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初中生物課,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還要有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針對生物科學的特點,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這篇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和生物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生物的分類(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P15
▲探究的過程: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 (P15)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生物間關系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是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氣性
▲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動物。
▲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生態系統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
(富集)課本p26;課本p27頁1題;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頁生物圈2號
生物的生存依賴于環境,以各種方式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這篇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和生物圈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82883.html
相關閱讀:新初一學習誤區:數學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題
精選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初一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孩子進入初中 家長應該做的幾件事
初一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