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中考地理二輪中國的地理差異復習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5年地理中考復習二輪專項練習-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選擇題
1.結合云南省的地理位置,除發展旅游業外,還適合(   )
A.高科技產業       B.綠洲農業
C.邊境貿易         D.鋼鐵工業
2.下列有關云南地理位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邊陲       B.北回歸線穿過云南南部
C.主要位于地勢的第二階梯       D.主要位于中緯度地區
3.下列語句描述北方地區的是(   )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B.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C.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D.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4.讀下面兩幅“南方民居”和“北方四合院”景觀圖,四合院占地規模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則占地少,一般有二、三層樓房,其主要原因是(    )
 
A.南方雨水多,多層建筑利于排水
B.北方比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北方平原多、地面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
D.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
5.著名的旅游勝地──武夷山,位于(    )
A.福建省         B.廣西           C.廣東         D.云南
6.遼寧境內有“鋼都”之稱的城市是(    )
A.大連        B.沈陽         C.阜新        D.鞍山
7.“家家點火,處處冒煙”,表明了蘇南地區的主要經濟特色是(    )
A.農業發達        B.鄉鎮企業蓬勃發展
C.工商業發達      D.旅游業發達
8.瀕臨兩個海域,我國重要的兼產花生、冬小麥、棉花、溫帶水果和煤、石油的省是(    )
A.遼寧          B.河北
C.山東          D.江蘇
9.關于三江源地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B.是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
C.該地區位于青海省
D.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10.關于我國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南方地區的傳統運動項目是游泳和賽龍舟,北方地區的是溜冰和滑雪
B.南方地區的房屋一般高大寬敞,便于通風散熱,北方地區的房屋一般墻體較厚,門窗較小
C.南方地區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水能資源比較缺乏
D.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為主,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丘陵和高原為主
11.(2分)西藏旅行途中,旅行團成員可看到該地區的農作物主要分布在(  )
A.廣闊的沖積平原上      B.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
C.水源較好的綠洲地區    D.山間丘陵梯田
12.(2分)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的(  )
A.三峽庫區       B.云貴高原
C.青藏高原       D.黃土高原
13.(2分)(2010•武漢)下列地理現象,與青藏高原“高”和“寒”無關的是(  )
A.雪山連綿、冰川縱橫    B.日照強烈、太陽能豐富
C.地熱資源豐富          D.城鎮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
14.(2分)影響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森林資源       B.水資源
C.礦產資源       D.交通因素
15.(2分)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的地形區共有的自然特征是(  )
A.都位于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
B.一月平均氣溫均在0°C以下
C.主要河流無結冰期
D.植被為落葉闊葉林
16.(2分)在我國,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山河分布大勢的地區是(  )
A.華北地區       B.東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
17.(2分)下列位于北方地區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云貴高原       D.黃土高原
18.(2分)讀下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按圖中甲、乙、丙、丁排序正確的是(    )
 
A.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
C.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北方地區
D.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
19.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在(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云貴高原        D.黃土高原
20.我國聞名國內外的長絨棉產區是在(    )
A.內蒙古      B.新疆      C.珠江三角洲      D.東北平原
二、填空題
21.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5分)
 
(1)上圖表示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省會城市是       ,寫出該省的簡稱      。
(2)該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少,主要是受到        因素的影響。
(3)圖中表示的山脈名稱是        ,它也是我國第一和第二階梯分界線之一,受其冰雪融水灌溉影響,該省有一稱之為“西北糧倉”的         走廊。
22.(2分)      平原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量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23.(2分)      是溫帶草原上的傳統民居,便于牧民拆遷、搬運和安裝。
24.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界限劃分的主導因素是         。青藏高原         資源豐富。
25.西北地區屬         地貌,          作用形成的。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
是            ,               是最長的內流河。
26.我國以_______   __一線劃分為南北方地區,主導因素是        ,主要糧食
作物南北有別,北方為小麥,南方為 _______。南方的糖料作物是          。
27.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       、        、         傳統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
四、填表題
28.根據所學知識,填寫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有代表性的地理事項。
地理事項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主要糧食作物  
主要油料作物  油菜
主要糖料作物  
主要水果  柑橘
主要能源 煤、石油 
主要耕地類型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民居特點  
傳統運動項目  賽龍舟

