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秋季學期初一上冊地理期中考試檢測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每當學完一個章節,或者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往往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很混亂,那么就需要大家時常去總結一下,鑒于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篇初一上冊地理期中考試檢測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第Ⅰ卷(選擇題 60分)

本卷共30個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填在后面的答案欄內,用答題卡的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60分。

1、當駕駛員不認識路,打開車上的導航地圖,選擇路線,邊看圖邊行駛,可以省時省力,準確到達目的地。車載導航地圖屬于

A.地形圖 B.農業圖

C.交通圖 D.政區圖

2、圖2四幅地圖圖幅相同,則比例尺最大的是

讀某學校校園及周邊環境平面圖,回答3-4題。

3.學校的花壇位于田徑場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4.學校教學樓東西向長度約為

A.20米 B.40米

C.100米D.200米

5.黃老師在自己的博客里上傳了《地球和地圖》的課件。他的學生們瀏覽課件之后紛紛留言,請你指出哪位學生的說法有誤?

A.玲玲說: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B.貝貝說: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C.齊齊說: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成的。

D.芳芳說:只用緯度就可以確定地球表 面某一點的位置。

6、小明在比例尺為1∶4 000 000的某幅地圖上,量得北京至天津的 直線距離為2.5厘米。小玲在比例尺為1∶5 000 000的地圖上量算,那么此時小玲量得北京至天津的圖上距離大約是()。

A.12厘米 B.2厘米

C.7.5厘米 D.15厘米

7、下列圖例中表示國界和鐵路的分別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8、2009年4月24日,美國宇航局為了紀念慶祝地球日,特意發布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地球圖片。這些照片是過去50年來從太空角度觀測地球最令人驚嘆的圖片。從圖片上看地球是藍色的,這是因為

A.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B.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C.陸地的顏色是藍色的 D.地球表面的植被良好

9、有關0經線和l80經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東經度和西經度的分界線

B.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C.0經線屬于西半球,180經線屬于東半球

D.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網可把地球等分成南、北相等的兩個 半球

讀下面兩幅經緯網示意圖,回答10-11題。

10.有關地球儀上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緯線長度相等 B.所有經線長度相等

C.經線指示東西方向D.緯線指示南北方向

11.下列關于甲 、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的經緯度是30W、30 B.乙地的經緯度是30W、30N

C.甲地位于東半球 D.乙地位于東半球

12、下圖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

A.甲、丙兩大洲可能曾經連為一體

B.鴕鳥具有長途飛行能力

C.各大洲動物進化的相似性

D.海牛具有遠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13、下列地點,符合東半球、北半球三個條件 的是()

A.20N、180 B.75S、90E

C.60S、30 D.70N、0

14、右圖關于地球形狀的小實驗說明( )

A.地球是一個正方體

B.通過衛星照片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C.通過觀察海平面上船只的出沒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D.通過月球表面的變化可以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15、一游客在旅行日記中寫到:我到達了世界上一個神奇的地方,我東面在東半球,西面在西半球,北面在北半球,南面在南半球。這個神奇的地方就是由圖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圖中表示鞍部的是

A.A B.B

C.C D.D

17.B處與C處的相對高度是

A.250米 B.300米

C.350米D.400米

18.圖中A點位于B點的什么方向

A.西南 B.東南

C.東北D.西北

19.關于各大洲之間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和大 高加索山脈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B.亞洲和非洲之間隔有黑海海峽和蘇伊士運河

C.南美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峽為界

D.大洋洲和南極洲、歐洲和非洲之間均有海峽相隔

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讀不同時期大 陸分布示意圖,完成第19~20題。

20.以上哪一幅圖表示的是現代大陸的分布狀況?()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列事實中,可以作為大陸漂移說證據的是()

A.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陸地輪廓都比較破碎

C.大西洋兩岸古老地層的相似性

D.我國東部海域發現古河流的遺跡

22、下列地理現象不是由地球公轉產生的是

A.晝夜長短的變化 B.晝夜交替

C.五帶形成 D.四季變化

23、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現許多海螺、海蚌殼等生物化石。這一記載說明

A.太行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B.太行山今后將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從陸地進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

