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預覽:
2018-2019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一、基礎知識(26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組是 ( )(3分)
A 飽飫(yù) 霧靄(ǎi) 祈禱(tǎo) 蹣(pán)跚
B 無饜(yàn) 溟?(míng) 天穹(qióng) 魅力(mèi)
C 譬如 (pì) 推搡(sǎng) 恩賜(cì) 汗流浹背(jiá)
D 絆倒 (bàn) 早夭(yāo) 輪廓(guò) 喋喋不休(dié)
2、下列成語中有四個錯別字,劃出來并在橫線上改正。(4分)
無與論比 全神貫注 適逢其時 噴薄而出
焦躁不安 分道揚鏢 令人窒息 四方八隅
汗流浹背 義無反顧 喋喋不休 提心掉膽
回光返照 魂飛魄散 陳詞爛調 如法炮制
3、下面兩句話都有語病,請逐一地進行修改。(2分)
⑴日前,鄭州市文化市場稽查隊發現在例行檢查時,一些網吧接納了未成年人。
⑵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1月5日在會議上透露,加沙城目前處于被以軍半包圍。
4、搜集讀書故事,交流讀書方法,探討讀書內容,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讀書小組的活動安排。作為小組成員的你,請參與下列活動。
⑴活動中,同學們搜集了不少讀書故事,下面列舉了其中四則,它們分別說的是誰?請將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里。(4分)
①古時的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然后用皮條編穿在一起的。他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后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 )
②他勤學卻無錢買燭,只得在墻上鑿洞,借鄰人的燭光讀書。( )
③他很小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見到父親有本《筆說》藏在枕頭中,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
④他少年時就癡迷讀書,曾經在夢中看到所用之筆開了花,后來果然“斗酒詩百篇”,被譽為“詩仙”。( )
A、匡衡 B、孔子 C、李白 D、王羲之
⑵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答題。(4分)
讀初中后,我不再迷戀連環畫、動畫片;不再滿足于童話帶給我的歡樂,于是瞄上了“大部頭”。①我時而游覽花果山,行走女兒國,看悟空斬妖除魔;②時而上梁山,逛祝家莊,看眾好漢鋤強扶弱;③時而漂弋海上,獨闖荒島,看魯濱遜智救“星期五”;④ , , 。名著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1)根據畫線句子內容任選一句寫出作品名稱及作者姓名。(作品與作者必須對應)
作品 作者
(2)聯系語境,仿照畫線句子在橫線上續寫一個句子,表現某一名著的內容。
5、揣摩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把句子補寫完整。(3分)21世紀教育網
如果說生命是一條河,那么時間則是涌動的波濤,推動著人生;
, , 。
6、按原文填空。(6分)
⑴一方的異彩, 了滿天的睡意,喚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駒,在熱奮地 。
⑵ ,可以為師矣。
⑶ ,思而不學則殆。
⑷她 ,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地擺弄著, ;她滑滑地明亮著, , ,
。
⑸ ,則資之深;資之深,則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⑹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 。
二、閱讀理解
(一)日歷(9分)
我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
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我喜歡日歷每一頁后邊的“明天”的未知,喜歡它隱含著一種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擁有明天。它不像“未來”那么過于遙遠與空洞。它就守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會是怎么樣呢?當然,多半還要看你自己的。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歷掛在墻上。隨手一翻,光溜溜的紙頁花花綠綠滑過手心,散著油墨的芬芳。這一剎那我心頭十分快活。我居然有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邊的日子就像一個個空間,生機勃勃,寬闊無邊,迎面而來。我發現時間也是一種空間。歷史不是一個空間嗎?人的一生不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嗎?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要看你把什么東西搬進來?墒,時間的空間是無形的,觸摸不到的。凡是使用過的日子,立即就會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無痕跡。也許正是這樣,我們便會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
我不能天天都從容地扯下一頁。特別是忙碌起來,或者從什么地方開會、考察、訪問歸來,看見幾頁或十幾頁過往的日子掛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沒用;被時間掀過的日歷好似就是廢紙。可是當我把這一dié( )用過的日子扯下來,往往不忍丟掉,而把它們塞在書架的縫隙或夾在畫冊中間。就像從地上拾起的落葉。它們是我生命的落葉!
別忘了,我們的每一天都曾經生活在這一頁一頁的日歷上。
記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間被徹底搖散,震毀。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樣找一個洞爬了出來。當我的雙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覺真像從死神的指縫里僥幸地逃脫出來。轉過兩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機,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廢墟般的破樓,鉆進我的房間--實際上已經沒有屋頂。我將自己命運所遭遇的慘狀拍攝下來。我要記下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這是我個人獨有的經歷。這時,突然發現一堵殘墻上居然還掛著日歷--那蒙滿灰土的日歷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來。如今,它和我當時拍下的照片,已經成為了我個人生命史中刻骨銘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它原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錄。從“隱形寫作”的含義上說,日歷是一本日記。它無形地記載我每一天遭遇的、面臨的、經受的,以及我本人的應對與所作所為,還有改變我的和被我所改變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復的--重復的工作與人際,重復的事物與相同的事物都很難被記憶。所以我們的日歷大多頁碼都是黯淡無光的。過后想起來,好似空洞無物。于是,我們就碰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于人本的話題--記憶。人因為記憶而厚重、智慧和變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記憶使人變得獨特。因為記憶排斥平庸。記憶的事物都是純粹而深刻個人化的。所有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案”。記憶很像藝術家,潛在心中,專事刻畫我們自己的獨特性。你是否把自己這個“獨特”看得很重要?廣義地說,精神事物的真正價值正是它的獨特性。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種文化。記憶依靠載體。一個城市的記憶留在它歷史的街區與建筑上,一個人的記憶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歷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我們還要用行為去創造記憶。我們要用情感、忠誠、愛情、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歷。把這一天深深qiàn( ) 入記憶里。我們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嗎?
