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文中學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單元過關題(4)
初 二 語 文
命題:李 ? 審校:徐 印 時間:5月13日 班級 學號 姓名
第一部分(32分)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10分)
闡( )發 霎( )時 捋( )起袖子 目不xiá( )接 眼花liáo( )亂
湖縐( )棉襖 魁梧( ) 無精打cǎi ( ) 不屑置biàn( ) 鞭 tà( )
2.默寫(每空1分,錯字、漏字、添字不得分,共10分)
(1)橫眉冷對千夫指, 。
(2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
(3) ,學詩謾有驚人句。
(4)沉舟側畔千帆過, 。
(5) ?英雄末路當磨折。
(6)曉鏡但愁云鬢改, 。
(7)曉戰隨金鼓, 。
(8) ,山寺桃花始盛開。
(9)天接云濤連曉霧, 。
(10) ,八年風味徒思浙。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我們應該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交流,協力構建各種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諧世界。。
B.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高瞻遠矚,為發展中國家熱烈歡迎。
C.《中國詩詞大會》影響巨大,上海復旦附中武亦姝現場的不俗表現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D.“五.一”假期里,同學們結伴出游,既暢玩了景區,又享受了天倫之樂。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近幾年來,中小學生書寫水平下降的問題,已經廣泛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B.在經典誦讀比賽的舞臺上,動情的朗誦和變幻的舞臺背景讓人眼花繚亂。
C.蘇老師耐心地指出并糾正了我課堂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讓我受益匪淺。
D.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常常能使我們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諦。
5.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播出后好評不斷。某班也開展與朗讀有關的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6分)
(1)探究下面的材料,說說朗讀有什么好處。(2分)
材料一 美國著名親子閱讀專家吉姆•崔利斯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堅持為孩子們朗讀。在他看來,朗讀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口若懸河即興演講的人,仰慕那些說話頭頭是道有條有理的人,喜歡那些文采飛揚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練出來的。一個人口頭說話的能力怎樣訓練?我覺得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朗讀。如果我們面對一篇現成的文字尚不能大聲流利地讀出來,難道還能指望即興地說出流利的話嗎?
材料三 我們大聲朗讀,品味詩詞文章的語言美,領略詩詞文章的節奏美,欣賞詩詞文章的韻律美,領悟詩詞文章的情感美,體會詩詞文章的意境美,從而感受中國語言文字和語言藝術的魅力。
(2)每一期《朗讀者》都有一個關鍵詞,例如“陪伴”“選擇”“'第一次”等,請你依照示例也確定一個關鍵詞,圍繞這個關鍵詞再從初中語文課本中選擇一篇課文,并說說選擇它的理由。
[示例]
關鍵詞:母愛 課文題目:《金色花》
理由: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之一,泰戈爾的《金色花》以詩一般的語言抒發了對母親的眷戀和熱愛之情。(2分)
(3)《朗讀者》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朗讀經典美文。對于嘉賓的朗讀水平,網友們褒貶不一,請你跟帖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2分)
網友跟帖:個別嘉賓讀音不準,吐字不清,影響表達效果。
你的跟帖:
第二部分(58分)
二.古詩鑒賞。
6.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①—②題。(6分)
春思二首(其一)
