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山東中考地理試題中國的經濟發展匯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5年地理會考匯編   中國的經濟發展
一、 農業
(2015•東營)讀圖,回答16~17
 
17.(2分)板栗屬于喜光、喜暖的落葉闊葉樹種,是北京西山地區重要的經濟林木.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適宜大面積栽培板栗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答: 解:圖中甲地距海近,又處在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最多.乙、丙、丁三地都處在東南季風的背風坡,且距海依次變遠,所以降水依次較少.板栗喜溫喜光,甲地處在陽坡,光照條件好,并且海拔比較低,溫度較高,適合板栗栽種.依據題意.
故選:A.
20.(2015•聊城)下列商品糧基地中,為我國春小麥產區的是( 。
  A. 三江平原 B. 成都平原 C. 江漢平原 D. 鄱陽湖平原
解答: 解:三江平原位于我國的東北部,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春小麥,成都平原、江漢平原和鄱陽湖平原位于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故選:A.
(2015•臨沂)讀“中國主要畜牧區和種植業區分布圖”完成20?21題.
 
20.(2分)形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北緯度的差異 B. 東西溫帶的差異
  C. 東西干濕的差異 D. 南北干濕的差異
解答: 解:我國農業生產呈“東耕西牧,南稻北麥”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條件;東西干濕的差異,是形成我國“東耕西牧”農業格局的主要原因.根據題意.
故選:C.
21.(2分)東部地區是我國種植業、林業、漁業的主要分布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平原地區
  B. 人工林集中分布在東北大興安嶺地區
  C. 沿海地區淡水漁業發達
  D. 南方地區是我國的主要旱作農業區
解答: 解:我國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平原地區,該地區地形平坦,降水較多,故A正確;
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是東北林區,故B錯誤;
我國的沿海地區海水漁業發達,淡水魚業發達的地區是長江中下游平原,故C錯誤;
南方地區的耕地類型是水田,故D錯誤.故選:A.
(2015•青島)圖中陰影部分為我國部分農業區的分布,讀圖完成22?23題.
 
22.(1分)關于四農業區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地耕地以水田為主
  B. ②地的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
  C. ③地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D. ④地作物一年兩熟
解答: 解:北方地區農業以旱作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谷子等,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③地位于河套平原,利用黃河水灌溉,有“塞上江南”之稱,不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故C不符合題意;
④位于東北平原,溫度較高,作物一年一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23.(1分)四農業區發展農業的共同優勢條件是( 。
  A. 光照充足 B. 地勢平坦 C. 降水豐沛 D. 人均耕地多
解答: 解:四農業區發展農業的共同優勢條件是都屬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
故選:B.
(2015•青島)讀圖,我國糧食產量和增長率變化示意圖,完成26?27題.
 

26.(1分)下列關于我國糧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2015年以來,連續兩年糧食產量起過6億噸
  B. 2008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重持續持續?長
  C. 2011年以來,我國糧食增長率逐漸減少
  D. 稂食增長率減少時糧食產量減少
答案;D
27.(1分)為確保我國糧食穩定增長.敘述正確的是( 。
  A. 停止一切占用耕地的工程建設活動
  B. 進一步將林地河草地開墾為耕地
  C. 切實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的生產力水平
  D. 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解答: 解:盡量減少建設用地對耕地的占用,但是也不能停止一切占用耕地的工程建設活動,故A錯誤;
把林地和草地開墾為耕地會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現象,故B錯誤;
我們要切實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的生產力水平,變低產田為高產田,高產田更高產,故C正確;
我們要退耕還湖,不能圍湖造田,故D錯誤.
故選:C.
28、我國“十二五”農業規劃重點支持農業優勢產區的發展,尤其是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的種植。讀下列兩圖,回答問題(10分)
 
⑴我國東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差異巨大,在____________線以東,是人口稠密區。我國農業主產區與人口稠密區的分布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華南主產區”和“東北平原主產區”都是我國糖料作物主產區,其糖料作物分別是_____和______。
⑶“長江流域主產區”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該區農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從自然方面分析,該區發展淡水漁業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黃淮海平原主產區” 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與“東北平原主產區”相比,該區糧食作物產量大,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甘肅新疆主產區”發展農業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該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為了改善當地環境和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應采取哪些地理措施?
 
