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16屆初一生物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多練習,可以增加自身涵養性和素質,以及思想境界,思維和邏輯能力。鑒于此,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這篇初一生物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歡迎閱讀!

第一卷 選擇部分(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

1、有一種草,當音樂響起時,它的葉子會隨著音樂旋律跳動,這種現象屬于( )

A. 生物生長 B.生物運動 C.生物呼吸 D.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2、下列各項中,不是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生長 B. 具有細胞結構 C. 需要營養 D. 做出應激反應

3、下列現象中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鐘乳石慢慢長大 B.河水漲高 C. 種子萌發 D.火山噴發

4、除( )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A. 病毒 B. 蘑菇 C. 微生物 D.人

5、下列說法不符合科學觀察要求的是 ( )

A.有明確的目的 B.有計劃 C.要及時、詳細的記錄 D.不感興趣時隨便看看

6、蚯蚓生活在潮濕、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中,而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并且它的排出物還能增加土壤肥力。這一事實說明 ( )

A. 生物能適應自己生存的環境 B.生物能對自己生活的環境造成影響

C. 生物能夠影響環境,或者環境能夠影響生物 D.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

7 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 )

A.生產者和消費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鏈和食物網 D.全部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8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說明了( )

A.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B. 人為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 生物因素對生物因素的影響 D. 環境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9、下列現象體現出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是( )

A.小麥、玉米等植物只有在陽光下才能生長的好

B.有些動物在繁殖期間,雄性為爭奪雌性個體而相互爭斗

C.人生在背陽向陰的環境中生長得好

D.香蕉、菠蘿不易在北方栽種

10、科學家為了證實自己提出的假設,常用來作為重要支持依據的是( )

A.觀察 B.假說 C.試驗 D.推論

11、在設計探究實驗時,下列不能作為一組對照試驗的是( )

A有光、無光. B.有光、無水 C.干燥、濕潤 D.有空氣、無空氣

12、下列生物之間屬于競爭關系的是( )

A. 養雞場中的人與雞 B. 麥田中的小麥與雜草

C.草原上的狼與鹿 D. 花園里的蝴蝶與蛾

13、下列哪項是調查活動必須有的步驟( )

A.品嘗 B.寫實驗報告 C. 采摘植物 D.讓別人替自己觀察

14、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下列選項中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

A.黃河中的水 B.黃河中的所有生物 C.黃河中的魚 D.整條黃河

15、下列關系中,屬于食物鏈的是( )

A. B.

C. D.

16、在一條由 組成的食物鏈中如果消滅了全部的的狼,兔的數量會 ( )

A. 緩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 仍保持相對穩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劇下降

17、某牧草種植區,為防止鳥吃草籽,用網將整個實驗區罩了起來。結果是草的葉子很快被吃光,因而沒能得到預想的草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環境污染嚴重 B.牧草品種退化 C.草的生長迅速變慢 D.食物鏈被破壞

18、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動物、植物、微生物構成森林生態系統

B.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C.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是恒定不變的

D.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無限的

19、下列是一些池塘中常見的生物①魚類 ②藻類 ③水生甲蟲 ④池邊雜食動物 ⑤水蚤 將上述各種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其順序為( )

A. ④ ① ② ③ ⑤ B. ② ⑤ ③ ① ④

C. ③ ② ① ⑤ ④ D. ② ⑤ ④ ③ ①

20、能量在食物鏈的傳遞中遞減,而農藥殘留在食物鏈中卻( )

A.少量增加 B.富集 C.減少 D.不變

21、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A. 陸地生態系統 B.海洋生態系統 C.生物圈 D.濕地生態系統

22、下列哪一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小( )

A. 森林生態系統 B. 濕地生態系統 C.農田生態系統 D. 海洋生態系統

23、沼澤是下列哪一生態系統的典型( )

A. 淡水生態系統 B. 湖泊生態系統 C.池塘生態系統 D. 濕地生態系統

24、科學家珍妮古多爾在深入坦桑尼亞國家公園長期從事野生黑猩猩行為特征的研究過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 觀察法 B.實驗法 C.測量法 D.調查法