[唐] 賈 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②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注] ①賈至:唐代洛陽人。這首詩是他在被貶為岳州司馬時所寫。②歷亂:爛漫。
①本詩前兩句描寫的景物有哪些?通過對它們的描寫,體現了春天的什么特點?(4分)
②賞析“春日偏能惹恨長”中“惹”字的妙處。(2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10分)
【甲】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
董仲舒,廣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
【注】久次:入學的先后順序。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錄畢,走送之 走:跑
B.先達德隆望尊 望:聲望
C.援疑質理 質:質問
D.色愈恭,禮愈至 至:周到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 )
例句: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A.蒙辭以軍中多務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策之不以其道 D.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9.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解釋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
A.序,文體名,一般陳述創作主旨、創作經過等,贈序一般是送親友遠行時所作,內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勵的話。
B.宋濂二十歲之后更加仰慕圣賢之道,向有學問的前輩請教,有時遇到前輩的訓斥或提問,一句話都不敢答復。
C.從乙文來看,董仲舒年輕時就潛心研究《春秋》。后人將《春秋》與《詩經》《尚書》《禮記》《大學》合稱“五經”。
D.董仲舒研究學問非常癡迷,三年都無心觀賞花園里的風景,他在室內掛上簾子講讀文章,任何人都見不到他。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1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題。(10分)
算 計 陳志江
⑴夏天的天氣真是變幻莫測,早上還是萬里晴空呢,中午時天色就變了。小鎮的上空陰云密布,一副山雨欲來的模樣。①吳老頭蹲在巷口,身邊的紙箱上面橫放著一把雨傘,紙箱上歪歪扭扭寫著幾個大字:雨傘,三十五元。他抬頭望望天,精瘦的臉上露出喜色。②
⑵哎,這傘是新的嗎?一個男青年在小攤子前停下了腳步,手里抓起雨傘問道。吳老頭抬頭瞅了他一眼,只見這男青年穿戴時尚,脖子上掛著一條粗大的金項鏈,黃燦燦的光晃得他眼睛都瞇縫起來。
⑶當然是新的,你看看,包裝還是完好的,洋貨,好用。吳老頭用手點了點雨傘包裝上的那兩行洋文,夸道,這雨傘特好賣,一箱子只剩下這一把了。
⑷騙鬼呢,隨便印上兩個洋文就冒充洋貨。男青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不屑地說,你以為我沒上過學嗎?這幾個漢語拼音我還認得出來。三十五太貴了,頂多給你二十,賣不?
⑸不賣!老吳頭斬釘截鐵地搖了搖頭。
⑹二十五。男青年抬頭看了看天,眉頭皺了皺。
⑺三十五,少一分錢也不賣!吳老頭氣定神閑地說,反正只剩下這一把了,我不愁賣不出去。
⑻好,三十五就三十五!男青年咬了咬牙,恨恨道,你這是趁火打劫呢,一把破傘也賣得那么貴。
⑼大叔,這雨傘四十元賣給我吧。忽然一陣香風襲來,攤子前多了一個風姿綽約的少婦,一上來就抬高了價錢,聲音妖媚地說,快下雨了,不要淋濕了我這身高檔的連衣裙,香港買回來的呢。
⑽行,你給四十元把雨傘拿走吧。財神爺從天而降,吳老頭不由得喜形于色。③少婦也很爽脆,從香肩上取下小坤包,拉開拉鏈就要付錢。
⑾慢!男青年一聲大喝,制止了他們的交易,憤憤地說,這雨傘是我先看上的,做事總要講究先來后到吧?懂不懂規矩?少婦不屑地撇了撇嘴,喲,你這小伙子這是不講理呀,買東西都是價高者得,這規矩你又懂不?
⑿哼,你以為自己有幾個臭錢就很了不起嗎?本大爺最看不慣的就是拿錢砸我!好吧,我出五十,這雨傘我要定了。男青年寸步不讓。
⒀七十!少婦白了他一眼,說,好男不與女斗,給點風度好不好?
⒁一百!奶奶的,我出一百!男青年似乎是豁出去了,鐵了心要爭到底。他從身上摸出一張百元大鈔,神氣地說,大爺我有的是錢。吳老頭急不可耐地從男青年手上搶過鈔票,一把揣進口袋,高興地說,哈哈,你們倆也不用爭了,④這事情我可以做主,這雨傘畢竟是小伙子先談價的,小伙子,一百元成交了。
⒂有毛!男青年的頑固,似乎也讓少婦偃旗息鼓了,狠狠地瞪了男青年一眼,扭著屁股走了。男青年抓起雨傘,抬頭看看陰沉沉的天色,也急匆匆向另外一個方向走了。
⒃吳老頭掏出一根煙點上,臉上帶著狡黠的笑,從紙箱里再掏出一把雨傘放在箱面上。少婦一陣風似的從巷口閃出來,笑嘻嘻地問,爹,女兒這招是不是挺管用?
