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上好八年級物理第一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物理是初二學生接觸的一門新課程。這門課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簡直有點“談虎色變”,因為他們聽說物理最難學,所以對物理課的學習或多或少產生逆反心理和畏難情緒。要改變學生對物理課難學的偏見,必須用“興趣”心理去戰勝他們的“逆反”心理。按照心理學認知規律:人們對事物的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難忘的,而“科學之旅”是初二物理的第一節課,相當于以前舊教材的序言課,不過這節課也比較難上,有不少同仁卻有些忽視,常常一帶而過,結果造成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力求把它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一接觸物理,就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美好的印象。那么如何上好這節課呢?筆者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在此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初淺認識。

一、充分認識第一節課的重要性,課前認真備課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真正上好這節課也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必拘泥于教材的具體敘述,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靈活地組織教學。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明白物理學研究的內容及學習物理的目的,使學生了解了物理學的發展對人類進步的影響,內容要具體生動,更要聯系實際。教學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為重點。一堂成功的課就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然而有的老師對這節課卻不夠重視,把已經十分抽象概括的“引言”進一步抽象概括,開課后草草幾句便開始了“平面”的教學。教師急急匆匆,學生稀里糊涂,極易給后繼學習帶來消極影響。由此可見,教師在充分認識這節課重要性的前提下,認真組織教學,努力完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對提高物理課的教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

二、創造輕松和諧的氣氛,培養師生之間的親和力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句古訓在授課角度上講,應該反過來說,只有讓學生對老師感興趣,才能在老師的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通過老師形象美產生學習該課的興趣,所以老師應該了解學生,熱愛學生,親近學生,面向學生全體。老師上第一節課,學生大都懷著好奇熱切的心情。如新的物理教師長什么樣?男教師還是女教師?教學水平如何?對學生厲害否?可以說,學生們就是在這樣的心理支配下盼望著教師走進課堂的。針對此,教師進入教室大可不必板著臉,給學生一個下馬威。而應面帶笑容,說一聲:“同學們好!歡迎大家聽我的物理課”,或“很榮幸教你們的物理課”,然后盡量用幽默語言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也不妨展現一下自己的才華,讓學生早早地羨慕一下。甚至可適可而止地聊一聊題外話等。這樣,無形當中,就從感情上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創造了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培養了師生之間的親和力,為以后學習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其實,這也正是目前提倡的“尊重教育”的需要。

三、有趣實驗與物理趣聞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锢碚n要有趣味,這是人們的共識,因為有趣味是學生熱愛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學生對物理課是否感興趣,能否熱愛物理課,從心靈深處想上物理課,與第一節是密不可分的。而一堂優秀的序言課首先就應當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正如一部好的電視劇,一般都有一個精彩的開頭,緊扣觀眾的心弦,使觀者欲罷不能。講課其理亦然。因此我們在上第一節課時應努力挖掘教材,通過圖片、錄像、有趣的實驗、生動的描述將更多的物理現象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覺得物理現象很普遍、很有趣,使之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心,同時培養學生對探究物理問題的興趣和“問題”意識。在講授有趣有用的物理時應將課文中的小實驗認真地呈現給學生,眾所周知,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使學生具有問題意識。所以在引入實驗時巧設懸念,可以激發趣味。巧設懸念,容易造成良好的心理態勢和思維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趣味十足地積極開動腦筋去思索,去探求。重要的是,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另外要結合教材內容,借用圖片,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介紹雨后彩虹,海市蜃樓等奇特的物理現象,將學生帶到一個神奇的物理世界中。通過介紹這些物理現象,讓學生覺得物理現象很普遍、很有趣,使之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心,同時培養了學生對探究物理問題的興趣,激發了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滲透物理學史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物理學史是研究物理學發展的學科,它是物理科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物理學史教育是通過傳授物理學史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科學精神及科學方法等多方面品質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深刻體會到,物理學史教育是中學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這節課中有一段閱讀材料“伽利略對單擺的探究”,學生閱讀后,教師還可以講一些其他科學家勇于探究的事例,比如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在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注意到放在射線管附近氰亞鉑酸鋇的小屏上發出微光,而發現了X射線(倫琴射線);1780年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時偶然發現青蛙腿痙攣而發現了“生物電”;早已膾炙人口的牛頓蘋果落地的傳說,使牛頓從中悟出了地球引力的存在,又如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在風雨交加的情況下,利用風箏將大氣中的電收集到萊頓瓶中使其充電,證明了“閃電和靜電的同一性”;再比如光的顏色問題,從亞里士多德到笛卡兒都認為“白光是純潔的、均勻的,是光的本質”,而色光只是光的變種,但是他們都沒有像牛頓那樣做過認真的實驗驗證。大約1666年牛頓用棱鏡進行光的色散實驗,終于得出“白光是由各種折射程度不同的彩色光組成的非均勻混合體”;又如伽利略的落體實驗證明了物理下落速度與物體重量無關的重要結論,徹底否定了亞里士多德關于落體運動的錯誤結論。另外,還可以講一些物理學史中催人淚下的事例。比如:M.居里由于長期從事放射性研究得了白血病逝世,為科學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利赫曼為引雷電而捐軀;法拉第舍棄榮華富貴,幾次拒絕接受封爵而甘“平民法拉第”;布魯諾為捍衛日心說犧牲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熊熊烈火之中;伽利略為捍衛日心說受到羅馬教皇殘酷迫害和折磨,但他沒有放棄對真理的追求,年近七旬又體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節前往羅馬,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接受羅馬宗教裁判所的審判,先是被判終審監禁,后又改為在家軟禁,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仍然沒有動搖他的信念,直到1642年1月8日病逝。300年以后的1979年羅馬教庭才為他公開平反昭雪。通過這些物理學史知識的講授,學生們就會知道: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世界,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或猜想;另外還要善于動手,親自去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證明猜想或假設是否正確,才能最終發現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另外通過講述這些物理學史知識,使學生們真正理解了課文中“什么是科學之旅?科學之旅就是人類永無止盡的探究歷程。”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使學生在以后的物理學習中積極思考、勇于探索。

以上,是筆者對如何上好第一節物理課的四點認識或看法。在課上如果能夠遵循上述原則,就能提高教學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當然,如何上好第一節課,無一定之法,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在第一節課上打馬虎。因為,一堂“課”可能影響一個學期和一個學年?傊ㄟ^第一節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做好學習物理的思想準備,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325488.html

相關閱讀:初中物理樂音三要素知識點總結
初中物理知識點:電能的概念
中考物理概念公式復習之機械運動
2012初中物理外力作用總復習
初中物理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及其基本特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