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冒險
1948年,霍英東25歲,正是人生中富有浪漫色彩的歲月。有一天,他聽人說:東沙島一帶的海底有大量的海人草,那是制造胃藥的原料,何賢在澳門有間公司收購,每磅1美元;粲|聽了,很想試一試。但未出過遠海,又缺乏航海知識,母親也極力反對,他卻下定決心,與別人合股,成立公司。他以剛投標購進的機帆船入股,折價3萬元,加上其他人投資,籌得10萬元。他在香港長洲招了漁民80人,給了些安家費,連同船員,共90余人出發。
那時東沙島屬廣東省管轄,出海執照須由廣東省建設廳簽發。由于未辦好出海手續,船到三門關,被海關扣留。船上的工具舢板、錨、救生艇等,海關說是貨物,都要扣留。90多人困在船上,滯留了10天,帶去的咸肉、咸魚都吃光了。后來轉去汕尾,途中又遇上風浪。所招漁民,多是海陸豐人,汕尾是他們的老家,許多人不告而別,紛紛散走;粲|只得在汕尾重新招一批人。經過一番周折,才終于啟航出海。
他們終于到達了東沙島。船一靠岸,顧不得遠航疲勞,霍英東立刻帶領船員搬運物資上岸,搭起住所,建立貯存海人草的倉庫。能夠順利到達東沙,這對霍英東來說當然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但是,他們登上的不是什么"金山"。而是"地獄"。
打撈海人草,不像在陸地割草那么輕松。這種海藻生長在三、四米深的海底珊瑚叢中,他們缺少必要的潛水工具,只自制了潛水眼鏡,在水底能看見海人草,每個人吸上一口氣潛下去,沒采到多少海藻就急著浮上水面,靠著船舷喘氣了。有時那些珊瑚芒刺,又尖又硬,一不小心就會被割破,還得隨時防備鯊魚的攻擊呢!這樣浮上潛下的,翻騰撲登了一天,一個人也采不了半筐海人草。
當地天氣酷熱,太陽從早上5點鐘就露出海面了,白天氣溫高達40℃以上,島上沒遮沒擋,火辣辣的陽光烤得人的皮膚發疼。海灘被陽光曬得銀白一片,眼睛也難以睜開。每人只有戴著黑色眼鏡才能活動。在海上采撈海人草時,連竹帽也不能戴,整天任由烈日暴曬。每人只穿著一條三角褲,不出幾天,就曬脫了皮。
有一次,霍英東他們從海上運海人草回來,突然狂風大作,波翻浪涌,船被打壞了,掌舵的也不敢駕駛,霍英東只好自己把舵,任由風浪漂泊。從白天到黑夜,風沒有停止,船也不知道漂到了何方。大家非常焦急。忽然看見遠方電筒亮了一下,霍英東知道那里就是東沙島,真是喜出望外。于是,他和船員把正船舵,向著小島駛去。這時風浪已經減弱,他們才脫離了險境。原來那燈光是一位伙計拿著手電筒到海邊察看停泊著的小船被狂風刮走了沒有;粲|后來回憶說:"如果沒有那一閃的救人之光,我們早就沉到海里喂鯊魚了。"
島上食用也非常困難,來時帶的咸魚、咸菜不多,原以為可以釣魚,以魚作肴,但海上全是大魚,不到兩天,釣絲全給咬斷了。每天只吃白飯,飯量特別大。但帶去的糧食也不多,十多天以后,就處于半饑餓狀態。捱上一個月,許多人臉浮腳腫。
全島能供飲用的僅有一口水井,水量不多,水味半咸半淡,平時水深僅半尺。除了用來煮飯和飲用,只能用少許洗臉嗽口。誰想沖個涼,只好等待老天下雨了?上磕晔轮链文晁脑,正逢旱季,下雨極少。從海上采撈回來,個個身上粘粘糊糊的,再和汗水混合,又腥又臭,沒有淡水沖洗,實在難耐。更苦煙源斷絕,船員們煙癮發作,只好到垃圾堆里尋找那些早已漚得發霉發臭的煙頭,撿來用水泡浸、曬干,再放到鍋里炒一下,用紙一卷,聊勝于無。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月,也沒見大陸的補給船到來。船員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終于散伙了。
霍英東后來只好雇用一批臺灣人和琉球人。琉球人很能吃苦,這種非人的生活,他們也能捱得下去。最終靠著這一群特別能夠吃苦的人,繼續支撐了;粲|在這個荒島整整熬了六個月。
經管后勤事務的人,只列進帳,沒有出帳,海人草陸續賣掉以后,說是僅夠各種開支,一分錢也沒有賺到?喟景肽暌粓隹,霍英東那時心情懊惱,但他認為這段艱苦的生活,磨煉了他的意志和毅力,對他以后的事業起了重要的作用。只要想起東沙島的日日夜夜,不管處于怎樣的困境和逆境,他也有決心和勇氣去克服。
開拓房地產業新天地
香港光復時,人口才50萬,以后陸續增加到100萬。人口劇增,住房嚴重不足,加上工商業勃興,形成對土地和樓宇的龐大需求;粲|審時度勢,認定香港房地產業勢必大有發展。早在1953年初,他已開始經營房產業,成立立信置業有限公司。