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幾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歷。我總是把這最后幾頁保存下來。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凈光。你一定會笑我,并問我這樣就能保存住日子嗎?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變成酒;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歲月變成永存的詩篇或畫卷。
7、根據文中的注音寫出正確的漢字。(2分)
一dié( ) qiàn ( )入
8、“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表述。(2分)
9、文章以“日歷”為題,后半部分為什么著重寫“記憶”?請根據文章簡要分析。(3分)
10、根據具體語言環境,說說文章第⑵段中用“笑嘻嘻地等著”形容新的一天的到來有什么好處?(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并回答第11-14題。(共10分)
(二)哦,中學時代
馮驥才
①人近中年,常常ào_______悔青少年時由于貪玩或不明事理,
濫用了許多珍貴的時光。想想我的中學時代,我可算是個名副其實的“玩將”呢!下棋、畫畫、打球、說相聲、釣魚、掏鳥窩等等,玩的花樣可多哩!
②我還喜歡文學。我那時記憶力極好,雖不能“過目成誦”,但一首詩念兩遍就能吭吭巴巴背下來。也許如此,就不肯一字一句細嚼慢咽,所記住的詩歌常常不準確。我還寫詩,自己插圖,這種事有時上課時做。一心不以二用,便聽不進老師在講臺上說些什么了。
③我的語文老師姓劉,他的古文底子頗好,要求學生分外嚴格,而嚴格的老師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他那雙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發覺任何一個學生不守紀律的行動。瞧!這一次他發現我了。不等我解釋就沒收了我的詩集。晚間他把我叫過去,將詩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責我上課寫詩,而是說:“你自己看看里邊有多少錯?這都是不該錯的地方,上課時我全都講過了!”他的神色十分嚴厲,好像很生氣。我不敢再說什么,拿了詩集走去。后來,我帶著那本詩集,也就是那些對文學濃濃的興趣和經不住推敲的知識離開學校,走進社會。
④社會給了我更多的知識。但我時時覺得,我離不開,甚至必須必須經常使用青少年時學到的知識,由此而感到那知識貧薄、殘缺、有限。有時,在嚴厲的編jí______挑出的許許多多錯別字、病句或誤用的標點符號時,只好窘笑。一次,我寫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詩,我自以為記性頗好,沒有核對原詩,結果收到一封讀者客氣而又認真的來信,指出錯處。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記性差了,而是當初記得不認真。這時我就生出一種ào______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學時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劉老師身邊,在那時光充裕,頭腦敏捷的年歲里,糾正記憶中所有的錯誤,填滿知識的空白處。把那些由于貪玩而荒廢掉的時光,都變成學習和刻苦努力的時光。哦,中學時代,多好的時代!
⑤當然,這是一種夢想。誰也不能回到過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現在,才是最現實的。而且我還深深地認識到,青年時以為自己光陰無限,很少有時間的緊迫感。如果你正當年少,趁著時光正在煌煌而親熱地圍繞著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那么,你就有可能把這時光變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這樣做了,你長大不僅會做出一番成就,而且會成為一個真正懂得生命價值的人!
11、給下列拼音處填漢字。(2分)
①ào______悔 ② 編jí______
12、將文中第③段中“晚間他把我叫去,將詩集往桌上一拍”中的“拍”字換成“摔”,可以嗎?為什么?(2分)
13、第⑤段畫線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作者自稱自己在中學時代是個名副其實的“玩將”。你喜歡玩嗎?對于“玩”與 “學”產生的沖突,你覺得應該怎樣解決呢?(3分)
(三)小石潭記(15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 , ,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東人,________代文學家。(3分)
16.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所缺的語句。(2分)
17. 解釋下列劃線的詞(3分)
⑴水尤清冽 ⑷往來翕忽
⑵潭中魚可百許頭 ⑸犬牙差互
⑶?然不動 ⑹以其境過清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②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19.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游覽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如何理解?(3分)
20、按要求作文。 (40分)
生活,是一首讀不完的詩,有韻味;生活,是一支唱不完的歌,有情調;生活,是一杯濃濃的咖啡,苦中有甜,甜中含苦。生活,需要我們有心去體會,用心去聆聽,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受。只要我們用心去捕捉一切美的東西,我們就會更加熱愛這個世界,越來越喜愛生活。
以“感受生活之美”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336080.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試卷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2013年八年級下冊語文5月月考試卷(帶答案)
初二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人教版專用)9
最新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