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始于交際
李嘉誠為何能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服務生,經過幾十年奮斗成為香港首富?他曾經總結出這樣一句話:“因為我勤奮我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顯然,注重人際交往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且看發現問題不說我心中不安!李嘉誠17歲進入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第一年的銷售業績就名列全廠第一,很受老板賞識?伤麉s很快提出了辭職,想要跳槽去一家塑料褲公司謀取發展,老板對此非常不快。盡管這樣,臨別時李嘉誠還是找到老板,認真地對他說:“這些年來感謝您的關照,我知道您對我辭職不滿意,但我還要對您說通過我的觀察,五金行業現在面臨的危機很大,塑料制品將迅速代替眾多木質或金屬制品,您要么趕緊轉行做前景看好的行業,要么調整產品的種類,盡量避免與塑料品沖突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李嘉誠說:“人生在世,要多替別人著想,不能眼看著有人要遭難而袖手旁觀,發現了問題不說我心中不安!”
后來,這位老板聽了李嘉誠的勸,在做過市場調查后,轉行生產系列鎖具,最終避免了被塑料制品沖垮的厄運。從此,他們兩個成了好朋友,一直來往不斷。
李嘉誠深蘊人際往來多替人著想,才能多結善緣的道理。因此,即使他即將辭職,這位老板的榮辱興衰與他已經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但李嘉誠依然替他著想,善意相告,甚至不說反而覺得自己心中不安,結果使老板避免了被塑料制品沖垮的厄運,二人并因此成了忘年交,從交際的角度講,別人遇事時,你善良厚道地替人著想;當你遇事時,人家才能真心真意地替你著想。你來我往,最終獲益最大的還是你自己。在給年輕人提出的98條忠告中,李嘉誠曾經說:“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這無疑是他幾十年交際經驗的總結。我絕不干這欺瞞別人之事!上個世紀50年代初,李嘉誠借錢開辦了長江塑膠廠。然而工廠起步不久就出現了虧本。為了擺脫困境,李嘉誠四處奔波尋找出路。
一天,他獲得了一家意大利公司需要定制大量塑膠花的信息,便很快與這家公司取得了聯系。為了確信李嘉誠的供貨能力,外商提出必須有經濟擔保?膳芰藥滋,也沒人愿意為他做擔保。這時有人讓他采取虛假手段糊弄一下外商,把預付款拿過來再說。李嘉誠堅決不同意:“我絕不干這欺瞞別人之事!”他找到外商如實相告自己無人擔保。結果他的誠實感動了外商,外商甚至不要他的擔保,與他簽合約。李嘉誠卻拒絕了對方的好意,他說:“先生,能受到您如此信任,我不勝榮幸!可是,因為我現在資金有限,原想接了生意后再慢慢融資完成,現在看來很難,這樣肯定無法完成您這么多訂貨。所以,我不能與您簽約。”李嘉誠這番話,使外商大為震動。他沒想到,現在還有如此為他人著想的君子,于是決定,即使冒再大的風險,也要破例與李嘉誠合作。由于這位外商的鼎力相助,李嘉誠迅速走出困境,逐漸成為香港塑料花大王。通過這件事,李嘉誠悟出了一個道理——與人交往,坦誠乃生命所系,也是生意場上必須堅持的金科玉律。
李嘉誠的這單生意,與其說是一次談判上的勝利,不如說是一次人際交往的勝利。在困境中獲得了商機,這可算是救命稻草。許多人都會通過各種手段拿下生意,但李嘉誠卻是個坦誠人,一不肯糊弄對方,甚至還據實以告。結果,善心結善果,他的坦誠讓對方當即做出冒風險、破例合作的決定。二為對方考慮,坦誠自己資金不夠,供貨有困難,拒絕合作,讓外商再一次被感動,依然將生意交給他。李嘉誠這次“坦誠”換“財富”的經歷,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一個深刻的交際哲理坦誠無國界,與人交往,坦誠乃重中之重!
謙恭是待人起碼的禮數2009年6月18日,李嘉誠來到他投資建設的汕頭大學考察。在此期間,李嘉誠的謙恭有禮,給學校老師和學子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李嘉誠到至誠學院考察時,學院在教學樓天井里舉行了一個歡迎儀式。至誠學院院長李丹發表了歡迎詞后,向李嘉誠贈送了學生們匯集成冊的一本《感言集》。李嘉誠微微欠身,伸出雙手非常恭敬地接過《感言集》,然后雙手把《感言集》高高舉過頭頂,微笑著連聲對大家說:“謝謝!謝謝你們!”向自己對面的師生表達完謝意后,又連續轉身,面向站在天井其它三面的師生們一一致謝,每一次都做得那樣認真謝謝二字都說得那么洪亮。接著李嘉誠應邀發表了即興演講。剛剛和學院領導交談時還說潮汕話的他,一開口竟說起了帶有鄉音的普通話,而且語速也放緩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和學生,每一人都清晰地聽清了他的演講。許多師生都被李嘉誠的謙恭所感動。第二天,當李丹把大家的感受轉達時,李嘉誠微微一笑說:“這都是應該的,謙恭是待人起碼的禮數!”
汕頭大學是李嘉誠投資建設的,論身份他是功臣;此時他已經81歲,論歲數他是長者,但李嘉誠來到學校,并未以功臣、長者自居,反而處處禮貌待人:收《感言集》時每個細節,讓在場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李嘉誠的尊重,他們又怎能不感動?并且這一切都表明,李嘉誠在與人交往時,從不擺架子,而是以平等的態度,謙虛恭敬地待人。如此交際,怎會不成功呢?
無疑與人為善、坦誠待人、謙恭有禮,是李嘉誠人際交往成功的法寶之一。而他真正高明之處,在于巧妙地將幾者融為一身,形成了自己與人交往的風格,正是這種融為一體的風格,才使他在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周旋有術、游刃有余,成為一位魅力與實力并存的人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enggong/1316688.html
相關閱讀:愛上你是一種淡淡的憂傷
成功在困境與壓力中誕生
奧巴馬就職演說
專注是一種力量,就像那穿石的水滴
愛情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