二、 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21.(2015•濱州)下列關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剛剛起步,發展緩慢
  B. 決定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知識和技術
  C. 現代生物技術沒有為我國農業的增產增收發揮作用
  D. 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
解答: 解: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剛剛起步,發展較快,故A錯誤;
決定高技術產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知識和技術即科技力量雄厚,故B正確;
現代生物技術為我國農業的增產增收發揮很大的作用,故C錯誤;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四大密集區是:以深圳高新區為中心的東南沿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以上海高新區為中心的沿長江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以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中心的環渤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以西安?楊凌高新區為中心的沿亞歐大陸橋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及分布,熟記課本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21.(2015•東營)北京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  )
  A. 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多 B. 臨海、交通便利
  C. 礦產資源豐富 D. 勞動力豐富
解答: 解:北京的中關村聚集了中科院、清華、北大等院校的人才,并且各高校的實驗室成為最方便的可利用、可合作資源,由此可見北京中關村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人才密集、技術優勢.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
故選:A.
(2015•聊城)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條件、人口和勞動力狀況、市場因素等因地制宜發展工業,是工業布局的原則.據此完成21~23題.
21.(2分)下列產業中,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的是(  )
  A. 農業 B. 工業 C. 服務業 D. 交通運輸業
解答: 解: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而且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故選:B.
22.(2分)結合如圖信息判斷,不適合在圖示區域內發 展的產業是( 。
 
  A. 鋼鐵工業 B. 機械工業 C. 石油工業 D. 畜牧業
解答: 解:遼中南工業基地位于渤海灣北環和黃海的西北岸,是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區內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業基礎為發展重工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適合發展鋼鐵、機械、石油、造船等工業;遼寧省的降水較多,農業適合發展種植業,畜牧業適合在我國西部半干旱、干旱地區發展.根據題意.
故選:D.
23.(2分)如果只考慮近原料地布局工業,那么下列工業布局最合理的是(  )
  A. 制糖工業?廣西壯族自治區 B. 棉紡織工業?青海省
  C. 鋼鐵工業?西藏自治區 D. 蘋果罐頭加工業 ?廣東省
解答: 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甘蔗的最大產區,適合發展制糖工業,故A合理;
青海省是我國主要的牧區,適合發展毛紡織工業,故B不合理;
西藏自治區鐵礦資源不豐富,不適合布局鋼鐵工業,故C不合理;
蘋果是北方地區溫帶水果,廣東省位于南部沿海地區,距離原料產地很遠,故D不合理.
故選:A.
(2015煙臺)25.“據新浪財經報道,預計到2017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工業機器人的增多給我國帶來的影響,下列說法不準確的是
A.將提高工業制造水平            B.將提高勞動生產率
C.將促進高新技術的應用          D.將緩解勞動力過剩的現象


三、交通運輸業
點評: 本題考查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屬于基礎題,讀圖解答即可.
(2015•阜陽)讀右圖,完成6~9題
 
9.(2分)圖中鐵路線是(  )
  A. 京廣線 B. 京九線 C. 京滬線 D. 京沈線
考點: 重要的鐵路干線、高鐵.
分析: 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中國鐵路運輸的地位尤為突出.縱橫交錯的鐵路分布全國各地,并與公路、河道、航空港相連,構成了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我國現已形成一個以北京為中心的全國鐵路網.南北向干線有京哈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太焦?焦柳線、寶成?成昆線等;東西向干線有濱洲?濱綏線、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昆線等.
解答: 解:讀圖分析可知,圖中鐵路線是京滬線.京滬鐵路從北京至上海,縱貫了我國三大直轄市和山東、河北、安徽、江蘇省.京廣線是從北京至廣州,京九線是從北京至香港九龍,京沈線從北京至沈陽.依據題意.
故選:C.
(2015山東菏澤)2.國慶長假期間,成武縣某中學生計劃去北京游覽,你認為該中學生應該選擇最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①公路運輸②鐵路運輸③航空運輸④海洋運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考點: 各種主要運輸方式的特點.
分析: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中國初步形成了由這些交通運輸方式組成的現代化交通運輸網絡體系.
解答: 解:人們出行大多希望盡快到達,所以遠距離出行多乘飛機或者乘火車,近距離多乘汽車.有時為了欣賞河流兩岸的風景,也有專門乘旅游船的.山東省成武縣某中學生計劃去北京游覽,可選擇用公路運輸到德州,然后沿京滬鐵路線到達北京.
故選:A.
(2015山東菏澤)3.人們期盼已久的菏澤機場將于年內開工建設,計劃2017年 竣工.下列有關機場建成后所帶來的影響,不正確的說法是( 。
  A. 增加人們出行方式的選擇 B. 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C. 促進菏澤市經濟的發展 D. 增強菏澤市區域的內外聯系
解答: 解:機場對菏澤的意義深遠,不但能提高區域優勢,更有利于招商引資.如:菏澤機場項目建設可以提升菏澤的區域優勢,改善菏澤的投資環境,并填補菏澤航空運輸的空白.機場的建設能增強菏澤市區域的內外聯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到菏投資興業,促進菏澤市經濟的發展.根據題意.
故選:B.
13.(2分)關于我國經濟各部門的分布,描述正確的是(  )
  A. 鐵路網東部地區稀疏,西部地區密集
  B. 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均分布在南方地區
  C. 東北地區工業中心少,西南地區工業中心多
  D. 高新技術產業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解答: 解:我國東部地區交通線密集,西部地區稀疏;
我國的九大商品糧生產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漢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江淮地區.因此,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均有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分布;
我國東北地區工業中心多,西南地區工業中心少;
大城市科技力量雄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2015•臨沂)讀“滬昆高鐵客運專線圖”,完成22?23題.
 