25、草盛豆苗稀體現了草和豆苗之間的關系是( )

A. 合作 B.競爭 C.共生 D.捕食

2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此詩句中影響生物的環境因素主要是( )

A.光 B.溫度 C.水 D.空氣

27、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句中描寫的影像植物生長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光 C.空氣 D.土壤

28、生物既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下列現象中,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

A. 大雁南飛 B.大樹底下好乘涼 C.魚兒離不開水 D.秋風掃落葉

29、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條食物鏈可準確表述為( )

30、在神農架生長著一種野菊花,它能發出陣陣芳香,植物學家稱為神農香菊,但這種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會失去香味,這種現象說明( )

A. 生物能適應環境 B.環境能影響生物

C.生物能影響環境 D.環境能適應生物

31、生態系統結構中包括三種生物成分,其中不出現在食物鏈中的成分是( )

A. 生產者 B. 消費者 C. 分解者 D.非生物

32、生態系統中,具有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作用的是( )

A. 草原生態系統 B.森林生態系統 C.農田生態系統 D.濕地生態系統

33、有地球之肺、綠色水庫之稱的生態系統是( )

A. 草原生態系統 B.森林生態系統 C.海洋生態系統 D.濕地生態系統

34、一般的探究過程包括( )

A. 作出假設、發現問題、進行試驗、得出結論

B.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或調查

C. 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或調查、作出假設、得出結論

D. 發現問題、作出假設、進行實驗或調查、得出結論

35、如果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土壤的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下列設計中錯誤的是( )

A.設計甲(濕潤土壤)、乙(干燥土壤)兩組對照試驗

B.在甲、乙兩容器中各放入1條蚯蚓

C.甲、乙兩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狀況均相同的蚯蚓各5條

D.甲、乙兩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環境中

36、具備下列哪一特征的生物不易生活在沙漠中( )

A.根系發達 B.莖肥厚多汁 C.角質層致密 D.葉面寬大

37、如圖所示食物網中,要使E獲得的能量最多則相應的食物鏈是( )

3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某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對其他生態系統沒什么影響

B. 生物圈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

C. 蛇常襲擊人類,所以我們應大量捕殺

D. 在美洲大量使用DDT與我們無關,因為我們住在亞洲

39、在食物鏈水生微小植物 水蚤 小魚 大魚中若生態系統被難分解的有毒物質污染后,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 )

A. 微小植物 B.大魚 C.小魚 D.水蚤

40、在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試驗中,某興趣小組把m只鼠婦中的一半置于較暗環境中,另一半置于較亮環境,推算一段時間后較暗環境中鼠婦數量變化曲線正確的是( )

第二卷非選擇部分(共40分)

一、完成以下生態系統組成圖解。(每空 1 分,共8分)

二、右圖為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相互關系,根據分析回答問題(共4分)。

(1)、該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是___________。

(2)、植物、鳥、蟲三者中,數目最多的是_________。

(3)、如果植物被噴過農藥,則三者中,體內農藥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們大量捕殺鳥類,使鳥的數量減少,則蟲的數量會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據圖中食物鏈,回答相關問題。(11分)

(1)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_________。

(2)該食物網中有_________條食物鏈。

(3)直接影響蛇生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使該食物網成為一個生態系統,需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鷹突然滅絕,那么蛇的數量_________________,該生態系統會被________________。

(7)最長的食物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根據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試驗,回答下列問題。(共8分)

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填寫完整。提出問題: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嗎?光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

(1)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制定并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的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1分)。

(3)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表:

環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O只 2只

陰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從試驗中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試驗所需的鼠婦生活在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1分)

(5)、在設計試驗時應注意使鼠婦的生活環境除_________________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兩種環境的_________。(2分)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初一生物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93455.html

相關閱讀:新初一學習誤區:數學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題
初一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精選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孩子進入初中 家長應該做的幾件事
初一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