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升初中是一個跨度較大的階段,面對即將到來的活,剛剛走出小學校門的學生們,常常會感到很困惑。感覺到壓力大、緊張也是很平常的。
告別無憂的童年,等待學生們的將是什么?面對初中的學習生活,孩子們又該做哪些準備?昨日上午10時許,遼寧省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周永梅為記者做了詳細的講解。
首先,要調整,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入初中,學生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快適應中學的管理方式和教學方法。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們的年齡較小,依賴思想會較為嚴重,意志力和自制力也較差,在學習時以機械為主。因此,講課的特點是少而慢,而且具體形象。
但進入中學后,由于的記憶特點已經轉變為以理解記憶為主,所以老師的講課特點是深入淺出,在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思維的方式,以點撥為主。題的設置也更為靈活。因此,學生應該及早地改變學習的方式。
學生們首先要學會預習。因為,預習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同學們也要學會如何預習。最好養成記筆記、勾畫重點、圈出難點的習慣。
同時,還要學會提高聽課的效率。聽課是掌握知識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徑。老師在課上所講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其中濃縮著老師多年的經驗和精華。因此,同學們要善于聽課,常與老師進行交流和一起思考。
當然,學會復習,鞏固所學過的知識也很重要。要掌握的復習方法,如整理筆記、閱讀教材、背誦、做練習等等。
再次,學習交往也是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是將來工作、生活的一個基本技能,而班集體則是學習交往的第一場所。在升入中學后,學生們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與班級同學交往,培養交往的意識和技能。學會主動幫助別人,這也是贏得友誼與的有效方法。同時還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初中政治,各種主題班會、文娛活動都是展現自己、融進集體的機會和場所。
隨著課程的增多,除了與接觸之外,其他任課與同學們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因此,要注意確立良好的關系。中學生的自制力還不夠強,如果沒有老師的嚴格要求和督促,學生們很可能會因為自覺性差而影響自身的發展。作為學生,應該理解老師的苦心,主動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后,學生要調整心態,不斷地增強自信。自信心是人們發展的基礎,是成功的動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精神支撐。無論從小學到初中,還是從高中到大學,每上升一個階段,學生們都會面臨學習課程豐富、內容加深、教學方式轉變的巨大差異。雖然很多學生在小學里成績很優秀,但在新的環境里,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自己以前的優勢往往會減弱,甚至與新同學還有很大差距。很多人會覺得壓力過大,產生自卑感使成績一落千丈。
因此,在新環境里要學會面對新的問題,學生們要學會自我激勵,增強自信?梢灾贫ê线m的目標,從完成目標的成就感中增強自信。要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斷在老師、同學們的肯定與鼓勵下取得進步,從而增強自信。要善于總結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32264.html
相關閱讀:初一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新初一學習誤區:數學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題
孩子進入初中 家長應該做的幾件事
精選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初一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