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中學生朋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地理網提供了初二下冊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
1、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地理位置
緯度位置:大致位于40N,116E
海陸位置:位于華北平原邊緣,地勢西部和北部高,東部和南部低,西、北、東北三面環山,東南緩緩的平原傾斜向渤海。
相對位置:東面是延伸向渤海的平原,向東出山海關可進入東北地區;西面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廣袤的大西北;從西北出居庸關,可進入內蒙古高原;南面是物產豐富的黃淮海平原;北面是內蒙古高原。
自然環境:北京位于暖溫帶,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且冬夏長,春秋短。
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中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的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以及黨中央等在北京;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華、人大、中科院等數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還有眾多的體育場館,各類博物館,眾多國家級文藝團體等;北京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有許多外國大使館、國際組織代表機構,海外企業代表機構,外國新聞駐京記者站等國際交往機構,各種國際會議也在此頻繁召開。
北京位置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緯度位置優越,地處中緯度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有適合城市發展的冷熱、干濕都適中的氣候優勢。
海陸位置優越,雖居內陸,但距海較近,交通發達。
戰略位置優越,戰爭年代,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和平年代,東南平坦,適于經濟發展,城市建設。
經濟區位優越,西有黃土高原,北有內蒙古牧區,南有華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供應充盈。
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國的戰略重鎮,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國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2、歷史悠久的古城
北京悠久的歷史:北京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金、元、明、清和民國初年均在此定都。明稱北京,1930年稱為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于此,改稱北京。
北京舊城格局:城內建筑排列成棋盤狀,皇宮居于城市的中心,通過中心有一條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對稱的中軸線。
北京名勝古跡無數: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八達嶺長城、明清故宮(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還有城樓、胡同、壇廟、王府等名勝古跡無數。
3、建設現代化大都市
舊城格局:凸字中軸線對稱的棋盤狀格局。
今日北京的格局:北京老城區的格局基本沿襲了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由于其中軸對稱,平緩開闊,輪廊豐富,節律有序的特點,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規劃建設精華。
現代化大都市:第一、保護性建設,保持舊城基本格局。第二、現代化建設,北京周圍密布著衛星城和新區。北京有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鐵路、公路、航空系統完善,使北京的規模不斷擴大,且使北京內外的聯系和溝通非常方便快捷,這是大都市典型的象征。
現代都市建設中,北京所做的工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希望這篇初二下冊地理知識點,可以幫助更好的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66616.html
相關閱讀:平穩過渡初二的學習方法指導
參考初二年級生物上冊期中考試復習要點
初二上冊生物期中試卷推薦
初二學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歸納
淺談初二新生心理特征表現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