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抑揚頓挫──
3.模胡──
4.掌故──
5.匿名──
6.詰責──
7.凄然──
8.杳無消息──
適值──
答案:
1.鑒,原意是鏡子,這里作動詞用。這里是說頭發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當鏡子照。
2.聲音低和高。形容聲音高低轉折和諧悅耳。
3.這里指馬虎、不講究。
4.關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的傳說或故事。這里指學校里發生過的一些事情。
5.隱藏。不具名或隱匿真名。
6.質問。質問并責備。
7.形容悲傷難過的樣子。
8.遠得不見蹤影,毫無消息。
9.遇到。正好遇到。
課堂練習──理解句意
給下列句子選擇正確的義項:
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 )
A 介紹浙江缺少大白菜,北京缺少蘆薈。
B 分析白菜在浙江、蘆薈在北京受優待的原因是物以稀為貴。
C 指出中國留學生在仙臺受優待的原因是仙臺沒有第二個中國留學生。
D 用比喻的方法,寫出了中國留學生在仙臺受優待原因是“物以稀為貴”,表達了一個弱國國民的心酸和隱痛,反映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
答案:D
課堂練習──理解句意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
A.作者認為中國是弱國,中國人就是低能兒,日本愛國青年看不起中國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認為中國是弱國,中國人就是低能兒,只能忍受日本愛國青年的蔑視。
C.作者認為中國是弱國,弱國的學生能力差,因此得60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學生懷疑。
作者模擬日本“愛國青年”的口吻,用兩層荒謬的推理,表達自己作為弱國國民的極度激憤和無奈。
答案:D
課堂練習──理解句意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
A 每當想到藤野先生的嚴厲、嚴慎,就不得不努力寫作。
B 每當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想起先生的希望與教誨,便從中得到鼓舞,英勇地去戰斗。
C 每當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回憶起先生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不好意思不努力寫作。
D 藤野先生的照片像一個先生臨督著自己去努力寫作,同“正人君子”之流斗爭。
課堂練習──拼音
給下列各組形近字注音:
緋( ) 畸( )
俳( ) 倚( )
徘( ) 琦( )
驛( ) 誨( )
澤( ) 侮( )
繹( )
扒( ) 挾( )( )
扒( ) 俠( )
趴( ) 浹( )
答案:f5I j9
p2I y!
p2I q0
y@ hu@
z6 w(
y@
p2 ji1 xi6
b1 xi1
p1 ji1
課堂練習──拼音
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教誨( ) 瞥見( ) 畸形( )
詰責( ) 解剖( ) 不遜( )
寓居( ) 蘆薈( ) 杳無消息( )
陌生( ) 挾著( ) 匿名( )
答案:hu@ pi5 j9
ji6 p#u x)n
y) hu@ y3o
m^ xi6 n@
課堂練習──拼音
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喝( )采 為( )難( ) 血( )管
倒( )霉 系( )住 深惡( )痛疾
食宿( ) 聲調( ) 郵差( )
照相( ) 收藏( ) 煙塵斗( )亂
答案:h8 w6I n2n xu8
d4o j@ w)
s) di4o ch1i
xi4ng 2ng d%u
課堂練習──填表簡答
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1.填表: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2.什么事件使魯迅的思想發生了變化?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這變化表現了魯迅什么思想感情?
告別藤野先生后,魯迅是如何懷念他的?
