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礎積累與運用(35分)
第一部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牟取(móu) 家醅(pēi) 即物起興(xìng)
B.哂笑(xī) 門楣(méi) 觥籌交錯(gōng)
C.傴僂(qū) 招徠(lái) 相形見絀(chù)
D.挑釁(pàn) 嚙齒類(niè) 眾目睽睽(kuí)
2.下列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雖然這個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必竟不是大海。
B.這樣看來,我就只是宇宙肌體上的一個部分,一個器官。
C.箱蓋在這個洞的上方自動打開,原子能反應堆的廢料就傾泄到這個洞里。
D.海洋和天空又變成了美麗的蔚藍色,遠遠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樣。
3.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小時候常聽外婆口頭語,“十年難逢金滿斗”,意思是盛會難逢,參加后才知道如此。
B.“是一只老鼠!蔽艺f。接著補充了一句:“也許是一只田鼠!
C.在這個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為了生存而競爭,而那些可憐的旅鼠怎么會想方設法去自殺呢!
D.據《西域水道記》記載,20世紀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的河水豐盈、碧波蕩漾,岸邊胡楊叢生、林木茁壯。
4.填入下列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最合適的一項是( )
○1七藝節是“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它既是對專業舞臺藝術成果的集中 ,又是群眾文化藝術成就的充分展示。
○2在這一特殊時刻,中國人民堅定地與俄羅斯人民站在一起,愿與俄羅斯人民共同
這一巨大的悲痛和不幸。
○3感動如《石三伢子》、《我能當班長》,藝術節上為數不多的兒童劇,主創者們艱難而執著地 著“小劇種”的市場,令我們肅然起敬。
○4禁區內生命的發現,打破了人們對生命存在已有的常識, 了人們的視野,啟迪了人們的思維。
A.檢查 分擔 培養 開拓 B.檢閱 分擔 培育 開闊
C.檢閱 分擔 培養 開闊 D.檢閱 分享 培育 開拓
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學校團委組織志愿者利用暑期為孤寡老人義務服務,同學們紛紛響應,爭先恐后,她也報名參加了。
B.在深海和遠洋中還有許許多多尚未被我們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潛力莫衷一是。
C.小張體格強壯,打起球來又十分賣力。這次籃球比賽中,小張胸有成竹地投進了好幾個球。
D.現在還有一種較流行的理論認為,鳥類的遷徙習性和辨識旅途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只能用遺傳解釋。
6.下列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命運有時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頭,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機遇; ,
觀望等待得久了也會被淘汰; ,貪圖享受安逸的人很難體味得到;
,夸夸其談者永遠嗅不到她的馨香; ,
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獲得這份報償。
A.成就有時就是沿著選中的路頭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時就是吃盡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
事業有時就是少說多做的人撿到的一枚果實
榮譽有時就是付給孤獨的創造者的酬金
B.事業有時就是少說多做的人撿到的一枚果實
榮譽有時就是付給孤獨的創造者的酬金
成就有時就是沿著選中的路頭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時就是吃盡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
C.成就有時就是沿著選中的路頭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時就是吃盡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
榮譽有時就是付給孤獨的創造者的酬金
事業有時就是少說多做的人撿到的一枚果實
D.事業有時就是少說多做的人撿到的一枚果實
成就有時就是沿著選中的路頭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時就是吃盡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
榮譽有時就是付給孤獨的創造者的酬金
第二部分
7.下列語段中的關聯詞語,有三處使用不當,請修改。(3分)
在一定條件下,科學知識之所以正確是因為經過了實踐的檢驗。雖然條件變化了,原有的科學知識會被人們用新的實踐去檢驗,從而會被修改和發展成新的科學知識。但人們之所以要不斷學習不僅是因為原有知識統統“過期變質”,而且是因為新條件下產生的新知識能使人們的知識、思維和智慧更上一層樓。
8.“3加2乘以5是多少?”是一個歧義句?梢岳斫鉃椋篈.(3+2)×5=25 B.3+2×5=13
若消除歧義,可以改變說法。(2分)
如是A,可表述為:
如是B,可表述為:
9.修改下列病句。(3分)
○1齊暉同學的這篇習作立意深刻,語言優美,在全市比賽中把它評為一等獎。
○2能否徹底減負,實施素質教育,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3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
