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法律護我”
7.1特殊保護
◎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認識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的特殊保護。
能力目標:提高判斷、分析法律現象的能力,理解法律與未成年人的關系,學習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法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的初步了解,培養學生熱愛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識,并樹立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信心。
◎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
難點:法律的三個特征。
◎ 教學方法
討論式、活動式、啟發式教學。
◎ 時安排
2時 。
第一時 生活與法律
第二時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
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過程
第一時 生活與法律
前布置:《陽光少年》P50,請你做一回小小法律監督員,把你對周圍的人進行觀察后,將他們可能違反法律的行為記錄在表格中,然后查閱相關的法律條。
(一)問題導入
師:生活中我們都在接觸法律(舉例)。那你們知道什么是法律嗎?先不用急著回答,我們做一個測試,大家翻到書上P52,做一做“法律與未成年人保護知多少”。
(板書)一、生活與法律
(二)自我測試:法律知識知多少
(讓學生獨立判斷并思考判斷的理由,時間3分鐘,3分鐘后讓學生舉手搶答,再由老師總結,并用相關的法律規定補充說明。)
1、國家為保護未成年人制定了專門的法律(√)
理由: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
補充: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還有: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義務教育法、收養法、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看P55“小資料”)
2、老師和家長出于關心,隨意拆閱未成年人的信件(×)
理由:未經未成年人的允許和同意,隨意動用未成年人物品的行為屬于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行為。父母私自看孩子的信件和日記是不對的。雖然少男少女是未成年人,但未成年人同樣有通信自由和保守自己的秘密的基本權利,這種權利是受《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
(投影: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罪犯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依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開拆!保
補充:但在特定情況下,私拆未成年人信件卻是合法的,特定情況是指——當未成年人涉及觸犯法律問題時,公安機關依法律可未經未成年人的允許和同意,拆閱未成年人的信件。
3、因為一個同學的錢包丟失,老師便對全班同學進行搜查(×)
理由:侵犯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人身自由權(搜身)。
補充:老師可以請全班同學配合調查,讓學生自己拿出自己的物品,但老師動手搜查則是違法的。
4-7題 基本意思相同,只是表述略有不同。
未成年人年齡太小,與法律沒多大關系,既不用與法律打交道,也不受法律的約束,也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理由:未成年人指的是未滿多少周歲的人?(看P54“小詞典”)。未成年人雖然年齡小,卻與法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國家為保護未成年人制訂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法律對所有人都具有約束力,未成年中學生也不例外;法律除了用懲治犯罪,也可以用保護我們自身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犯了法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看投影。
(投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第二款的規定,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因為其不滿18周歲,量刑時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8、父母離婚了,10歲的麗麗由法院判給母親,父親與麗麗就脫離了父女關系(×)
理由: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并不影響與子女的血緣關系,父親仍然對麗麗負有撫養的義務(要給麗麗生活費、教育費等),父親還有探視麗麗的權利,所以父親與麗麗并沒有脫離父女關系。
9、未成年中學生購買了偽劣商品同樣可以索賠(√)
理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所有的消費者如購買了偽劣商品都有索賠的權利,而未成年的中學生也屬于消費者的一部分,當然也有索賠的權利。
10、有人到學校鬧事,擾亂教學秩序,學校不能將其關起或對其處以罰款。(√)
理由:學校是教育機構,沒有關押或罰款的權利。如果有人擾亂教育秩序,學校應報告公安機關或有關部門處理,而不能關押或處以罰款。
11、人人擁有受教育的權利。(√)
理由:未成年人擁有受教育的權利,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義務教育法》中有相關規定。
12、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專門設立了少年法庭(√)
理由:書P57上有少年法庭的例子。
師:通過分析這12道題,你能用簡短的語句概括出生活與法律的關系嗎?
