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生讀圖學習進行有效指導,使學生掌握閱讀地圖的基本技能,并能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現象,以提高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
地圖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布規律和時空演變,因此人們常常將地圖稱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這充分說明了地圖在地理學中的重要作用。同樣在地理教學中我們離不開地圖,通過使用地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現象、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發現地理問題,探究其產生的原因。在中考試題中的讀圖綜合題所占比重很大,因此加強讀圖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是提高地理成績的需要,也是地理核心素養倡導的重要方面。下面談一下本人的做法與體會。
一、明確地圖的類別
首先讓學生了解地圖的不同類別,根據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用圖選圖不當,都會影響學習效果,可能會無法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也無法找到題目的答案。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圖的主要類別有:地理空間分布圖、地理原理圖、地理景觀圖、地理統計圖等,而地理分布圖又可以分為點狀分布圖、線狀分布圖、帶狀分布圖、面狀分布圖,應該分類指導學生識圖。
二、遵循正確的讀圖程序
讀圖首先要讀圖名,初步了解地圖的類別;再讀圖例,知道不同的顏色、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最后讀地圖的具體內容,讀出圖中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和變化規律。讀圖還應遵循一定的程序,主要有:(一)按空間順序讀,通常是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從整體到局部來讀,如讀圖說出長江、黃河穿過的省級行政區;讀降水量分布圖,找到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歸納出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規律。(二)按時間順序讀,注意觀察地理事物隨時間發生的變化,如氣溫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大陸漂移圖、人口增長圖等。(三)按地理事物的內容讀,有些地圖是綜合圖,包含很大的信息量,可以將綜合圖進行分解,化繁為簡。如一張中國地圖,可以側重區域位置、地形、氣候、河流、人口、城市、資源等不同方面的觀察,這樣也便于學習區域地理知識。按一定的順序讀圖,不僅不會遺漏地圖中的有用信息,而且能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加強記憶,清晰地把握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
三、通過動手活動提升學生讀圖技能
新課程理念倡導做中學,在活動中,體驗中學習知識,形成技能。例如:講解等高線地形圖時,引導學生伸出自己的手,并握緊拳頭,用筆在拳頭上畫出一圈圈的等高線。引導學生觀察等高線分布特點并總結規律,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線地形圖并觀察總結。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掌握等高線的判讀方法。在經緯網教學中,將班級學生的座位模擬成經緯網,“橫排”相當于緯線,“縱列”相當于經線。通過定位游戲活動,讓學生學會應用經緯網確定位置。在這種簡單活動的參與中,學生能夠將立體的空間概念遷移到平面上來,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來,印象深刻。再如利用球形水果和牙簽制作經緯網地球儀,用四個地球儀和一個手電筒演示地球的公轉,觀察太陽光熱在地球上的分布變化等。這些演示活動操作簡單,卻形象直觀,讓學生印象深刻,并能提升空間思維能力,判讀地圖也能更容易。
四、設計地理問題引領學生關注地圖
地圖中蘊含豐富的地理信息,教師應設計一些富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讓其慢慢總結出結論。首先問題要具體清晰、指向性強;其次問題的設計要貼近生活,聯系時事熱點。如講述東南亞一節時,可以設計如下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東南亞地區圖。
(一)作為一帶一路的熱點地區,你能用地圖描述東南亞位置的重要性嗎
這部分主要是希望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并且在空白地圖上進行填圖、描繪線路等活動,從地理位置的角度描繪東南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從而很自然地將位置組成等知識點串聯起來。
(二)東南亞的物產獨特而豐富,這與它的位置又有怎樣的關系,你能用地圖加以解釋嗎
通過列舉東南亞的熱帶作物,查閱地圖,引導學生發現,是因為東南亞位于熱帶,也就是緯度位置的作用。熱帶氣候具有濕熱的氣候特征,因而物產豐富。從而可以與周邊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貿易交換。
(三)東南亞成為我國公民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這又是為什么呢
學生需要結合地圖,設計出一條東南亞的旅游線路,并且解釋其設計意圖。自然旅游資源方面,比如說熱帶海島,熱帶雨林,中南半島上的山脈、河流等等。它與地圖中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地勢等信息緊密相關。學生可以利用地圖進一步了解,東南亞與中國以及其它區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聯系是怎樣的。通過上述問題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很容易利用地圖歸納出東南亞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地理特征的信息。
五、加強填圖練習和繪圖指導
可以在課上利用填圖練習,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歸納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變化特征;也可以在課后利用填充圖冊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可以檢測出學生對地理規律的理解程度。引導學生動手繪制一些簡單的地理示意圖,可以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更清楚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如五帶圖、一筆畫世界、長江水系簡要示意圖、黃河水系簡要示意圖、中國鐵路干線分布圖、北方地區范圍圖等等?山M織學生收集相關數據,繪制本校的校園平面圖,這對牢固掌握地圖三要素,提高讀圖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指導學生將從地圖中獲得的信息繪制成思維導圖,加深對地理規律的認識。教師如果能夠采用邊講邊畫的示范教學方式,并且讓學生去白板或者黑板上填圖、繪圖,這樣對于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高積極性,有著十分巨大的作用。地圖是地理的命脈,空間想象和空間定位能力是地理學習的基本素養,這也是初中學生感覺比較困難的地方,需要教師長期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引領和訓練。如何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地圖興趣,增強初中生的讀圖能力,形成一套合理完整的教學策略,是每一位地理教師應該思考和為之努力的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129952.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最大的島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