10.仿照文中畫線的句子,在下列文中橫線上再寫兩個句子。(4分)
諒解是人類的美德,是一種高尚的品質。有人這樣形容:諒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風,能消融凝結在人們心頭的堅冰;諒解是 , ;
諒解是 , 。這生動地道出了諒解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1.根據原文補寫下列古詩文。(5分)
① ,自緣身在最高層。
②春蠶到死絲方盡, 。
③長風破浪會有時, 。
④安得廣廈千萬間, 。
⑤ ,千樹萬樹梨花開。
二.現代文(28分)
(一)黃土高原曾是秀美山川(14分)
(1)位于黃河中游,地跨陜西、山西、河南、甘肅、青海諸省和內蒙古、寧夏兩個自治區的黃土高原,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曾居重要地位,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2)早在六七千年前,這一地區就出現了仰韶文化,產生了以彩陶為特色的光輝燦爛的彩陶文化。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先祖??黃帝,就生活在黃土高原??今陜北的黃陵縣。歷史上的夏、周、秦、漢和唐代,都把都城建在黃土高原上,在這片土地上發展了燦爛的古代文明。
(3)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為那時這里有著較好的自然環境。古代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的事實表明,古代黃土高原自然環境比今天要好得多。山地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樹木既有松柏等針葉樹,也有多種闊葉樹,在溝谷中生長著由闊葉樹形成的茂密森林,而在由厚層黃土堆積而成的黃土高原和黃土丘陵溝壑地上,既生長著大喬木,也生長著小喬木以及種類繁多的灌木。還有面積很廣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
(4)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棲息著多種食草動物,有成群的野鹿、野羊,數不清的野兔,還有虎、豹、熊等大型食肉動物。
(5)這種自然條件為我們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生存環境。
(6)在那時,土壤侵蝕的程度很輕。許多河流(包括黃河)含沙量比今天少得多。古代的黃土高原上許多河流被稱為青河,這里的湖泊也很多。在今天的西安地區和關中平原,因為湖泊眾多,周代到漢代期間,白天鵝、野鴨等飛禽在眾多的湖泊中棲息,成為關中地區的一大景呢。
(7)從漢代以后,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逐漸惡化。特別是從唐代以后,自然環境的惡化明顯加重。
(8)生態環境的惡化一方面有自然原因,因為這一地區的氣候變得寒冷干旱;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合理開發。隨著人口的增長,人類對耕地的需求大大增長,土地的開墾破壞了自然植被。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因建筑和燃燒用材,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積大為縮小。
(9)植被破壞導致土壤侵蝕加劇。原先平坦的黃土高原變得破碎,進入一種廣種薄收,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土壤持水能力下降、天然湖泊大量消失、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加、洪枯水位差增大的生態環境惡化、經濟文化大衰退的結局。
(10)唐代以前,黃土高原地區曾經處于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地位,然而今天,全國的貧困縣有很大部分卻位于黃土高原地區。
(11)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惡化的事實表明,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遭破壞,很容易也很快,但恢復起來卻很困難,也很慢。因為一定的自然環境,是自然界經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年的漫長時期逐漸演化的結果,人類可以在幾百年的短時間內將其破壞。
(12)今天,再使黃土高原變綠是極為艱巨的事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多年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綠化和綜合治理,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距離根治還有很大距離。
(13)只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因地制宜,按不同地域和不同地形,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按地域和地形部位合理種植組合,并配合水利工程,將黃土高原治理成秀美山川還是大有希望的。
12.文章主要說明了什么內容?請簡要概括回答。(3分)
13.第(5)段中加點的“這種自然條件”具體指哪些自然條件?(4分)
14.第(8)段說“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不合理開發”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根據文意回答。(4分)
15.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請簡要說說。(3分)
(二)鼓人(14分)
①鼓人,生在鼓村,長在鼓村,3歲看鼓,4歲玩鼓,5歲就磕磕達達地敲敲,總打不成個歌。到十五六歲架起鼓,就把喜怒哀樂全交給那面牛皮鼓了!