(引導學生回答) ——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板書)1、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三)情景討論:捕捉身邊的法律影子
師:我們再看看書上P50-51“探究園”,看這4個同學觀察到的生活現象與法律是否有關系。
(提示:由老師提問,讓學生小組討論后發表分析意見。)
首先看羅琳同學的:公安機關破獲了一個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團伙,主犯被判了刑。
分析:與法律有關系,未成年人雖然年齡小,但同樣受法律制約,如果未成年人犯了罪(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都和成年人一樣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再看霍偉同學的發現:有一天我發現學校附近的一家經常賣非法出版物的商店被查封了。
分析:與法律有關系。這里國家依法清查非法出版物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思想和心靈的健康。
接下是章寧同學的發現:思思的爸爸想讓她去打工,后,居委會的阿姨上門說服了她爸爸。今天,思思又能和我們一起高高興興地上學了。
分析:與法律有關系。居委會的阿姨這樣做才維護了思思的受教育權。
最后是路遙同學的發現:由于學校的體育設施陳舊失修,上體育時,趙雷從松脫的單杠上摔下,受了輕傷,學校對其作出了相應的賠償。
分析:與法律有關系。學校應保護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身安全,如果不是由于學生人為原因造成身體受傷,學校對學生的受傷應負責任。
教師小結:從這4個同學的發現中,我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法律與我們未成年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不管是在社會、家庭還是學校中,我們都可以捕捉到法律的影子。
(補充板書)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法律
我們還能捕捉更多的法律的影子嗎?請根據你們平時的觀察,把自己的發現說出和大家分享。
(學生活動)
師:法律在我們身邊,和我們有著密切的聯系,法律在保護著我們。那什么是法律,它為什么和我們有這么密切的關系,為什么可以保護我們呢?
(引導學生看教材P53-54,從了解法律的特征入手去概括法律的含義。)
(四)法律導航:法律的特征及含義
(板書)2、法律的特征及含義
。1)三大特征:
法律的第一個特征:(板書)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重點詞: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師:一般的行為規范或紀律要求只需相關部門制定或認可就可以了。比如我們學校的學生管理條例、規章制度,只需學校的政教處等相關部門制定就行了,不需要驚動國家。這里大家要了解一下一個小知識點,書上告訴大家:國家是通過立法機關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或認可法律的。
請問: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什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法律的第二個特征: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即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保證實施的。
(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為什么公民觸犯了法律之后,最終都不能逃脫法律的制裁。)
(板書):②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包括:軍隊 警察 法庭 監獄 (最主要的特征)
法律的第三個特征: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投影案例:
2000年2月,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因貪污受賄,被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財產,追繳非法所得。
2000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中央紀委移送的成克杰(原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案依法立案偵查,并決定將其逮捕。
得出結論:如果犯了法,不管職位高低,年齡大小、財富多少,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ò鍟鄯蓪θw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師:我們從以上法律的3個特征對法律下個定義,看書上P54,大家把法律的含義劃下。
(板書)(2)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
師:這里大家在“特殊”兩個字下面標一下著重號,如果把“特殊”兩個字去掉的話,就看不出法律的特征了。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特殊”的方式就在于剛剛我們講的法律與其他行為規范相比具有的3個特征。
(五)知識測評:
現在請大家翻到P56,我們看兩張圖片,看看它們分別反映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指導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下列的知識點)
1、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并通過法律件
反映法律的第一個特征: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2、威武的公安干警
反映了法律的第二個特征: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六)教師總結
(七)布置作業 《一一練》P65-68, P70-71“測測你的法制意識”
第二時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
(一)案例導入
師:《陽光少年》P46-47《他是怎樣成為流浪少年的》
(給學生3分鐘時間)
(板書)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
師:從這個例子中我們知道,景聰還是一個未成年人,但他處處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家庭、學校、社會),導致他從一名好學生成為了一名流浪少年。為了防止和彌補未成年人受到各方面的傷害,國家對我們未成年人給予特殊的保護。我們看一下書上P54的分析。
(二)啟發式探究學習
師:國家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原因是什么? ( 一共有3小點,讓學生自己去概括總結。)
(板書)國家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原因:
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發育不完全,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很弱,有的甚至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社會上有一部分違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對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如拐賣兒童、虐待未成年人,體罰未成年學生,等等。這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說明這部分特殊群體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
(板書)①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易受侵害
從景聰的那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知道,家庭、學校、社會都可能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的現象,這需要用法律規范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從而保護未成年人。
(板書)②各方面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
近年,由于種種原因,越越多的未成年人加入了犯罪的行列,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也需要運用法律的手段。
(板書)③未成年人的犯罪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師:結合剛才的分析,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國家通過什么方式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法律)
(板書)三、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的制定與實施
師:我國有兩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是哪兩部法律?