⒄管用,管用,嘿嘿,就你鬼點子多。吳老頭笑吟吟地說。伸手從口袋里掏出那張百元大鈔,遞給少婦,喜滋滋地吩咐道,去打一斤酒買半只燒雞,我今晚要喝上兩盅。
⒅少婦接過錢,摸了摸手感不對,又舉到眼前看了看,忽然臉色都變了,爹,你怎么不仔細看看,這張是假錢!
⒆兩人追出巷口,可是哪里還有男青年的影子?狂風呼嘯著,宛如嘲弄的笑聲。
(選自《小說選刊》2018年第1期)
12.通讀全文,說說你對文章題目含義的理解。(2分)
13.小說第①處畫線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4.品讀文中畫波浪線的②③兩句,揣摩句中吳老頭“露出喜色”和“喜形于色”兩處的“喜”的原因是否相同。(2分)
15.品讀小說第④處畫線句子,請加以賞析。(2分)
16.此小說的結局和泰格特的《窗》有異曲同工之妙,震撼人心。試說說這兩篇微型小說在藝術手法和表達主旨上的相同點。請結合作品作簡要賞析。(2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0分)
寫給母親 賈平凹
①算一算,再有20天,我媽去世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里,我一直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而且還覺得我媽自己也不以為她就死了。我媽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醫生認定她的各個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維持治療。每日在老家掛上液體,她也清楚每一瓶液體完了,兒女們會換上另一瓶液體的,所以便放心地閉了眼躺著。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閉著的眼再沒有睜開,但她肯定沒有意識到從此再不會醒來,因為她躺下時還讓我妹把給她擦臉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邊,系在褲帶上的鑰匙沒有解,也沒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③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想哩!這三年里,我的噴嚏尤其多,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掛我哩。我更是覺得我媽還在,尤其我一個人靜靜地待在家里,這種感覺就十分強烈。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性地朝右邊扭過頭去。從前我媽坐在右邊那個房間的床頭上,我一伏案寫作,她就不再走動,也不出聲,卻要一眼一眼看著我?吹脮r間久了,她要叫我一聲,然后說:世上的字你能寫完嗎,出去轉轉嘛,F在,每聽到我媽叫我,我就放下筆走進那個房間,心想我媽從棣花來西安了?當然房間里什么也沒有,我卻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語我媽是來了又出門去街上給我買我愛吃的青辣子和蘿卜了,或許,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掛在墻上的她那張照片里。我便給照片前的香爐里上香,要說上一句:我不累。
④整整三年了,我給別人寫過十多篇文章,卻始終沒給我媽寫過一個字,因為所有的母親,兒女們都認為是偉大又善良的,我不愿意重復這些詞語。我媽是一位普通的婦女,纏過腳,沒有文化,戶籍還在鄉下,但我媽對于我是那樣的重要。已經很長時間了,雖然再不為她的病而提心吊膽了,可我出遠門,再沒有人??唆唆地叮嚀這叮嚀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該送給誰去。
⑤在西安的家里,我媽住過的那個房間,一切擺設還原模原樣,我一次又一次難受著跟自己說,我媽沒有死,她是住回鄉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濕太熱,每晚被濕熱鬧醒,恍惚里還想著該給我媽的房間換個新空調了,待清醒過來,又寬慰自己,我媽在鄉下的新住處里,應該是清涼的吧。
⑥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準備著香燭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去墳上,現實告訴我,我媽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陰陽兩隔,母子再也難以相見,頓時熱淚肆流,長聲哭泣。 (有改動)
17.文中第③段畫線句寫得十分感人,請任選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2分)
18.文章多處前后照應,結構嚴謹。仿照示例,再舉一例。(2分)
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媽去世就三周年了。
后文: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臨近。
前文:
后文:
19.母親去世已經三年,可“我”“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這是為什么?(2分)
20.文末作者“熱淚肆流,長聲哭泣”,他的淚水里包含了哪些情感呢?(2分)