五、判斷題
29.干旱是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    (   )
30.“南航北馬”是中國的傳統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   )
31.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大盆地是塔理木盆地(  )
32.青藏高原上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                                (     )
33.南方地區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                                 (      )
34.南方地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    )
35.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
36.我國南方地區的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
六、綜合題
37.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 (12分)
 
(1)圖中界線Ⅰ是        ——        一線;界線Ⅱ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吻合;界線Ⅰ確定的主導因素是           。
(2)區域①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        ,區域②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          。
(3)在區域①中,由A→B→C的景觀變化依次是:         →         →        。
(4)圖中①地區有我國面積最大的               沙漠,②地區主要的種植業類型是               (灌溉農業、河谷農業或生態農業)。④地區耕地以         為主。
38.(16分)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F      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E地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譽為“      ”。
(2)A牧區內有著名的優質草場是      、      。
(3)C地的      谷地是重要的河谷農業區。
(4)D省區是我國三江發源地,請寫出其中兩條發源于該地區的大河名稱:      、      。
(5)上海與拉薩緯度相近,氣候卻懸殊較大,拉薩比上海氣溫低近20℃,但拉薩附近的      資源則比上海豐富得多所以被稱為“日光城”。
參考答案
1.C
【解析】
試題分析:
西雙版納是中國的邊境區,毗鄰緬甸和老撾,發展與東南亞的經貿關系,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且雙方的邊境貿易歷史悠久,多年來東南亞國家一直是西雙版納最大的貿易伙伴,所以,西雙版納除發展旅游業外,還適合發展邊境貿易故本題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
2.D
【解析】
試題分析:云南省地處我國西南邊陲,位于北緯21°8’32’’-29°15’8’,’東經97°31’39’’-106°11’47’’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從高中低緯度的劃分上來看,應該位于低緯度地區,故本題選D。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
3.C
【解析】
試題分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區;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描述的是新疆地區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述北方地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內蒙古地區的,故本題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4.A
【解析】
試題分析:南方由于雨水多,房屋都是斜頂,有利于排水,加上南方降水多,比北方更潮濕,房屋一般有二、三層,有利于貨物不容易霉爛,而北方降水少,平原面積大,房子大都是大而方正,四合院一方面是為了擋風,故選A。
考點:本小題考查南北方房屋的不同之處。
5.A
【解析】
試題分析:武夷山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山脈,故選A。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的主要山脈。
6.D
【解析】
試題分析:遼寧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其中鞍山有“鋼都”之稱,故選D。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遼寧的主要工業。
7.B
【解析】
試題分析:“家家點火,處處冒煙”說明蘇南地區小企業眾多,尤其是鄉鎮企業,故反映的問題是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故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工業的主要分布。
8.C
【解析】
試題分析:瀕臨兩個海域的省份有遼寧和山東,其中花生、冬小麥、棉花的是山東,故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的主要省份。
9.B
【解析】
試題分析:三江源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有“中華水塔”的美譽,主要位于青海省,但是由于近年來的不合理利用,致使該地區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故選B。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三江源的自然地理特征。
10.C
【解析】
試題分析: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為主,北方地區地形則以平原、高原和山地為主,D對,由于氣候的影響北方地區房屋一般比較高大,便于通風散熱,南方地區一般墻體厚,B對,北方地區喜歡溜冰和滑雪,南方則喜歡游泳和賽龍舟,A對,北方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南方地區則水資源豐富,C錯,故選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南方和北方氣候與地形的不同。
11.B
【解析】
試題分析:青藏高原氣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帶由于地勢較低,氣溫較高,無霜期長,降水條件較好,土壤比較肥沃,又有河水作為灌溉水源,因而適宜耕作,成為農業發達地帶,被稱為河谷農業,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解: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高”和“寒”成為本區最突出的區域地理特征,氣溫低也成為制約本區農牧業的主導因素,本區的農牧業為一種特殊的高寒農牧業。 受氣溫的制約,本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溫度較高的谷地,如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稱為“谷地農業”。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青藏地區的農業類型。
12.C
【解析】
試題分析: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本區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源在這里。建有亞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本區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
解: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的青藏高原,其三江是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三江源地區,屬于基礎題,牢記即可。
13.C
【解析】
試題分析:依據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來解答此題。