(板書)兩部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師:我們不僅要知道這兩部法律的名稱,還要了解它們是什么時候通過、什么時候開始施行的,以及它們的作用。大家把書上的相關信息劃下。 注意:《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專門法律。大家把“第一部”圈一下,以后碰到問哪部法律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就要知道回答《未成年人保護法》。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我國正在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體系。
(三)閱讀與感悟
閱讀P57“法律不同情眼淚”
導語:未成年人因不知法、不懂法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現象很普遍。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引導得好,可以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引導得不好,或者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誘惑,就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從反面說明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四)堂上練習
做《陽光少年》P49的練習 “緊緊抓住法律之手”,小組合作完成(給五分鐘時間),教師適當作講評。
(五)外作業
完成《陽光少年》P46-47《他是怎樣成為流浪少年的》
7.2處處保護
◎ 教學目標
1、知道未成年人處處受法律的特殊保護,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
2、培養初步正確判斷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和行為的能力,增強法制意識,提高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
難點:司法保護。
◎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教學。
◎ 時安排
2時 。
第一時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
第二時 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過程
第一時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
(導入新)
同學們,上節的學習使我們明白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那么,到底在哪些方面給予特殊保護呢? 看P59探究園 “特殊的關愛”的四幅情境圖片,分析有哪些方面的保護?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學生表演小品)
人物:小華、小明、小蘭、小威、小威爸爸、一男生、一女生
小華問小明:小明,昨天政治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到底哪些方面受到了特殊保護?
小明:這你都不知道?等一等,我給你看一個片段,你就清楚了!
(小明作邀請的手勢,請出一節關于家庭保護的小品)
小品1:小威:(小威回了,看見爸爸坐在沙發上,準備走開)
爸爸:小威,過,你們不是進行了第一次月測嗎?把成績單拿給我看一看。
小威:不給行嗎?
爸爸:不行,快拿!
小威:(拿出成績單,非常害怕地遞給爸爸)
爸爸:(看到58分,大怒,拿起棍子就想打下去)
小威:慢著,我還有東西給你看。ㄔ跁锬贸鲆槐尽段闯赡耆吮Wo法》)
爸爸:(驚醒的樣子)未成年人保護法?
小華:我明白了,小明,只有這一方面的保護嗎?
小蘭走了過:不止這一方面,還有許多方面都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
(小蘭作邀請的手勢,請出另一節關于學校保護的小品)
小品2:女生:(匆忙拿起書本走出去!)
男生:小芳,你干嗎去?
女生:參加第二堂去!
男生:還有點時間。我剛插班這個學校,有些問題不懂,能問你嗎?
女生:當然可以。啥事?問吧!
男生:我們學校開了有哪些科目?
女生:可多了!除了“語數英政”外,“史地生美音體”全都開了,還有“電腦、閱讀”等程。
男生:為什么要開那么多呀?我以前的學校只開了幾門與中考有關的程,每天都悶死了。
女生:這是我們學校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表現,保證我們能全面發展。
男生:我也想參加第二堂,我們學校有哪些第二堂活動?
女生:可多了,有語數英提高班基礎班、舞蹈隊、合唱團、籃球、學、繪畫、棋類、攝影、管弦樂”等程。不跟你說了,我要去上了,下次再給你介紹。(走開)
小華:我明白了,其實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特殊保護。
問題:這兩節小品分別體現了《未成年保護法》對未成年人的哪方面保護?
其保護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板書)一、家庭保護
(情景教學)
師:家庭是我們健康成長的搖籃,家庭是我們成長的避風港;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某些家庭不但沒有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而且使用不當的教育方式使一些未成年人產生畸形心理,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先看《陽光少年》P54“不當的家庭教育產生的不良后果”(具體內容見《陽光少年》)
師:某些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太急,有時暴力教育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使得一些未成年人飽受拳腳交加之苦。不過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畢竟沒有哪個父母是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有時父母由于失手打了孩子,也會產生家庭矛盾,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長沙有一所中學就向家長發放了《攜手走向明的親子協議》,其中就對家長提出慎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子女,還提倡父母多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多做心靈的溝通。
不當的教育方式,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負面作用,那是不是因為這是你家里的私事,國家就坐視不管了呢?(讓一名學生回答)
——當然不是,相反的,國家很重視家庭這一塊的保護工作,因為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礎,不抓好這個基礎,就使未成年人進入社會后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
(板書)1、地位:基礎
國家為此專門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了家庭保護的基本內容。
(板書)2、基本內容:(讓學生查找并劃下)
(1)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2)尊重、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
讓學生看發下的閱讀材料相關的內容。
(自主探究)
讓同學們討論本P60“許安同學的困惑”。
師:現在我們討論一下許安同學的困惑: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爸爸說如果再這樣下去,就不讓我上學了。如果他爸爸真的因為許安同學的成績不好就不讓他上學,這樣做行嗎?為什么?