24、關于下圖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稱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半島 B.海峽 C.島嶼 D.群島

讀圖2-2,完成24~25題。

25.圖中數字①②③④代表的山脈依次是 ( )

A.落基山、安第斯山、

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

B.安第斯山、落基山、

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

C.喜馬拉雅山、落基山、

安第斯山、阿爾卑斯山

D.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

落基山、安第斯山

26.甲、乙、丙、丁分別代表世界四大洋,它們分別是. (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D.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7.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工作人員對某村的人口進行了調查。經統計,該村年初總人口為6 000人,當年出生72人,死亡12人,則該村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A.1.2% B.0.2%

C.0.4% D.1.0%

28.下列有關人口問題的表述正確的是()。

A.人口增長過快,是世界各國都普遍存在的問題

B.非洲的許多國家人口出現了負增長,勞動力嚴重不足

C.人口增長必須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D.人口密度大的地區, 人口自然增長率就高

29.下列人種與其主要分布地區連接正確的是()。

A.黑色人種非洲北部B.白色人種非洲中部

C.黃色人種亞洲東部D.混血人種歐洲

30、據下圖分析,目前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主要發生在()。

A.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

C.沿海國家 D.內陸國家

第Ⅱ卷(非選擇題 40分)

本卷共6個小題,共40分

31.地圖的類型多種多樣,人們應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讀下列比例尺不同的三幅地圖,回答問題。(6分)

( l )說說以下活動分別需要用到A 圖、B 圖、C 圖三幅地圖中的哪一幅。在 北京旅行、辦事,要用到_____圖;確定北京在中國的大致位置,要用到____圖;在動物園游覽尋找景點,要用到_____圖。

( 2 )在B 圖中量得天壇公園到國家圖書館的圖上距離為4Cm ,那么兩地的實地直線距離是_______ km ,并判斷國家圖書館位于天壇公園的方向_____ ___。

(3)上述三幅圖中,比例尺最大的是_____圖。

32、讀右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

(1)寫出圖中A、C、D三點的經緯度坐標: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就南北半球而言,A、B、C、D四點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 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

(3)就東西半球而言,A、B、C、D四點中位于東半球的是__________。

(4)就低、中、高緯度而言,A、B、C、D四點中位于低緯度的是__________。

(5)圖中A點位于B點的__________方。

33、讀右圖,完成下列各題(7分):

⑴寫出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

⑵E、F兩地比較,地形坡度較陡的是____地

⑶李莊大致位于周莊的_____方向。若李莊與周莊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村莊的實地距離為_____千米。

⑷該地計劃修筑一座水庫,壩址應選擇在____處(填字母)附近最合適。

34、讀東西 半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6分)

(1)甲地位于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上,赤道穿過甲地,請寫出甲地的地理坐標:___________。

(2)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________,面積最大的大洲是______。(填數字)

(3)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________。(填字母)

(4)④與⑤兩大 洲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運河,①與②兩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

______運河。

35、探究板塊與火山地震帶的關系(6分)

探究材料:板塊構造示意圖與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圖

探究過程:⑴將美洲板塊、南極 洲板塊名稱填入圖中適當位置。

⑵幾乎完全占有海洋的板塊是_________板塊。

(3)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是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和_____________地震帶.

(4)描出板塊分界線與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探究結論: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應用:日本、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讀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8分)。

(1)圖中人口稠密的四個地區是 _______(填數碼),這四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 。

(2)在下表中填上相應的數碼。

數碼人口稀少的原因數碼人口稀少的原因

濕熱的熱帶雨林熱帶沙漠地區

寒帶、亞寒帶地區青藏高原地區

(3)圖中①處為_____人種,⑥處為_______人種。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初一上冊地理期中考試檢測題,就到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新學期努力,豐富自己,鍛煉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699028.html

相關閱讀:孩子進入初中 家長應該做的幾件事
精選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初一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初一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新初一學習誤區:數學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