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東寧陽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內容預覽:

山東寧陽2018-2019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一、基礎知識(共2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3分 )

銳不可當( ) 殲滅( ) 寒噤( )

懼憚( ) 震悚( ) 交卸( )

2、下列詞語中無錯別字的一項是( ) (2分)

A、眼花嘹亂 晨曦 血腥 閃爍 B、臭名昭著 荒謬 憧憬 琺瑯

C、響徹云宵 殺戮 箱篋 揣摩 D、精疲力竭 納粹 鞠恭 鐵銹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的詞語恰當的是( ) (2分)

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 江陰要塞, 長江。

A、占有 牽制 封鎖 B、占領 控制 封鎖

C、占領 控制 封閉 D、占有 牽制 封鎖

4.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妥當的一項是( ) (2分)

A.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所以西路軍當面之敵銳不可當,紛紛潰退。

B.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C.老婦人又捧起土來繼續往墳上蓋,她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墳堆。

D.兩個強盜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么干,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蕩然無存。

5.下列有關文字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消息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六個要素,包括標題、導語、背景、主體和結語五部分結構。

B.《蘆花蕩》的作者是我國當代作家趙樹理寫的小說,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阿長與<山海經>》的作者是魯迅,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D.《信客》是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 。

6、古詩名句填空。(7分)

(1)、陽春布德澤, 。

(2)、樹樹皆秋色, 。

(3)、 ,歸帆天際看。

(4)、氣蒸云夢澤, 。

(5)、 ,徒有羨魚情。

(6)、寫一句關于戰爭的古詩名句。

7.請在下面橫線上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2分)

人生的價值不在于成就了轟轟烈烈的事業,而在于具體做好了什么。所以,見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無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見到群芳爭艷的花園,你只盼無愧地做花園中普通的一朵; 。雖是一棵,卻能抗擊風雨;雖是一朵,卻能裝扮春天; 。這樣的人生也就無悔了。

二、閱讀理解。 (50分)

(一) (15分)

(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①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獲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③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這一路現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⑤和中路軍所通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⑥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⑦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⑧戰犯湯恩伯二十一日到蕪湖督戰,不起絲毫作用。⑨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⑩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11)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12)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13)至發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15)我軍前鋒,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8.用波浪線畫出這則消息的導語。(2分)

9.“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 這里有什么表達作 用?(3分)

答:

10.“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號的“不含”能否刪去? 為什么? (3分)

答:

11.本段共15句,可分為三個層次,其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①/②一⑧/⑨一15 B.①②一⑦/⑧一15

C.①/②一⑤⑥一⑥ D.①/②一⑨/⑩一⑩-15

12.“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

13.本段中⑥⑦兩句是議論句,對這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說明戰犯湯恩伯指揮失當,懦弱無能。

B.揭露國民黨反動政府拒絕簽訂和平協定的本質。

C.贊揚我人民解放軍英勇無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氣概。

D.分析了西路軍當面之敵的潰退是因為力量甚為微弱。

(二) (17分)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于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渡胶=洝芬擦碣I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流。木刻的卻已經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失掉了。

1.用一句話概括語段的大意:____。(2分)

2.本段對阿長的描寫運用了_______。(4分)

3.阿長來問的《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么想的?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映?(4分)

4.“我”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2分)

5.從哪句話可以看出“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用原句回答)(2分)

6.這四本書對“我”有什么影響?(3分)

(三) (18分)

看完電視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沒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漢打電話,直到9點,那端才響起兒子的聲音:“爸,什么事?”他連忙問:“昨晚的天氣預報看了沒有?寒流快到武漢了,厚衣服準備好了嗎?要不然,叫你媽給寄……”

兒子漫不經心:“不要緊的,還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說。”老王絮絮叨叨,兒子不耐煩了,“知道了,知道了。”擱了電話。

他剛準備再撥過去,鈴聲突響,是他住在哈爾濱的老母親,聲音發顫:“天氣預報說,北京今天要變天,你加衣服了沒有?”疾風陣陣,穿過窗戶縫隙乘虛而入,他還不及答話,已經結結實實打了個大噴嚏。

老母親急了:“已經感冒了不是?怎么這么不聽話?從小就不愛加衣服……”絮絮叨叨,從他7歲時的“劣跡”一直說起,他趕緊截。“媽,你那邊天氣怎么樣?”老人答:“雪還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的愣住了。

在寒潮初襲的清晨,他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武漢,卻忘了勻一些,給北風起處的故鄉的已經年過7旬的母親。

1.指出上文所敘事情的時間、地點,文中主要人物。(3分)

時間:______ 地點:____

主要人物:_____

3、用文中詞語填空。(3分)

(1)、老王對兒子的關愛、老母親對老王的關愛,同樣表現對他們說話時的______。

(2)、對于父親的叮囑,兒子的態度是___;對于老母親的叮囑,老王的表現是___。

3.老王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3分)

4.“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為什么竟是這樣的”含義是什么?表現了老王怎樣的心理?(4分)

5.老王對兒子和對母親的不同態度,主要是什么寫法來表現的?(2分)

6.讀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3分)

三、作文(30分)

家是什么?是難舍的親情,是溫馨的集體,是親愛的祖國。在這里,父母用慈愛的傘為兒女撐起一方晴空,兒女用孝順的心給父母奉上一縷慰藉; 在這里,洋溢著濃濃的師生之情、伙伴之誼……

請你以“有家真好”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參考答案

1.略 2.B 3.B 4.A 5.B 6.略

7.略

8.第l段第一句。

9.“均”是

“全”的意思,突出我軍渡江的氣勢。

lO.不能。刪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

11.A

12.主觀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氣;客觀方面: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

13.D

1、阿長給“我”買《山海經》及對“我”的影響。

2.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肖像描寫。

3.“我”認為“說了也無益”。“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

4.“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

5.盡管是一部到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但“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

6.“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給繪圖的書”。

1.時間:某天上午9點左右 或:一個寒潮初襲的清晨(填“一大早”、“清晨”或“9點”也可)

地點:北京,老王家中(填“北京”或“老王家中”也可)

人物:老王

2.(1)絮絮叨叨

(2)漫不經心、不耐煩 趕緊截住

3.竟沒有想到故鄉已經下雪了;寒潮初襲時,竟對七旬老母少有牽掛。(后一句有“只想到兒子,卻沒有想到母親”意思的也可)

4.含義:父母對兒女、兒女對父母的感情應是人間最溫暖的,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對兒女牽腸掛肚,而兒女對父母少有牽掛。

心理:表現了老王的困惑、內疚、有所醒悟。(只要有“困惑”和“內疚”的意思即可)

5.對比的寫法。(答“比較”或“比照”也可)

6.要點:領會父母的愛;報答父母的愛;以實際行動發揚敬老愛幼的傳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226731.html

相關閱讀:初二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人教版專用)9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試卷
最新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冊語文5月月考試卷(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