(讓2名學生回答)
師:他爸爸如果真這么做了,肯定是不行的,他的做法違反了家庭保護的有關規定。因為家庭保護中還有禁止性的要求,看P61家庭保護的禁止性要求的第2小點規定:“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那他爸爸應該怎樣做呢?(他應該根據許安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教育,而不能恐嚇。)
怎樣解決?(解決方法:許安可通過講道理向父親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同時反思自己的表現,找出成績下降的原因,以消除父親的想法。)
另外還有兩點禁止性要求,一起看一下。
(板書)3、禁止性的要求:
(1)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和殘疾未成年人
(2)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3)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和訂婚等
讓學生看閱讀材料,具體掌握(1)(3)的內容。
師:對于我們未成年人說,除了家庭之外,跟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地方是哪?(學校)
(板書)二、學校保護
學校是教育機構,學校保護在整個未成年人保護中舉足輕重,是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方面。如果學校教育得不好,對未成年人保護得不夠,也會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到阻礙。
(板書)1、地位:舉足輕重 重要方面
師:針對學校可能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的現象,國家對學校保護作出了相關的規定,我們看一下書上P61,大家把基本內容劃下。
。ò鍟2、基本內容:
(1)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全面發展;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4)保護未成年人在學;顒又械娜松戆踩徒】档取
(結合案例、情景進行分析)
1.讓同學們討論本P60“王威同學的困惑”。
思考:學校的這種做法違反了什么規定???(1)
師:學校為追求升學率,不開設與升學或統考無關的科目,這是“應試教育”的做法,違反了國家的教育方針,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解決辦法?王威可向學校提意見,不行的話可向學校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反映情況,請求糾正其做法。
2.《陽光少年》的景聰從一個好學生變成流浪少年,與學校沒有對他進行有效的教育而把他退了學有關,因此學校要負很大的責任。這違反了什么規定???(3)
3.我們前面在書上P51討論到的一個小案例:由于學校的體育設施陳舊失修,上體育時,趙雷從松脫的單杠上摔下,受了輕傷,學校對其作出了相應的賠償。這就屬于學校不作為的侵權現象,不是因為學校故意弄壞單杠而讓學生受到傷害,而是由于學校管理不嚴,不認真維修體育設施的這種行為間接造成了學生受傷。這違反了什么規定???(4)
(作業布置):
《陽光少年》P53“法律對對碰”之“小偷和他的母親”。
第二時 社會保護 司法保護
(興趣導入)
師:我們上節學習了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兩方面的內容。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不光家庭和學校要負責,更需要全社會的一起努力,這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這節就從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角度討論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板書)三、社會保護
師:我們先看書上P59的一幅照片《參觀紀念館》,再看P60兩幅圖《少年宮變成網吧、酒吧》、《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歌舞廳》。大家判斷一下這三幅圖片哪些是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哪些是不利于未成人成長的?
《參觀紀念館、少年宮》—-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長
《網吧、酒吧》、《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歌舞廳》—- 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長
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
(投影)議一議: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隨意進入網吧,不能進入酒吧、營業性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結論:
營業性歌舞廳是不適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活動內容不適宜。營業性歌舞廳的活動內容包括男女交誼舞、飲酒、品茶、點歌等,這些活動不適宜未成年中學生的。第二、費用較高。營業性歌舞廳是高消費場所,一般工薪階層的成年人都很少問津,沒有經濟的中小學生就更不應進入。第三、秩序安全難以保證。在這類場所極易發生流氓滋事、打架斗毆等傷人事件,或出現賭博,甚至色情活動,個別的還有“三陪”、賣淫嫖娼等社會丑惡現象。第四、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青少年尚處于身心發育不完全的時期,自控能力不強,過早地接觸成人娛樂場所勢必會對其身心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因此而墮入犯罪的深淵。
所以,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禁止中小學生進入營業性歌舞廳。中小學生也要學會自我保護,自覺遵守不進入營業性歌舞廳的規定。
這里要注意一下,游戲廳和網吧不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去的,如果在節假日并且有家長的陪同下,還是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
從這三幅圖片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社會環境既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積極因素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長,而消極因素就可能會阻礙未成年人的成長。因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全社會一起保護。
(自主學習)
師:什么是社會保護?