那時英國、美國、加拿大及香港地產商都是整幢房屋出售的,由一個公司擁有整幢地產樓宇,非有巨額資金,很難購買,因而房屋不易脫手。過去美國華僑喜歡在九龍深水埠一帶購置物業,作為祖業傳給子孫收租。從買地、規劃、建樓,以至收租,資金周轉期很長;粲|當時是向銀行貸款建樓的,要付一分多利息,如果建成了才賣,人家不買,利息承擔不起,自己只好"跳樓"。他于是一改過去的作法,將房地產工業化,興建住宅、寫字樓、商場綜合大廈,分層、分單元出售,預售"樓花",并提倡分期付款。這分層預售"樓花"和分期付款的經營方式在當時確是個大突破,此法大受買家歡迎。
當時引導買主察看樓宇的人都是有名的"負氣佬",他們對賣主很不耐煩,因為反復帶人上高層樓宇介紹房舍情況,一天不知上下多少次,又往往十居其九生意斟不成,徒勞往返;粲|有鑒于此,編印了小冊子,對樓宇情況以及有關出售樓宇新措施廣為宣傳,便于買家了解,這在當時也是創舉,收到良好效果。
霍英東精打細算,他算過一筆帳:那時租樓要交頂手費,一般一個單元7000元。一座樓如果以六層計,位置高,價錢可便宜些,一個單元才賣1.4萬元,登廣告預售,第一期交費7000元,余下7000元,每月繳交不到300元,兩年可還清,與租屋無異。但買方卻獲得一個單元住房,是很合算的。所以廣告一出,樓花很快便賣光了,其實樓房尚未開工。從建樓來說,比如建筑費需100萬元,首期預付10%,只須先付10萬元,以后在施工中分期付一定款數。樓房可賣二三百萬元,凈賺一二百萬元。先收售價一半,這建樓費用早就解決了,資金周轉很快。他收足定款后才動工,是萬無一失的。但買方仍覺便宜,還是搶著買。往往認購之后,轉手賣出,也有利可圖。有人早上購個鋪位,下午轉手賣出便賺了錢。這說明房地產業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把人們手上的錢都吸引到房地產業上來。
他首先買入使館大廈,賣了280萬元,賺得不少。以后陸續興建的樓宇,他帶頭"賣樓花",一時地產商紛紛效尤,成為香港房地產市場的一大經營特色。"賣樓花"加速樓宇的銷售,加快資金回收,地產商易于籌措資金。那時一哄而起,全港都瘋狂了似的,許多人卷進房地產業的旋風里。從1955年到1965年10年間,香港地產業蓬勃發展。
香港樓房過去一般不超過四五層。1955年香港政府修訂建筑條例,準許建高層,房地產業發展更加迅速。當時香港政府一個星期拍賣12幅地,連續拍賣3年。在這期間,霍英東建起了全港第一座最高的17層大廈,隨后幾年,大廈遍布港九。在他名下的60多間公司,大都經營房地產生意。他擔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會長,該會擁有會員300多名,經營香港7成以上房地產生意。目前香港許多富豪,大都是經營房地產發跡的。他的革新措施把香港房地產業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峰。就在當時他已預見到房地產業將有更大發展,提出"居者有其屋"的目標,目前在香港,這個目標已逐步實現了。他擔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永久名譽會長。
房地產業的啟動,推動了香港工業的發展。那時紗廠、搪瓷廠、水泥廠、船廠受經濟不景氣影響,難以支持。但工廠在市區都占地不少,有的紗廠占地幾十萬尺。這些工廠遷廠賣地建樓,一下子賺了大筆錢,工廠起死回生,又可擴大生意了。拆船廠無船可拆,貨倉存貨不足,都可賣地轉搞房地產。這些重大變化都發生在1955年以后那幾年間。高樓大廈一建,其他有關工業便帶動起來。1959年香港的紗廠總共才38萬錠,但到1967年就擁有90萬錠了,原因在于房地產市場好。南洋紗廠搬到荃灣,一搬就發了。原來廠址所在地段繁榮了,建了樓房便賺大錢。
那時大家都爭地盤;粲|拆建利園山舊樓,收購了部分渣甸倉,牛奶公司貨倉;海軍船塢開投,他也投了標,這都是為了找地盤,建樓房。香港政府還開山填海賣地,他也承辦開山填海工程。
房地產業不但推動了工業發展,也推動了旅游、商業、飲食業,還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使整個香港繁榮起來。
50年代以前,銀行是不輕易貸款的,不收存款。匯豐銀行早期就不收存款,要經有名望的人介紹才能開戶。許多人士的產業,不是早已存足樓款的,而是把所購樓宇按搗(抵押)給銀行,向銀行貸款購買。樓宇按揭貸款當時便成為銀行的主要業務。香港金融也隨之日益活躍。
現在回頭看來,霍英東當時采取的經營房地產業的新措施,在香港經濟發展中確是重大突破。它不但推動房地產業的發展,也推動了工業和金融業的發展。