解:青藏地區由于地勢高,氣溫低,形成高、寒為主的自然特征,由于高寒,地表形成了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的自然景觀,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導致太陽能十分豐富,由于海拔高城鎮人口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而地熱資源是源于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釋放的一種熱能,和高寒無關。
故選:C。
點評:考查了青藏高原地區由于高寒特征帶來的影響,常見的基礎題。
14.B
【解析】
試題分析: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魯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全國降水最少的地方?偟膩碚f,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條件成為制約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
解:新疆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在塔里木盆地的邊緣地帶,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這里。
故選:B。
點評:考查新疆人口的分布特點,要理解記憶。
15.C
【解析】
試題分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主要位于我國第二、三級階梯上,一月平均氣溫均在0°C以上,河流無結冰期,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故選:C。
點評: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16.B
【解析】
試題分析:東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東部為長白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西倚大興安嶺,在山地之間分布著東北平原,因此,人們常用白山、黑水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解:在我國,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山河分布大勢的地區是東北地區。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東北地區的地形分布特點,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
17.D
【解析】
試題分析: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東。
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國的青藏地區,內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區,云貴高原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黃土高原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四大高原的分布,結合相關地圖解答即可。
18.D
【解析】
試題分析:我國可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它們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
解:我國可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根據原題中的示意圖發現,它們依次是:西北地區、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根據題意。
點評:該題考查了學生的記憶和讀圖分析能力。
19.D
【解析】
試題分析:由于新疆、內蒙古地區的沙多,受冬季風的作用,搬運到黃土高原沉積下來,加上當地植被破壞,過度開墾加劇了當地沙化,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黃土高原的特征.
20.B
【解析】
試題分析:因纖維較長而得名,產于新疆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蘇、巴音郭楞、喀什等到地,為我國長絨棉叭一產區,這種棉花適合生長于晝夜溫差大,氣候較干旱的地方,故選B。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長絨棉的產區.
21.
(1)蘭州    甘或隴
(2)海陸
(3)祁連山脈      河西
【解析】
試題分析:
(1)我國疆域遼闊,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據圖可知:圖示省級行政單位是我國的甘肅省,其省會城市是蘭州,該省的簡稱為甘或隴。
(2)甘肅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上重重山嶺的阻隔,水汽難以深入,所以該省年降水量少。
(3)祁連山脈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據圖可知:圖中表示的山脈是祁連山脈,該山脈是我國第一和第二階梯分界線之一;“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西北部祁連山和北山之間,該地區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是我國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有“西北糧倉”之稱。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2.東北
【解析】
試題分析:東北平原地勢坦蕩,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黑土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是我國玉米的集中產區,被稱為中國的“玉米帶”。該區域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解:東北平原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量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該地區的商品糧基地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故答案為:東北。
點評:本題考查東北平原的農業特點,牢記即可。
23.蒙古包
【解析】
試題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
解:蒙古包的優點是便于拆卸移動,適應于游牧居民的需要。
故答案為:蒙古包。
點評:本題考查不同民居的特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4.
地形或地勢,太陽能、地熱能、水能
【解析】
試題分析:青藏地區與我國其他地區的最重要的劃分依據就是地形與地勢。而正因為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又因為此處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地熱資源也豐富,而青藏高原又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山高險峻,水流湍急,擁有豐富的水能。
考點: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劃分依據及它所擁有的資源。
25.
雅丹、風力、塔克拉馬干、塔里木
【解析】
試題分析:西北地區降水少,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地勢較平,風力很大,造成當地出現雅丹地貌,同時也在西北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沙漠,由于盆地中間低,四周高,河流大多為內流河。
考點:本題考查西北地區的特征。
26.
秦嶺-淮河,氣候,水稻,甘蔗
【解析】
試題分析: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都處于我國的東部地區,而且都是季風氣候,只是由于南方地區緯度更低,氣溫更高,離熱帶海域較北方更近,所以南方地區比北方氣溫更高,降水更多,劃分的依據就是氣候,同時,因為南方降水豐富,耕地為水田,而北方降水較少,則為旱地,糖料作物北方只能種喜溫涼的甜菜,而南方則種植喜暖并水分要求更高的甘蔗。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南北方的界線及糧食作物、糖料作物。
27.
生產方式、生活習慣、飲食習慣
【解析】
試題分析:南方與北方地區的人們,由于常年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在生產方式上,南方地區人少地多,降水豐富,溫度較高,所以南方的是水田生產,而北方平原面積廣大,機械化程度高,耕地是旱地。種植的農作物南方是水稻,北方則為小麥。所以南方人吃米飯,北方人則吃面食。
考點:本題考查我國南北方的生產方式及其他習慣的差異。
28.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小麥 水稻
大豆 
甜菜 甘蔗
蘋果 
 水能
旱地 水田
 船
屋頂波度小、墻體厚 屋頂波度大、墻體薄
溜冰、滑雪 