(板書)1、含義
師:這里我們要把社會保護與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的關系理清楚,一般說,社會是包括家庭和學校的,我們借用數學中集合的方法從圖表示出家庭學校與社會的關系,但是這里的社會保護是不包括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的,社會保護是除家庭和學校保護之外的保護圖中的陰影部份表示社會保護的范圍。
師:根據同學們的討論,每個小組請一位同學就社會保護的內容進行歸納。
(板書)2、地位:潛移默化
(板書)3、基本內容
(1)保護未成年人身體的安全和健康
(2)保護未成年人思想和心靈的健康
師:我們現在看看有哪些具體規定。第一方面,保護未成人身體的安全與健康中有兩條具體規定,大家劃下①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戲設施不得有害于兒童的安全與健康。法律雖然做出了這項規定,可是我們生活中有沒有出現不法商販生產出的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戲設施危害兒童身體的安全與健康的例子呢?
。ɡ纾淤|、變質的嬰幼兒奶粉、玩具的塑料布含有毒物質、食品未標明適合哪個年齡階段的兒童食用(如,果凍未標明適合哪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食用,使得一些孩子過早地食用而且不幸被果凍噎死)、幼兒園和學校的游戲設施有時存在安全隱患等。
師:②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未滿16周歲的人工作了實際上身份就是我們都知道的童工,為什么法律上規定不得使用童工?
當童工的危害:超負荷的勞動強度殘害正在成長、發育的身體;失去正常學習的機會,缺乏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很容易造成思想和品德的扭曲。
師: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有的孩子因家里窮而輟學,自愿去打工賺錢,可是法律不允許。這是不是太不盡人情呢?為什么?大家碰到這樣的題目時該怎么回答?
讓學生議論,然后教師結合實例對童工的危害性進一步總結。
師:(指導學生閱讀本)本62頁還提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這一條所指出的“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那么是指的什么情況呢?
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教師再小結:藝演員和體育運動員,把藝演員和體育運動員補充在書上“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的旁邊。
師:我們再看看第二大方面:保護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靈健康,有關具體的規定。第①優惠開放一些場所和設施,如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博物館、化紀念館、影劇院、公園等。第②社會各方面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生活中有這種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嗎?
(有,比如優秀圖書展,社區運動會,兒童節的一系列社會活動等。)
補充:(投影)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師:很多少年犯就是受這些不健康書刊、音像制品的不良誘惑后逐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
(投影)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對有特殊天賦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應當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師:說說你們有哪些智力成果和榮譽權應當受保護的?
(有學科競賽獲得的獎項,小發明創造,獲獎或論、榮譽稱號,如優秀班干部、學習積極分子、三好學生等。)
師:我們從上面這么多具體規定看,社會保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板書)4、根本目的:創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師:接著,我們學習最后一方面:司法保護
(板書)四、司法保護
我們先了解一下司法保護的含義,大家在書上P62找找看(抽2-3名學生回答)
(板書)1、含義: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國家執法機關通過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所實施的保護措施。
師:接下,我們看一下司法保護有哪些基本內容。
(板書)2、基本內容:
(1)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行特殊制度
師:實行什么樣的特殊制度呢? ——由少年法庭負責審判
師:我們一起看一篇有關少年法庭的新聞。
(投影)目前,全國法院共建立2500余個少年法庭。基本做到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均由少年法庭審理。少年法庭從最初主要設置在基層和中級人民法院,逐步發展到部分高級人民法院(如黑龍江、福建、河南、北京、江蘇、浙江等地方高院)(《人民日報》(2003年09月03日節選))
師:正是有了少年法庭專門審理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使未成年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的同時又能接受法律的合理制裁。
師:(2)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在大家的觀念中,少年犯有可能上大學嗎?在我們一般人看少年犯是不可能走進大學的,如果我們作為高考招生人員一看考生的檔案中有過犯錯的記錄可能都不太情愿招他進大學,就更別說那些曾經違法犯罪的人了,很容易就被拒之大學校門之外了。但是真實的社會中卻有少年犯走進了大學,不信嗎?我們一起看這則新聞:
(投影)城廂法院四年幫扶四少年考上大學(節選)
2003年8月28日,一名被判緩刑的少年犯,手持集美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法院,向少年法庭的法官報喜,并表示一定要刻苦學習,以回報法院的悉心幫教和社會的關愛。至此,城廂區法院2000年以,已幫教4名少年犯在緩刑期內考上了大學。城廂區法院曾被區青團福建省委、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授予“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榮譽稱號,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師:正是對未成年犯實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才使失足的少年犯有機會走進大學,不僅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機會,更使他們獲得重新做人的機會。
師:另外,法律還規定:不得歧視刑滿釋放的未成年人,應做好安置工作,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如果社會讓被釋放人員也能很好就業,才能在根本上預防他們重新犯罪。
前面這2條內容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犯的,那么對于這些未成年犯之外的未成年人有沒有相關的司法保護的內容呢?