②鼓村,前面是黃土,后面是黃土,低處是黃土溝。溝溝里面有條河,河里流著黃土、黃泥、黃沙,名副其實的??黃河。鼓村風大,冬天里西北風一來,叫得那個響呀,聾子也驚得睡不著覺!鼓村雨猛,不是淅淅瀝瀝,不是飄飄灑灑,而是盆潑,桶倒,有人大喊??不得了,天河決口子了!鼓村水狂,那平日安安穩穩的黃河要是鬧騰起來,真是山崩地裂,翻江倒海,去過的人都說,鼓村,鬼地方!
③鬼地方的鼓村人,卻倔倔地活著,生活了一輩又一輩。
④鼓村人,戀土,愛土,也想改土。做夢都想把那土種綠,把那山鋪青,把那水澄凈,更有癡兒竟想把那翻臉不認爹娘的西北風堵死1
⑤鼓村人不善說,不會道,卻最擅長擂鼓。逢年,擂鼓;過節,擂鼓;取媳婦迎親,擂鼓;發喪埋人,也擂鼓!鼓擂得比風大,比雨猛,比水狂,一槌下去就是一聲炸雷,一個霹靂,一排巨浪,一陣狂飆。風刮了多少代,雨下了多少代,水流了多少代,鼓村人的鼓就擂了多少代。
⑥有人說,那鼓中有鼓村人對窮山惡水的怨恨。鼓村人不語,只管擂!
⑦有人說,那鼓中有鼓村人對改天換地的激情。鼓村人不語,只管擂!
⑧擂,擂,擂!擂得日月旋,擂得乾坤轉,一下擂進了11屆亞運會。那世世代代守著土窩窩的鼓人露了臉,開了眼。鼓,被稱作威風鑼鼓!人,被喚著威風村人!
⑨威風鑼鼓成了熱門,威風村人成了紅人。小伙子、大姑娘背起鑼鼓家伙趕汽車,坐火車,下廣東,去深圳。再回到鼓村一看,丑死了,我的祖爺爺!看村,村子破;看路,路坎坷;看屋,屋不凈;看坑,坑太硬,連屙屎蹲坑也覺得不美氣。兜里擂鼓掙的那倆錢往外一甩,修路,蓋房,拆了舊炕換新床……鬧騰得爹們娘們打雞攆狗難順心。
⑩還有出奇的,擂完鼓,走東串西,招神惹鬼,引著長頭發、短褲子進了村,又是挖礦,又是辦廠,機器響了,汽車來了。運出去的是山貨,拉回來的是銀錢。鼓村人包圓了,腰粗了,人也活得滋潤了,吃的,穿的,用的和城里一個樣。打過雞攆過狗的爹們娘們鼻子不喜眼窩喜,活得心里也順溜了!
○11鼓村人,還那么愛鼓。逢年,擂鼓;過節,擂鼓。擂,擂,據說還要擂進奧運會的開幕式。
16.文中第②段主要寫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7.第⑥⑦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運用這一方法作者要表現鼓村人的什么?(3分)
18.第⑨⑩各從什么角度來表現鼓村人的變化的?我們可以從鼓村人的變化中悟到點什么?(4分)
19.本文語言表達非常有特色。試舉一例進行賞析。(3分)
三.文言文(18分)
松風閣記
松風閣在金雞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1,皆值雨,但聞波濤聲徹晝夜,未盡其妙也。至是,往來止閣上凡十余日,因得備悉其變態。
蓋閣后之峰,獨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頂。仰視,如幢葆臨頭上2。當日正中時,有風拂其枝,如龍風翔舞,離?3蜿蜒4, 5徘徊;影落檐瓦間,金碧相組繡6。觀之者,目為之明。有聲,如吹塤篪7,如過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鐵馬馳驟8,劍槊9相磨戛;忽又作草蟲鳴切切,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名狀。聽之者,耳為之聰。
予以問上人10,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凈六塵為明心之本11。凡耳目之入,皆虛妄耳。”予曰:“然則上人以是而名其閣,何也?”上人笑曰:“偶然也!