【解析】南方和北方農作物和耕作方式以及民居、民俗不同。
29.√
【解析】
試題分析:依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國劃分了四大地理區域,由于四區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呈現了不同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區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地表的特征是干旱為主。
考點:該題考查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特征。
30.√
【解析】
試題分析: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南方地區降水在800mm以上,河流較多,主要的交通工具為船,北方地區降水在800mm以下,河流較少,主要的交通工具為馬拉大車。
考點:該題考查南北方的差異。
31.×
【解析】
試題分析: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一階梯上的主要地形區有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階梯上的主要地形區有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及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上的主要地形區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考點:該題考查我國各地形區的分布。
32.×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地區高寒農業的準確識記。青藏地區由于凍土廣布,在一些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水熱條件好,適宜發展高寒種植業,主要的農作物是喜溫涼的青稞、小麥和豌豆等。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青藏高原種植業及主要的農作物。
33.×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秦嶺—淮河地理意義的準確識記。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以南冬季氣溫在0℃以上,河流沒有結冰現象,以北冬季氣溫在0℃以下,河流有結冰現象。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秦嶺—淮河地理意義。
34.錯
【解析】
試題分析:南方地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以及四川盆地這些地勢相對平緩的地區。
考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35.對
【解析】
試題分析:北方地區的范圍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考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36.對
【解析】
試題分析:我國的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和東南丘陵四大地形區,南方地區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考點:該題考查我國南方地區的位置。
37.
(1)秦嶺—淮河  400  氣候
(2)干旱  高寒
(3)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塔克拉瑪干沙漠、河谷農業、水田
【解析】
試題分析:
(1)圖中①是西北地區,②是青藏地區,③是北方地區,④是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該線以北降水較少,氣溫較低,以南降水較多,氣溫較高,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故界線Ⅰ是秦嶺—淮河一線,界線Ⅱ與400毫米等降水量大致吻合,界線Ⅰ主導因素是氣候。
(2)西北地區由于距海較遠,加之山脈的阻擋,降水較少,干旱成為本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青藏地區由于海拔較高,本區大部分屬于高原山地氣候,高寒成為本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故①是自然特征是干旱,②是高寒。
(3)本區降水量由東部400毫米左右降至西部不足50毫米,因此,本區自然景觀東西差異明顯,自東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區域①內,自A—B—C的景觀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①地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由于海拔較高,種植業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青藏地區的主要農業類型是河谷農業,我國種植業區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南部以水田為主,北部以旱地為主,故①地區有面積最大的是塔克拉瑪干沙漠,②地區主要的類型是河谷農業,④地區耕地以水田為主。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主要農業生產方式。
38.
(1)塔里木;塞上江南;
(2)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
(3)雅魯藏布江;
(4)長江;黃河;
(5)太陽能。
【解析】
試題分析:讀圖可得,A是內蒙古牧區,B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C是雅魯藏布江谷地,D是青海省,F是塔里木河。  
解:
(1)F塔里木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E地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譽為“塞上江南”。
(2)A牧區即內蒙古牧區內有著名的優質草場是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
(3)C地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是重要的河谷農業區。
(4)D省區即青海省是我國三江發源地,三江是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
(5)上海與拉薩緯度相近,氣候卻懸殊較大,拉薩比上海氣溫低近20℃,但拉薩附近的太陽能資源則比上海豐富得多,所以被稱為“日光城”。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地形區的分布等,讀圖解答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289690.html

相關閱讀:地理寒假作業答案人教版
2012年贛州市中考地理試題(附答案)
2018年初中地理畢業質量檢測試題(光澤縣附答案)
2015年初中質檢地理試卷(附答案)
2012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地理試題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