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變遷
1、《大陸漂移假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他認為在2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互相連接的一塊大陸“泛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泛大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渙渙地飄逸分離逐漸的形成了現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狀況。
2、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阿爾卑斯山的隆起(歐洲):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的隆起(亞洲):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日本被稱為“火山國,地震邦”: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4、世界兩大山脈帶與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17973.html
相關閱讀:新初一學習誤區:數學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題
初一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孩子進入初中 家長應該做的幾件事
初一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精選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