(板書)(3)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
大家先做一道關于未成年人繼承權的題目。在遺囑繼承案件中,如發現遺囑中未成年人應當繼承的遺產份額被剝奪,應當宣布遺囑……(學生回答后公布答案及法律依據)
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我國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法定繼承案件中,依法對未成年人繼承份額給予適當照顧。
(投影)未成年人受撫養權的具體法律規定:
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中,對離婚雙方撫養未成年子女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的,應當依法處理,使未成年人的受撫養權得到切實的保障,不允許父母任何一方借口夫妻離婚而推卸撫養子女的責任。
師:我們前面做過一道(書P52第8小題)“父母離婚了,10歲的麗麗由法院判給母親,父親就與麗麗就脫離了父女關系”這明顯是錯的。今后大家再做這道題時就要學會用相關的法律規定解釋。
作業:《陽光少年》P52,做2道題《<流星花園>遭遇禁播》和《真實報道也不行?》
7.3自我保護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體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2)知道法律是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有力武器,初步學會尋求法律幫助,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明白自我保護要講究方式、方法;分析、思考自己在日常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
(2)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技巧,懂得尋求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充分認識自我保護的重要意義,克服依賴和過于獨立的心態,掌握自我保護的本領,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難點: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法律是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有力武器。
◎ 教學方法
活動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 時安排
2時 。
第一時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時 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過程
(情景討論)
探究園的 “情境研討”:請你根據書上P66的情境,對小浩應對歹徒勒索可能采用的幾種方式和將會產生的結果進行設計,并選擇一種保護自我的最佳方式。
現在分4人小組討論,給大家3分鐘時間討論,并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寫在書上。
。3分鐘后,請4-5名學生公布小組討論結果)
大家對小浩應對歹徒勒索可能采用的方式和將會產生的結果進行了設計,大部分同學選擇“先付錢,記住歹徒的面貌,再報案挽回損失”的方式,都得根據自身和周圍的情況隨機應變,最好的方法是在面對不法侵害時既保護了自己,又能使罪犯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們面對侵害,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必須保護好自己”,用書上的話說就是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用最有效的方式避免不法侵害的發生,從而保護好自己。
(板書)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為什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必要性)
(1)自我保護能力是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投影)據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多名學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這其中除了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約80%的非正常死亡,本是可以通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加以避免的。
平均每天有幾十名學生死于本可以避免的意外事故,這樣的事實讓我們震驚!雖然,我們不可能完全預見災難的發生,但是,面對突如其的災難,如果我們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掌握了基本的自救知識和技能,那么,許多損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板書)(2)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本領,是健康成長所必需的
(投影)資料:據統計,近年,各類未成年人受傷害的事件呈上升趨勢。每年我國有近2萬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萬兒童受到車禍、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成為危險環境的受害者。
——摘自《北京青年報》2002年8月31日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復雜的,在我們的周圍也可能出現各種侵害我們合法權益甚至生命健康的情況。你知道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哪些侵害嗎?
(學生舉例,參考書上P68)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隨時遭遇各種意外和侵害。而我們未成年人處于人生的幼弱時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容易受到傷害。所以……
(板書)(3)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剛才我們明白了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必要性。也討論了在面對勒索的情形下怎樣進行最有效的自我保護。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怎樣保護自己嗎?
(板書)二、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P67討論會:“自我保護大家談”
遇到下面這些情境時我們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自我保護?