21.整篇文章語言樸實,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卻句句都能打動人心。請任選一個能感動你的細節,作簡要賞析。(2分)
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8分)
成大事當養靜氣 劉緒斌
①“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以通俗之語把自然之美和童真童趣刻畫得活靈活現,不著一“靜”字,而境界全出。
②文靜,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為美;心靜,不單在經歷,尤在覺悟透徹!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莫不是廣闊心胸的外在寫照?“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莫不是靜夜游子的心靈呼喚?“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莫不是青山綠水的詩意寄情?浩如煙海的中華詩詞,隨手可及充滿靜美的細膩文字、傳神之筆,因為靜的心態、美的意境,早已融進中國人的心靈深處。
、垤o,一種超凡脫俗的心靈狀態!疤煜挛跷,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陷于名韁利鎖,何得心靈的自如?“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北池撏馕镏刎,怎會有真實的自我?在靜的世界里,開展叩問心靈的對話,青澀消褪,迷茫漸遠,推開塵世間的權利情色、世故圓滑,復歸生命的本原。靜能涵養簡約心態,美便升騰在胸間。
、莒o,一種厚積薄發的精神氣度。身心之靜,不同于孤獨和寂寞。孤獨與寂寞,是對自我處境的艱難咀嚼,如鯁在喉,如石壓胸,有一種吐納不出、吞咽不進的味道;身心之靜,則是一種個體的內省和審視,若倒啖甘蔗,若曲徑通幽,顯示出內斂精神和進取氣度。身心之靜如射手屏氣,若奔者躬身,時機既到,則毅然勇進氣勢如虹。《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以龍之變化喻世間英雄:“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這種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的氣魄,正是靜之深藏、靜之積蓄的結果。
⑤靜,不單是自然之美的精致呈現,更是內心修為的優雅展示。翁同?在一副對聯中說: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有靜氣、守靜心,為的是恢復心靈的清明。平心靜氣、心平氣和,方能臨大事而不亂,處危機而不驚,專注于探究本質、解析機理,從而抽絲剝繭尋找本質,讓問題迎刃而解。所謂“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⑥靜,如此之美,如此難得。 (選自《人民日報》)
22.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23.說說文章第④段的論證思路。(3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并回答問題。(2分)
【材料一】“人類基因學之父”弗雷德里克•桑格從1940年開始讀博士到1983年退休, 一直安靜地守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就連被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選為名譽研究員,也沒能讓他離開,“因為他幾乎從不去那兒”。他兩次獲得諾貝爾獎,被稱為“改變了世界”的人。
【材料二】諸葛亮在《誡子書》有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你覺得上面的材料一、二可以作為文章的論據嗎?
七. 名著閱讀。(14分)
25.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6分)
A入到城里,買了些晚飯吃了,卻踅到金槍班徐寧家,左右看時,沒一個好安身去處?纯刺焐诹,A潛入班門里面。是夜,寒冬天色,卻無月光。A看見土地廟后一株大柏樹,便把兩只腿夾定,一節節爬將樹頭頂上去,騎馬兒坐在枝柯上。悄悄望時,只見徐寧歸來,望家里去了。又見班里兩個人提著燈籠出來關門,把一把鎖鎖了,各自歸家去了。早聽得譙樓禁鼓,卻轉初更。......A伏在廚房外張望時,見廚房下燈明,兩個丫鬟兀自收拾未了。A卻從戧柱上盤到膊風板邊,付做一塊兒。張那樓上時,見那金槍手徐寧和娘子正對坐爐邊向火,懷里抱著一個六七歲孩兒。A看那臥房里時,見梁上果然有個大皮匣栓在上面。房門口掛著一副弓箭,一腰刀,衣架上掛著各色衣服。......徐寧收拾上床。娘子問道:“明日隨直也不?”徐寧道:“明正是天子駕幸龍符宮,須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聽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隨班,你們四更起來燒湯,安排點心。”A自忖道:“眼見得梁上那個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鬧將起來,明日出不得城,卻不誤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遲!