22.(2分)圖中陰影部分A省區的簡稱、B省區的行政中心分別是(  )
  A. 黔、南昌 B. 贛、長沙 C. 湘、貴陽 D. 黔、長沙
解答: 解:貴州省的簡稱是貴或黔,行政中心是貴陽,湖南省的簡稱是湘,行政中心是長沙.故選:D.
23.(2分)暑假期間小明乘高鐵從上海到昆明旅游,沿途看不到的景觀是( 。
  A. 成片的稻田 B. 漫山遍野的茶園
  C. 小橋流水村落 D. 荒漠、戈壁、草原
解答: 解:讀圖可知,滬昆高鐵途徑我國的南方地區,南方地區以水田為主,有成片稻田、遍野的茶園、小橋流水村落.大漠與戈壁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特色.故選:D.
(2015威海)19.西安某同學欲在暑假乘火車到杭州旅游,讀圖8分析,乘車路線合理的是
A.隴海線一連云港一京滬線一上海一滬杭線一杭州
B.隴海線一徐州一京滬線一上海一滬杭線一杭州
C.隴海線一鄭州一京九線一株洲一浙贛線一杭州
D.隴海線一徐州一京九線一南昌一浙贛線一杭州
 
答案;B
(2015濰坊)鐵路是一種現代化運輸方式,讀我國部分鐵路圖,回答23—25題。
23、圖中序號代表的南北向鐵路線,正確的是()
A①—青藏線   B②—京九線  
C③—京廣線   D④—京滬線
24、滬昆高鐵通車后,華南與西南聯系更加密切,該鐵路自東向西穿過的省市依次是()
A滬、浙、閩、湘、黔、云   
B滬、浙、贛、湘、黔、云
C滬、浙、贛、渝、川、云   
D滬、浙、贛、湘、鄂、云
23.C   24.B
29.(2015•濟南)(13分)連接生活.
家住杭州的中學生張萌同學一家,國慶假期自駕來濟南旅游.依據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下面是張萌旅游記錄的片段,請同學們幫忙補充完整.
 旅程 旅游記錄
 行前準備  考慮到近幾天的天氣情況,要準備      、      等物品.
 第一站  從杭州出發,經過浙江省、上海市與      省,到達
     。ê恿鳎┌哆叺哪暇┦校
 第二站  行駛中發現公路兩邊      (耕地類型)越來越多,中午到達了第二站?被稱為“五省通衢”的      市.
 第三站 汽車一直在地勢平坦的      平原上行駛,很快便抵達終點?“泉城 ”濟南.
(2)濟南旅游資源豐富,請你向張萌一家推薦兩處景點.
(3)資料三是張萌旅行途中經過的某地區水系圖.讀圖提取信息,歸納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答: 解:(1)資料二中所示由雨天,所以臨行前要帶雨具,晴天的時候,氣溫較高,所以還需要帶遮陽帽等;第一站是從杭州出發,經過浙江省、上海市與江蘇省,到達長江岸邊的南京市,南京是江蘇省的行政中心中心,是長江沿岸最大的內河港口;第二站途中的耕地類型主要是旱地,徐州有五省通衢之稱;第三站是山東省,位于華北平原.
(2)濟南是山東省的行政中心,主要的旅游景點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
(3)資料三中所示河流支流多,水量豐富,所以該地區降水較多,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所以該地區的地勢特點是南高北低.
故答案為:
(1)
 旅程 旅游記錄
 行前準備  考慮到近幾天的天氣情況,要準備雨具、遮陽帽等物品.
 第一站  從杭州出發,經過浙江省、上海市與 江蘇省,到達
長江岸邊的南京市.
 第二站  行駛中發現公路兩邊旱地越來越多,中午到達了第二站?被稱為“五省通衢”的徐州市.
 第三站 汽車一直在地勢平坦的華北平原上行駛,很快便抵達終點?“泉城”濟南.
(2)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3)該地區降水較多且地勢特點是南高北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289040.html

相關閱讀:地理寒假作業答案人教版
2012年贛州市中考地理試題(附答案)
2018年初中地理畢業質量檢測試題(光澤縣附答案)
2015年初中質檢地理試卷(附答案)
2012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地理試題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