從挖海沙到承包工程
房地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建筑材料業,目光遠大的霍英東,早已放眼于海底沙。掏沙能填海造地,挖深海床,又能取得建筑業所需大量海沙。但掏沙費工多,沙價又賤,盈利少,當時很多人都不愿經營。
挖海沙,初時干這行確也相當艱苦。用手工操作,鏟沙很吃力,費工又多。每逢煤炭船到,挖沙的工人都運煤去了,就找不到工人。及后每年招標,由幾十只帆船承包,3元多一立方碼。船主先借一年工錢,往往一次扣不完,尚有余欠,他又要求再借,預支款總還不清。明年招標,又不能不再包給他,因此獲利不多。
過了一段時間,不愿守舊的霍英東試圖改革,他花7000元港幣從海軍船塢買來挖沙機器,用機械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及后進一步改用機船掏沙,派人到歐洲重金訂購了一批先進的掏沙機船,以后又親自到泰國,向泰國政府港監,以港幣130多萬元購買了一艘大挖沙船,載重2890噸,每20分鐘可挖取海沙2000噸,自動卸入船艙。此外,他還捷足先登,通過投標,承包海沙供應,自此掏沙業迅速發展,開創了挖海沙的新局面。
為了擴充設備,增強實力,他收購了美國人的太平島船廠。從前只有外資吞并中國人的產業,這回卻是全港最早由中國人收購外國公司的產業。他還收購了荷蘭治港公司的大批工具,從事填海造地,承包國際性的招標工程。
過去香港的大建筑工程都是給外國公司承包的,香港建機場,法國公司中標承建。1947年到1948年興建中國銀行,也是英國建筑公司承辦。初時霍英東承辦建筑工程,有人說,你們不是工程師,又未學會計,肯定辦不好。但他卻成功地承建了不少工程,從未遭受失敗,有的還是難度很大的重大工程,開創了中國建筑公司承辦重大工程的先例。
最艱巨的工程,是承建世界上第一次設計的海灣水庫淡水湖第二期工程。
淡水湖的第一期工程是由法國公司承包的。
由于虧蝕,承辦了第一期,就甩手不干了;粲|承建的是水庫第二期工程,為水壩加高,那是當時全港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招標工程。開投時,日本十多家公司合投一票,但計價比霍英東高出一倍。
這項工程技術要求甚高。水庫工程已不簡單,何況是在海灣建水庫,每項工程要求都很嚴格。先攔壩抽干海水,壩外面為石,石上要鋪五尺厚的沙,由于是斜面,沙鋪放時容易沖歪,如何鋪好,技術上難度很大,但他終于成功了。在承建許多工程后,霍英東對此更有信心了。
除此之外,他承包過上百個項目。做過填海工程,也建過碼頭、避風港,鋪過海底煤氣管道以及海底排污管道。
他也建造過水翼船。收購太平島船廠后,他買了一只瑞士制的水翼船,并按其設計制造。燒焊時須將船體翻轉,才利于操作。船體很大,如何翻轉,很多工程師都感到為難。他們卻有土辦法,給船體安裝上大木輪,即可翻轉。
雄心勃勃的霍英東還把填海開港的事業向東南亞各國開拓,汶萊開港,檳城填海等工程也是他承包的。他開辦的"有榮公司"連續在不少港口城市興業,與國際上20多家公司競爭,往往穩操勝券。
把目光轉向大陸
70年代在霍英東的生活歷程中,是個重大轉折。他的經濟事業已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時便把目光轉向大陸。他一向熱愛香港,熱愛祖國,堅信中國人的才智甚高,勤奮有為,足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渴望祖國繁榮富強,并愿為振興中華盡力。但那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談不上經濟建設,他只好從體育事業著手,支持祖國盡早恢復在國際體育組織的合法地位,使中國體育健兒能登上世界體壇,一顯身手,藉此振奮民心,推動祖國體育事業發展。
這與他從小愛好體育、特別是愛好足球運動有關;粲|說:"孩童時,我便戀上了足球,在五光十色的夢幻中最令我心、醉神迷的,是那馳騁球場,受到萬眾歡呼擁戴的球星。"入皇仁書院讀書時他愛踢小足球,但功課很緊,練腳時間不多。日軍侵占香港,根本沒有機會打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enggong/1532.html
相關閱讀:專注是一種力量,就像那穿石的水滴
愛上你是一種淡淡的憂傷
愛情神話
奧巴馬就職演說
成功在困境與壓力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