留閣上又三日,乃歸。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記。
[注釋] 1.留再宿:停留了兩天。 2.幢葆:旌旗和車蓋。 3.離?:形容枝葉像羽毛初生的樣子。 4.蜿蜒:形容松枝彎曲似蛇爬行。 5. :眾橫交錯的樣子。 6.組繡:編織。 7.塤篪:古代的兩種樂器。 8.馳驟:奔騰 9.槊:長矛。 10.上人:指和尚。 11.六塵:佛經教義將色、聲、香、味、觸和法叫作六塵,塵是臟污的意思。佛經認為,六塵會染六官(眼、耳、鼻、舌、口和意)。明心之本,使心地明凈的根本。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皆值雨( ) ②因得備悉其變態( )
③或如鐵馬馳驟( ) ④凡耳目之入,皆虛妄耳( )
2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4分)
A.但聞波濤聲徹晝夜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B.然則上人以是而名其閣 名之者誰
C.我佛以清凈六塵為明心之本 以其境過清
D.留閣上又三日,乃歸 乃記之而去
22.下列句子誦讀停頓標示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蓋/閣后之峰,獨高于群峰,……
B.觀之者,目/為之明。
C.然則/上人以是而/名其閣,……
D.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記。
23.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忽又作草蟲鳴切切,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名狀。
24.文章第二自然段在描繪景物時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3分)
四.(40分)
一位高僧道德高妙,深得僧眾崇拜。他非常喜歡蘭花,一日出門講學,他的弟子在寺中悉心照料他的蘭花。有一夜,弟子忘了把蘭花搬回室內,是夜風雨大作,打壞了蘭花。僧眾們有慚愧又害怕。過幾日,這位高僧講學回來,僧眾忐忑不安地把這件事告訴了他,請求他的責罰。高僧淡淡一笑說:“我當初養花的餓目的并不是為了生氣!
請以“目的”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梢杂洈⒔洑v,編寫故事,發表議論,抒發感受。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參考答案:
1. A 2.D 3.A 4.B 5.D 6.A
7.“雖然”改“如果”。 “不僅”改“并非”。 “而且”改“而”。
8.A:3與2的和乘以5是多少? B:3加2與5的乘積的和是多少?
9. ○1齊暉同學的這篇習作立意深刻,語言優美,在全市作文比賽中被評為一等獎。
○2徹底減負,實施素質教育,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3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惱怒,二忌睡前飽食,三忌臥處當風。
10.略
11.略
12.介紹了曾是秀美山川的黃土高原幾千年來的演變歷程。
13.森林茂密、草地茂盛、動物成群、湖泊眾多。
14.過量開墾土地破壞了天然植被;因建筑和燃料用材,砍伐森林,使森林面積縮小等等。
15.略
16。惡劣的生存環境。鼓村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倔強地一代代生活著,表現了鼓村人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斗志。為下文寫他們揚起鼓威走出家張本,也是他們名揚海內外的一個重要原因。
17.反復。強調了鼓村人心中堅守著信念,要靠切實的行動征服別人。表明鼓村人憋著一股勁,要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展示自我的價值。
18.第○9段是從鼓村人經濟變化,鼓村人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與提高來寫他們的變化。第○10段從鼓村人思想觀念的變化來寫他們的變化。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民情,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都有自己的絕活絕技。關鍵是“身在寶山要識寶”,善于把握機遇,讓自己的特長、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可和贊賞,促使自己的變化。
19.可從以下三個角度賞析:○1語句簡短有力,富有氣勢,與文章內容一致,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讀來感到酣暢淋漓!2多用修辭方法,如排比、反復、夸張、對偶等,把鼓村人的變化寫活了。○3富有鄉土氣息和時代氣息。
20.○1碰上 ○2詳知 ○3有時 ○4虛假妄誕
21.A B
22.C
23.忽然又發出像蟲子一樣細而急得叫聲,忽小忽大,像是很遠又象很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1747.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八年級下冊語文5月月考試卷(帶答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試卷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最新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初二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人教版專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