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2015年中考模擬試題(四)
思想品德試卷
考試時間:50分鐘 試卷滿分: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題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的答題欄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九年級學生小強不認真學習,經常曠課、逃學,老師批評他,他卻說“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想上學就上學,不想上學就不上學,別人管不著!毙姷难孕: ①沒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② 沒有自覺履行受教育的權利 ③認為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④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我們參加各 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公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它一切權利的基礎分別是:
A.人身權利,生命健康權 B.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
C.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 D.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
3.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了家庭、學校、社會和生活等諸多方面,這表明我國公民權利的
A.平等性 B.真實性 C.廣泛性 D.全民性
4.責任產生于
A.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 B.法律所規定的各項制度
C.對他人許下的諾言 D.生活中的傳統習俗
5.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是
A.不言代價與回報 B.奉獻精神 C.集體主義精神 D.為人民服務
6.習近平主席曾向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大學生“村官”發短信,并要求運用信息網絡技術來加強“政府-民間”互動。這一互動模式
①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渠道 ②使人民享有越來越多的基本經濟權利
③更好地保障人民實現當家作主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匯集民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澳門回歸十年來,生產總值由472.87億澳門元增加到1718.67億澳門元;到2009年底,政府財政儲備是1999年的40多倍。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
①“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指引 ②澳門特區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③中央人民政府對澳門的支持 ④澳門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09年12月21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在;鶗麻L江丙坤舉行的歡迎儀式上致辭說,只要我們堅定走下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廣”的前提是
A.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9.2009年,國務院相繼出臺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圖們江區域開發規劃綱要”等相關規劃政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
A.實現共同富裕 B.快速發展經濟
C.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開發利用資源
10.“今天我們走進小康之家的大門,是一個勝利;明天,我們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門時,將會是一個更大的勝利。走進是溫飽與小康的銜接;走出是小康與現代化的銜接!甭撓怠叭阶摺睉鹇,想一想,這里的“走出”是指
A.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B.20世紀90年代末,解決溫飽問題
C.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D.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
11.2009年2月1日起,“家電下鄉”在全國推廣。農民購買彩電、冰箱時可獲得產品價格13%的財政資金補貼。“家電下鄉”活動
A.能從根本上解決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 B.符合我國國情,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C.能消除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D.體現按勞分配原則
12.有評論說:“中國城市像歐洲,中國農村像非洲!边@表明 ( )
①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②我國農村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地區沒有取得成績④中國城市已經是發達國家水平,中國農村還是發展中國家水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13.在五千多年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中 華民族形成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英雄主義 B.集體主義 C.愛國主義 D.國際主義
1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兩方面的內容。以下屬于思想道德建設的是( )
①某縣開展“百場愛國主義題材影片進校園”活動 ②某縣檢察院開展“作風建設年"先進事跡宣講活動 ③ 富陽、建德兩市的企業加班加點生產地 震災區急需物質 ④ 為宣傳十七大精神,臨安市精心組織了"心里話宣講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我國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確立了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下列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是( ) ①王某的個人專利獲得20萬元的收益 ②黃某把10萬元投入股票市場獲得的收益③某國企職工張某的月工資是2300元 ④黎某所寫的散文詩在某雜志上發表,獲得4600元稿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
16.材料一:一套高規格、高品位、高質量的典藏書籍《周易》、《論語》、《老子》、
《孫子》,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第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埃及賽區決賽9月在開羅愛資哈爾大學
舉行。來自埃及愛資哈爾等10所高校的15名選手,述說他們,與中國與漢語和
中華文化的不解之緣。
(1)國學典藏書籍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點是什么?(1分)
(2)“漢語橋”中文比賽表明了中華文化對他們怎樣的影響?(2分)
(3)中國與埃及同為文明古國,其中哪個 文明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請說明原因?(3分)
17. 201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
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期的核心議程是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
題,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詳
細描繪法治中國新圖景。
某中學九(2)班思想品德課課外實踐小組積極收看了解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內容,想借助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所學知識進行解讀,請你參與其中。
※拓展探究
強調把法治作為治國 理政的基本方式,是 “習李政府”鮮明的特點。2015年新一屆中央上任以來,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老虎”、“蒼蠅”一起 打,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1)“老虎蒼蠅一起打”體現了現代法治一條什么樣的基本原則?(1分)
※吃透要求
(2) 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治國方略,不能不了解依法治國的內容和要求,你知道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分)
※把握核心
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這就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
(3)為強化對憲法的宣傳,提高國民的法制意識,2015年我國設定了第一個國家憲法日,你知道是哪一天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什么強調首先要依憲治國?(5分)
18.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發布一份題為《中國企業全球化最佳實踐:制定創新模式》的調研
報告指出,創新日漸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拓展的核心戰略,世界領先的中國全球化企業已
將創新 從產品與技術延伸服務,商業模式等全方位的海外運營領域,以此保持企業在國
際市場上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爸袊圃臁闭谙颉爸袊鴦撛臁比A麗轉身。
(1)“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華麗轉身,我國應實施什么戰略?實施該戰略的關鍵
是什么?(3分)
(2)請你說一說“制定創新模式”的理由。(2分)
(3)中國企業海外拓展,表明我國繼續堅持什么國策?(1分)
(4)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請你談一談你將如何去創新?(2分)
19.我們在學習了“認清基本國情”一課后,老師向學生出示了下邊的漫畫,讓學生進行
賞析。仔細賞析這幅漫畫,從這幅漫畫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
(提示:答案最多不得超5條)(5分)
三、實踐探究(結合實際及教材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共8分)
20.近日 ,家住營口市高中家屬樓的市民張女士向營口晚報熱線反映,由于樓東側的一口
下水井常年堵塞,導致河水上 反,在樓前流成“小河”,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調查顯
示,這口井是隔壁小學和幼兒園的,每到他們食堂做飯時,下水井就開始冒水。
某校九年級三班就此事舉行一次以“珍愛環境,共護家園”為主題的班會,請你參與。
(1)請你向與會者介紹我國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存在怎樣的矛盾?(3分)
(2)為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應堅持什么國策和戰略。(2分)
(3)張女士向營口晚報熱線反映,這是行使什么權利?(1分)
(4)請你向與會者介紹生活中的節水經驗。(至少兩條,2分)
思想品德參考答案
一、DACAB ABACB BCCCD
二、16.(1)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中國;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
17.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1分);
(2)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2分)
(3)12月4日,①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②從效力上
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從制定修改程序上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
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④憲 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5分)
18.(1)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2)①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在激烈的國際
競爭面前,如果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科技引進,就永遠難以擺
脫技術落后的局面。
(3)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4)開放性試題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19.(1)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
矛盾;
(3)我國現在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4)建設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5)要堅
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三、(1)我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一些地區的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造成了
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建議權和監督 權。
(4)用洗菜水澆花,隨手關閉水龍頭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293948.html
相關閱讀:專題一二綜合測試講評
2012江都區九年級上冊政治期中試卷(含答案)
2015年下學期九年級上冊社會思品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2年常德市中考政治試題(附答案)
初三政治上冊知法守法自立自強學過安全生活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