(1)這段文字是寫A奉命到東京徐寧家里偷其祖傳的雁翎甲,目的是什么?(1分)
(2)A是水滸好漢 ,綽號 ,綽號因 而來。(3分)
(3)小說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讓人物按照自己固有的感情邏輯和性格邏輯去行動。請結合選文分析作者如何塑造A這一藝術形象的?(2分)
26.回憶《朝花夕拾》相關情節,回答問題。(8分)
(1)《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體裁)集,共 篇。最初在《 》發表時,原題是《 》。1927年編集成書,改為現名。目前,我們已經學過課文是 ,請再寫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3分)
(2)作者為什么將《舊事重提》改為《朝花夕拾》?(2分)
(3)在《朝花夕拾》的閱讀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童年魯迅?結合內容簡要作答。(3分)
第三部分(60分)
八、作文。
27. 央視前期推出特別節目《厲害了,我的國》,讓很多人說出內心不吐不快的自豪。
你的親人、你的朋友、你的老師、你的校園、你的家鄉、你喜歡的一件物……,他們的厲害之處,你發現了嗎?
請以“厲害了,我的 ”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補充題目,文體自選(詩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書寫工整規范;
(4)文中請不要出現自己的真實姓名、校名的相關信息。
參考答案
3.D 4. C
5. (1)朗讀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讀能鍛煉口才;朗讀能感受中國語言文字和語言藝術的魅力。。
(2)(示例)關鍵詞:陪伴 課文題目:《散步》
理由: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有人陪伴著你!渡⒉健芬晃模髡咭宰匀磺逍碌奈淖郑鑼懥艘患胰嗽谔镆吧⒉降那榫,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孝順,也告訴我們,母親曾陪伴我們長大,做子女的應陪伴母親到老。
(3)示例一:我認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賓都是播音員或者受過這方面的專門訓練,一篇文章最能打動聽眾的是真摯的情感,如果朗讀者通過深情演繹感染了我們,使我們產生了共鳴,我覺得讀音不準、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計。示例二:我認為嘉賓應該用標準的普通話來朗讀,這樣既能體現文章的美感,還能推廣普通話。[解析] 跟帖的擬寫,一是要表達你的看法,二是跟帖的內容要與主題相關。看法可贊同,亦可反對,要做到語言簡明扼要,不要長篇大論。
6.(1)草、柳、桃花、李花。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2)示例一:“惹”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天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抱怨春天把恨引長,產生度日如年之感,表達了詩人與日俱增的愁緒以及無法排遣的苦悶。示例二:“惹”是招引(引起)的意思,詩人抱怨春天把恨引長,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與日俱增的愁緒以及無法排遣的苦悶。
7【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詞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以及詞語古今意義的聯系和變化。A項,“走”是古今異義詞,古代指“跑”,今義指“行走”。B項,“望”指“聲望”;C項,“質”也是古今異義詞,今義是 “質量”,本句中是“詢問”的意思。D項,“至”是古今異義詞,今義是“到”意思,本句解釋為“周到”。故答案應選C。
8【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內容。例句中的“以”解釋為“把”,介詞。A項,解釋為“拿、用”,介詞。B項,解釋為“因”,介詞。C項,解釋為“用”,介詞。D項,解釋為“把”,介詞。D項與例句一致,故選D。
9【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及文言文內容的理解。A項,正確。B項,文中有“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可見是“遇到前輩的訓斥或提問,一句話都不敢答復”,“怒”后便開始提問。與原意不符。C項,“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D項,文中沒有“他在室內掛上簾子講讀文章”這一情節。
10【答案】等到他高興時,(我)就又向他請教!窘馕觥勘绢}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詞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以及詞語古今意義的聯系和變化。句中“俟”是“等,等待”的意思,“其” 代詞,指“先達”,“ 欣悅”是“高興”,后半句有省略,省略了主語“我”,“請”是“請教”,“焉”語氣助詞,無實意。
11【答案】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
【參考譯文】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他居家教書,上門求學的人很多,不能一一親授,弟子之間便依學輩先后輾轉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戶,三年間不曾到屋旁的園圃觀賞,他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矩度,學生們都師法、敬重他。
