前面有一塊木板,木板上有三個大錘;大錘下有三個桶。當大水車上突起的一塊板翻到錘子上的板時,就會帶起那塊板,使錘子抬高;當水車上的板子翻離后,錘子就落下來。這樣,一上一下,在里面放上谷物,打打磨磨,自然不就節省了很多時間嗎?古人真聰明呀!我不禁感嘆道。
我還知道了古人怎樣紡織,他們是通過梭子,木質紡織機,才紡織出來衣物的。那那些線是哪來的呢?當然要通過蠶寶寶吐絲,我看見了它們的繭,它們是吃桑葉吐絲,人們就用它們的絲來作成線。線有好幾種,有麻線,有尼龍線,有纖維線,能紡出來很多好看的衣服。
我還知道了很多關于醫學的事情,我還會看人的舌頭上的顏色,知道他是什么樣的體質。(嘿嘿,只會一點點啦——)。我還知道了很多名貴藥材。十分有趣,也讓我感受到了中醫的魅力。
這次的科技館之旅讓我學會了很多,不僅還會了“看病”,也讓我知道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中華民族散發著這樣的“寧夏之光”,開啟我們對中華文化的無限遐想。
篇三:北京科技館之游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北京科技館,這次是我第四次去科技館了,每次去都有新的收獲,這次也不例外。
科技館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模型,有圖片,有視頻。機械之巧、交通之便和信息之巧這3個展館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每一個腳。簭拇暌掳宓綕L筒洗衣機,從茅草屋到高樓大廈,從三輪車到航天飛機,中國科技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如今,人們無所不能:上天空,下深海,就連天寒地凍、寒風刺骨的極地世界和荒無人煙、驕陽似火的沙漠地區也有人類的蹤影。一些高科技產品——智能機器人、熱感應抽水馬桶等也漸漸邁入了千家萬戶。
然而,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被糟蹋得不成樣子。據統計,北京每年洗車用水量超過300萬噸!還有幾大環境問題也逐漸降臨。人們如果再這樣破壞下去,就恐怕厄運難逃了。
在居家之道和衣食之本這兩個展廳中介紹了許多綠色、節能的產品。一進展廳,就能看到兩片玻璃,它們分別是貼膜玻璃和真空玻璃。它們兩個可是節能的得力助手。它們有隔熱、防紫外線、安全防撞和預防光污染的作用。據科學研究表明,如果在家里安裝這種玻璃,平均每年每戶可節省30度電!屋頂綠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不但可以改善城市景觀,凈化空氣,還能防噪防風,緩解溫室效應。收集雨水是節約用水的好辦法,把雨水收集起來,用它來澆花、洗車,最后用來沖廁所,既方便,又環保。在節電方面,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不但不需要燃料成本,也沒有任何碳排放。這么多的可利用資源,如果利用起來,環境一定大有改善。
這次去參觀科技館,讓我了解到了許多高科技產品,但最重要的是,它還讓我知道了綠化的重要性。只有一個地球,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它,愛護它,要知道,地球的遭遇,最終會降臨到人類的頭上。
篇四:北京科技館
今天是我們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和爸爸首先去了中國科技館新館,在這里,我找到了許多超級好玩的,可惜我們只去了主展廳,不過主展廳里有趣的東西太多了,甚至還有許多游戲機和搖擺列車,還有可以潛到海底7千米的深海機器人,更有趣的是可以打印一張綠色環保宣誓承諾書留作紀念,上面有一張自己的照片,還可以用手指畫上去簽名,由于爸爸沒操作好,他簽的名太難看了,比我簽的丑多了。
我們在科技館里從上往下俯視,看到了噴泉,它有規律的上下擺出了許多花式。還有一種雨檐,這種雨檐很神奇,水滴滴下來,可以保持很多圖形,看起來就像是水幕電影,我覺得它太神奇了,形狀有心形、箭頭形 ,還有些是文字。另外有一個很好玩的水池,它上面有一塊玻璃,人在上面跳 ,下面有感應器,然后水波就會濺起來,就像跳到真的水一樣。
另外還有游戲、考你奧數題、聲波等好玩的項目。其中我最喜歡的項目是一個金屬墻,金屬墻是由許多分開的小三角形組成,它可以很快的伸宿自如,可以從一個平面上瞬間變成10、9、8、7……0等數字,還會出現一些笑臉或者愛心等很多圖形,就像馬賽克一樣。你說神奇不神奇?
我覺得科技館很神奇、很好玩。我特別喜歡科技館,可是因為5點鐘要閉館,我們沒有看完所有的項目。我希望下次再來!
后來,我們去吃了全聚德烤鴨,為了這頓烤鴨,我們來回花了4個小時,還排隊等了40分鐘,可是它令我太失望了,烤鴨太難吃了,不過湯太好喝了,我連喝了三碗,真想帶一點湯回去給媽媽嘗嘗。雖然烤鴨讓我失望,但途中我們參觀了許多美景,看到中央電視臺新樓,還看到了古樓、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地安門,在大前門的步行街上還看到了有軌電車。
今天真是匆忙的一天,我很想念我媽和我婆,但是我也和爸爸玩得很開心。媽媽、阿婆晚安!
篇五:游北京科技館
清晨,從旅店中醒來,我們收拾好東西,開始了新一天的旅程。走出門,微風就來了個擁抱,似乎在歡迎我的到來。乘上地鐵,我們來到了奧體廣場,到了路口,往左拐,就來到了中國科技館。
新建的科技館,很是漂亮,一條條橫平豎直而又變化多端的線條,使建筑活了起來,充滿了奇幻和創意,門右邊還延伸出一條通道,連接起一個巨大的由一小塊一小塊玻璃鑲成、有三四層樓高的球體——世界上頂級的球幕電影。整個科技館,規模幾乎可以和鳥巢相媲美。
我們出發的很早,還是一路小跑,可卻還是人山人海,他們或是買票,或是談論,或是點擊觸摸屏。等買到了票,我們便進入了大廳,來到第一展廳“華夏之光”。一進去,視野頓時開闊,眼前頓時一亮:只見寬闊的大廳里,每一件展品,每一次介紹,都展現著華夏五千年文化智慧的結晶,龍盆噴出的水花讓振動浮現在眼前,走馬燈旋出的動感讓應用無處不在。拿起一個玉杯,倒滿清水,看著水順著杯底流出;扶著一個香碗,反復撥動,卻都一動不動地沖向上方。地動儀、拓片、水利機關,更是散發出耀目的光彩。
一樓逛完了,我們便乘電梯來到了二樓的“探索與發現”展廳,在這里,我領略了聲、光、電、磁、數、理、化、生、地等等這些現代科學的魅力。在三樓的“科技與生活”,告訴了我科學與技術的相互依存以及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應用,大到星際航行,小到作物灌溉,從衣食住行到綠色環保,家電、植物、健康、環保、智能電氣、新型材料、食物處理、交通、航天、網絡計算機、機械無不說到。在四樓,“未來與挑戰”展區,讓我們認識到了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造成的物種減少、資源枯竭、土地沙化、溫室效應,以及DNA和克隆等人們對明日隱患的挑戰以及各種未來的科學技術。
轉眼間,已經快要閉館了,我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科學技術館。這次游館,令我受益匪淺,這就像一個科技的盛會,來者都是滿載而歸。溫總理曾經說到:“中國科技館,承載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歷史重任。”是啊,祖國是要我們學好科學,用好科學,我想我一定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學以致用,為祖國做一份貢獻!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9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