(組織小組討論,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討論本上的情境)
(逐條討論后,由老師總結)
1、發現家里或學校出現火情
一旦發現火情要及時關閉電(煤氣總開關),同時打開門窗呼救。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在樓道中應伏身前進,不得乘坐電梯,(如果地勢、樓層較低可撕碎床單做成長布條、綁在窗戶上,并沿著下水道逃生),如附近有電話,應迅速撥打“119”報火警,準確地說出火情發生的地點,在必要時還要外出引導消防車到達火情發生地。
2、離開商店時被懷疑偷東西遭強行搜身
分兩種情況:①對方想對你進行搜身還沒有進行時,你可以先用法律威懾對方,告訴對方這樣做是違法的,從而有可能中止對方搜身的意圖,從而保護自己。
②你還不及對他們進行阻止或阻止行為失敗,又找不到援助時,已被他們強行搜身了。這屬于自我保護失敗的情形,接下應該怎么辦,我們等一下再討論。
3、獨自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
絕不能貿然開防盜門,應委婉拒絕,如果人強行進門,則應大聲呼救。
較好的處理方法:
、偌傺b沒有人在家或用錄音電話糊弄人。
、诩词鼓阋蝗嗽诩遥膊灰寣Ψ街滥悛氉栽诩,要制造有家長在家的假象。
、廴绻思m纏不清,可打電話請求樓下保安或鄰居的幫助
4、發現同伴溺水
不提倡未成年人貿然下水救人,應大聲呼救求得路人的幫助,或撥打電話求助,或趕緊尋找長木條、棒子之類東西去救助同伴。
5、網友或筆友要求與你見面
①堅決委婉拒絕見面,保持神秘感
、谌绻浅O胍娒妫x擇合適的時間,自己熟悉的地點(必須有許多人的地方)同時告訴家長,帶2個以上同伴隨行。
6、好友被人欺負,請你去幫忙“出一口氣”。
千萬不要為了友情而義氣用事,首先你要了解好友與他人發生糾紛的原因,然后嘗試有沒有和解的機會,要告訴家長或老師或其他可以幫助你的部門,否則,很容易出現打架斗毆,后果不堪設想。
7、家里與別人發生糾紛要打官司,可經濟狀況不好,無法支付訴訟費用
可以登報或上電視請求社會的幫助,也可以請求國家的法律援救。
(教師小結)
這7種情況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大家還可能碰到更多、更復雜的情境,萬一我們碰到了,第一必須冷靜下,只有冷靜地分析處境才有可能想到最好的保護自我的方法。
具體的方法,我們看看書上給我們的建議。書上幫我們總結了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板書)1、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氣、防盜方面的自我保護 2、在公共場所的自我保護
[1]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2]在體育活動中注意安全
[3]發現險情懂得呼救,不要貿然行動
[4]預防精神污染,避免受到毒害
[5]善于識別騙術,避免受騙上當
(提問引入新話題)
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有時用書本提供的方法并不一定就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當自我保護失敗后,我們應該怎么辦?
現在看一個案例,思考一下這位少女在自我保護失敗后,她的處理方法是否恰當。
(投影)案例:
上海一位14歲的少女在一次參加同學的生日宴會中,被一名因喝酒亂性的男子性侵害后,一直沒有告訴家長,由于她本身體型較胖,家人也比較疏忽,致使她懷孕一直沒人發覺,8個月后生下一男嬰。生下男嬰后,警方獲悉介入此案。
提問:這名14歲少女面對被性侵害、自我保護失敗后,她的處理方法是否恰當?
(案例討論)
(不恰當,她應該及時告訴家長,請求法律的幫助,找到并懲治罪犯。)
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劃線)
(板書)三、請求法律幫助
1、必要性:
。1)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懲治罪犯,維護社會秩序
師:我們再看看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大家看書上P70。
(板書)2、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訴訟途徑、非訴訟途徑、法律服務、法律援助
(逐一分析、講解)
P70閱讀與研討:“小李該怎么辦”
P71“逃生方案”
作業:閱讀P71《閱讀與感悟》,多學幾招自我保護的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41619.html
相關閱讀:2015八年級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測試題(教科版含答案)
七下思品人生當自強單元復習題(有答案人教版)
七年級下冊思品選擇題專項訓練試題(魯教版)
2014-2015沙河市七年級上冊思品12月聯考試卷(新人教版帶答案)
初一政治第一課我是中學生了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