答案:
1.檢查訂正講義 認真負責
糾正解剖圖 要求嚴格、治學嚴謹
對我敢解剖尸體放心 熱情誠懇,高度責任感
了解女人裹腳情況 治學嚴謹、求實
2.匿名事件和電影事件 棄醫從文 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感情。
(1)裝訂講義,作永久的紀念;
掛藤野先生照片;
(3)將懷念化為勇氣和力量,和“正人君子”繼續斗爭。
課堂練習──修辭
分析下列各句中黑體詞語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分別講講它們的意思。
1.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標致──
2.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精通時事──
3.日本報紙上很斥責他的不遜,愛國青年也憤然,然而暗地里卻早受了他的影響了。
愛國青年──
答案:
1.反語。漂亮,這里諷刺清國留學生的丑態。
2.反語。這是諷刺的說法,指出這些人“精通”的“時事”,其實是一些無聊的事。
3.反語。指當時日本一些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狹隘的青年。
課堂練習──語法分析
判斷下列句子的主干提取得是否正確,正確的在( )內打“√”。
1.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墻上,書桌對面。
主干:照相掛在東墻上,書桌對面。( )
2.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主干:他是一個。( )
3.他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
主干:希望是為中國。( )
4.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主干:性格是偉大的。( )
5.這樣的一直到現在,我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
主干:我沒有寄過信。( )
答案:2.√ 4.√
課堂練習──語法分析
選出下列句中的單句,用符號法分析成分。
1.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
2.從此就看見許多陌生的先生,聽到許多新鮮的講義。
3.將走的前幾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
4.仙臺是一個市鎮,并不大。
5.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
6. 他們的翻譯和研究新的醫學,并不比中國早。
7.那坐在后面發笑的是上學年不及格的留級學生,在校已經一年,掌故頗為熟悉的了。
8.我當時雖然覺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
9.學年試驗完畢之后,我便到東京玩了一個夏天。
這回藤野先生所擔任的功課,是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學。
答案:
1.[但……的],我‖[總……時]記起他。
3.[將……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
6.(他們)的翻譯和研究新的醫學,‖[并不][比中國]早。
9.[學年……之后],我‖[便]到東京玩了一夏天。
10.(這……擔任)的功課是‖解……學。
課堂練習──語法分析
改正下列復句分層和層間關系的錯誤:
1.中國是弱國,│因果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并列分數在60分以上,‖條件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2.我雖然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轉折然而好意難卻,‖條件也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
有幾個和我熟識的同學也很不平,‖并列一同去詰責干事托辭檢查的無禮,并且要求他們將檢查的結果,│遞進發表出來。
答案:
1.弱國‖因果低能兒│因果以上‖假設能力了。
2.相干‖轉折卻│因果住處了。
3.不平│因果無禮‖遞進出來。
課堂練習──閱讀
解剖學是兩個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學。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
1.這段文字對藤野先生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寫?
2.這段文字對藤野先生的描寫是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
3.從這段描寫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4.中省略號的意義是( );冒號引號表示的意義是( )。
“緩慢”修飾聲調的 ,“頓挫”修飾了聲調的 。
答案:
1.外貌、動作、語言
2.正面描寫
3.生活儉樸、治學嚴謹、博學、誠懇、負責的人。
4.話沒說完;直接引用。
5.速度 節奏
課堂練習──閱讀
①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②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③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1 ①句、③句中各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什么感情?
答案:
①句感激、懷念 ③句贊美、尊敬
課堂練習──副詞運用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副詞,說說它們對表達意思的作用。
1.東京無非是這樣。
作用:
2.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作用:
3.終于這流言消滅了。
作用:
答案:
1.無非。揭示東京沒有什么特別的,批判清國留學生崇洋媚外思想,表達作者的失望。
2.最 指出程度深,表達“我”對藤野先生的崇敬熱愛。
3.終于 表現魯迅為維護民族尊嚴而斗爭的精神和對日本“愛國青年”的憤慨。
副詞運用
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一開頭就使人有失望情緒,乃是副詞“也”、“無”所起的作用。
2.“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用表示反問語氣的“何嘗”和否定副 詞“不”配搭,表示了憤慨的感情。
3.“實在標致極了”程度副詞“實在”用在這里表肯定,加強了諷刺效果。
4.似“居然睡安穩了”,“居然”一詞把作者戰勝生活上的困難的精神表達出來了。
6.“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大概”表示測度、不完全肯定、與句末語氣詞“罷”合用,更增加了不敢肯定的語氣。
7.“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大概”大大地減弱了肯定的語氣。表示“留級學生”說的話本不可信,但在某一點上倒被印證了。
8.“解剖實習了大概一星期”。“大概”表估計不一定確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3889.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初二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人教版專用)9
2013年八年級下冊語文5月月考試卷(帶答案)
最新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