12.①指吳老頭父女假扮買賣關系抬高傘價對男青年的算計;(1分)②指買傘男青年用百元假鈔買傘算計了吳老頭。(1分)
13.①環境描寫(1分),②寫出了天氣的突變,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1分)③為下文男青年急于買傘等情節的展開作鋪墊。(1分)
14.不相同。②處的“喜”,是因為吳老頭看到天要下雨,自己將要迎來買傘的生意而高興;(2分)③處的“喜”,是因為吳老頭看到女兒假扮顧客高價買傘,自己和女兒先前設計好的“算計”即將得逞內心非常得意。(2分)
15.①動作描寫、神態描寫,“急不可耐”、“搶”、“揣進”、“高興”等詞,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吳老頭在計謀得逞后的激動和得意忘形之態;(2分)②為下文吳老頭未能發覺這是一張假鈔埋下了伏筆。(2分)
16.①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窗》的結局:不靠窗病人見死不救后,如愿以償了,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禿禿的墻;這篇微型小說中的吳老頭父女本想算計買傘男青年,結果反被男青年所騙。
②富含諷刺意味,突顯文章主旨。這兩篇微型小說充滿諷刺意味,作者借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吳老頭父女及男青年,表達了對社會假丑惡的批判和對人性真善美的呼喚,充滿了懲惡揚善的道德力量。(2分)
17.運用神態與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母親對“我”的關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思念之情。
18.前文:三年里,我一直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后文: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性地朝右邊扭過頭去。(或:我一次又一次難受著跟自己說,我媽沒有死,她是住回鄉下老家了。)
19.“我”與母親長期生活在一起,有著深厚的母子之情,母親雖然已經去世,但“我”與母親的感情難以割舍,“我”不愿接受這個現實,時時刻刻都在思念她,她一直活在“我”的心里。
20.①想起母親對自己關心的點點滴滴,心中產生深深的思念之情(或感激之情)。②再也無法給母親送好吃的好喝的,心中懷有不能盡孝的愧疚之情。③母親已逝,陰陽相隔,永不能相見的悲痛之情。
21.示例:“這三年里,我的噴嚏尤其多,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掛我哩!苯琛按驀娞纭边@一細節描寫,表現了“我”時時刻刻都在懷念母親,表達出了母子之間相互牽掛的真摯情感。
22.引用古詩引出文章論題,(1分)作為文章的論據,(1分)增加閱讀的興趣。(1分)(每點1分,共3分)
23.先提出“靜,一種厚積薄發的精神氣度”的觀點,(1分)再比較“身心之靜”與“孤獨和寂寞”的區別,(1分)最后舉《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證明曹操“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的氣魄,正是靜之深藏、靜之積蓄的結果。” (1分)(思路對,意思表達大致對即可)
24.材料一、二都可以作為文章的論據。材料一從正面舉例,弗雷德里克•桑格四十多年如一日安靜守在實驗室里做實驗,最終兩獲諾貝爾獎學金,論證了一個人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成大事,可以作為文章的論據。(2分)材料二中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言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從反面論證了“靜”下心才能成大事,是可以作為文章的論據。(2分)(意思對即可)
25(1)破高廉的"連環馬” (2)時遷 鼓上蚤 善偷 (3)“爬將樹頭頂上去,騎馬兒坐在枝柯上”這是神偷的敏捷行動;“自忖捱到五更里下手不遲”是神偷的謹慎心理;“伏在廚房外張望時”是神偷的特有動作。生動逼真地活畫出"一個“賊"的所見、所想、所為,神偷形象躍然紙上。
26(1)回憶散文 10《莽原》舊事重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略
(2)舊事重提,沒有朝花夕拾更委婉,前者過于直白,缺少文采。
(3)示例: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魯迅是個性格活潑,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烏、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經》,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喜歡小動物,為了隱鼠仇貓,和阿長鬧意見,表現得愛憎分明,充滿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畫繡像,為了看五猖會無奈背書,顯得天性自由,活潑好動,有點頑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23737.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八年級下冊語文5月月考試卷(帶答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試卷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初二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人教版專用)9
最新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